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6日 · 漁護署表示野豬是具危險性的野生動物尤其是習慣在市區覓食和被人餵飼或體型龐大的野豬向市民索食時可能會噬咬或撞傷人野豬也有機會傳播結核病戊型肝炎甲型流感和豬鏈球菌等疾病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該署會繼續定期在大量野豬出沒傷人的黑點捕捉野豬保障市民安全和維持公共衞生。 倘收到市民舉報野豬在市區出現,部門會捕捉對公眾構成潛在危險或造成滋擾的野豬並作人道處理。 .

  2. 2022年7月11日 · 2022年7月11日.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撰文表示必須正視野豬造成的滋擾當局會從兩大方向採取行動第一是移除那些已經改變習性常在市區出現的野豬第二是制止餵飼行為政府已提出修例建議擴展野生動物禁餵區的範圍至全香港提高非法餵飼的刑罰引入5,000元定額罰款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7月11日在網誌發表的 文章 : 去年大家十分關注的野豬問題被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分散了一些注意力,但我翻看有關數字,野豬造成滋擾的情況仍然嚴重。 野豬出沒或滋擾報告數目由2016年的583宗,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1,417宗。 野豬傷人的個案亦明顯上升,從2016年四個傷者,大幅上升至2021年的22個傷者,今年截至5月,已經有25個野豬傷人的受害者!

  3. 2021年11月12日 · 主頁. 社區與健康. 漁護署定期捕捉野豬人道毀滅. 2021年11月12日. 漁農自然護理署宣布由今日起該署會把在市區出沒的野豬捕捉並人道毀滅以減少野豬數目及滋擾。 漁護署指,根據新策略,署方每月都會進行野豬捕捉行動。 在保障市民安全的大前提下,署方會利用麻醉槍捕捉目標野豬,予以人道毀滅。 凡屬野豬大量出沒、曾經傷人或對公眾構成危險的地點,均會優先處理。 該署2017年年底推出捕捉及避孕/搬遷計劃,再於2019年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加強管理野豬。 然而,野豬繼續在市區個別地點聚集和覓食,造成嚴重滋擾,部分野豬更習慣在鬧市或馬路上出沒,對公眾和道路使用者構成潛在危險。

  4. 2022年1月11日 · 2022年1月11日. 對於有團體提出市民可引導野豬離開市區,漁農自然護理署呼籲市民切勿主動走近,或嘗試以任何方式接觸或干擾野豬,免生危險。 市民遇上野豬應保持鎮定,並盡量與牠們保持距離。 漁護署表示,野豬是具危險性的野生動物,尤其是習慣在市區覓食、被人餵飼或體型龐大的野豬,牠們向市民索食時可能會噬咬或撞傷人。 野豬也有可能傳播結核病、戊型肝炎、甲型流感和鏈球菌等人畜共通疾病,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 .

  5. 2021年2月9日 · 涉事豬場自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後一直被禁止運出隻,漁護署會根據非洲豬瘟應變方案,按現場實際情況,有序地盡快把場內餘下約3,000頭隻全數銷毀,並按既定機制向隻擁有人作出補償。 由於銷毀程序需時,該署每日會在 網頁 更新行動情況,方便公眾查閱。 至於涉事豬場三公里內其他三個豬場,隻樣本檢測結果至今為陰性,漁護署巡查時沒發現隻有異常情況,因此決定容許該三豬場隻運往屠房。 為審慎起見,該署會在三個豬場運出隻前派員檢查,確定隻健康情況良好。 署方也要求三個豬場的運車不能同時到其他豬場運送隻,運車離開屠宰場時必須經徹底清洗及消毒。 漁護署會連同國際專家繼續調查非洲豬瘟病毒源頭,並加強巡查本地豬場,有需要時進行檢測。 農戶如發現隻健康有異,應即時通知署方。

  6. 2017年8月20日 · 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樹木管理專修學科統籌鄧銘澤表示早年在港種植的台灣相思現已陸續步入老年期或會出現毛病甚至倒塌對市民構成危險。 「台灣相思是一種中型常綠樹種,但40、50年後便開始老化,樹幹會受不同真菌感染,開始生病,枝條容易折斷。 由於它們大都種植在一些人流、車流較多的路旁斜坡上,當枝條折斷時,容易危及途人安全。 近年因健康和結構狀況欠佳而需移除的相思樹,數目持續上升。 註冊攀樹師謝煒指,處理老化的台灣相思時,面對很大挑戰。 「因為枯死的台灣相思木材較堅硬,很難砍伐,而且樹幹失去韌性,變得脆弱。 我們爬上樹處理時,可能未及評估枯死情況,結果跟枝幹一起跌下來。 增添生物多樣性. 為防患未然,路政署去年4月推出斜坡植林優化計劃,逐步更替路旁斜坡上老化的台灣相思。

  7. 2023年7月29日 · 漁護署昨日中午接獲警方轉介有關個案即時派員到場跟進以麻醉槍將野豬麻醉並捕捉考慮到該頭野豬曾襲擊市民繼續在市區出沒會對公眾構成危險部門人員將牠人道處理以保障市民安全該署2021年11月起採取新措施定期在有多頭野豬出沒曾發生野豬傷人個案或野豬可能對公眾構成危險的地點捕捉野豬並將之人道處理。 此外,漁護署接獲市民或其他政府部門報告有野豬在市區或民居附近出沒時,也會採取行動捕捉野豬。 新措施推行至今,漁護署共人道處理540頭野豬,野豬滋擾黑點由2021年的63個,下降至2022年的42個;野豬出沒或滋擾報告數字由2021年逾1,400宗,降至2022年約1,100宗,今年截至5月進一步跌至約44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