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日 · 他表示疫情是轉捩點讓法國了解自己錯估台灣也讓中國神話一夕崩毀。 有鑒於台灣近一年多來能見度提升,「台法文化獎」得主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向中央社指出,是 COVID-19(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讓法國重新認識台灣

  2. 2021年1月28日 · 一個月前台灣的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接受日本朝日新聞的訪問談台灣抗疫成功的關鍵張上淳說防疫政策最終都是由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決定不過從疫情爆發至今專家小組的重要建議包括入境台灣者隔離檢疫 14 搭乘大眾運輸強制戴口罩等都獲得陳時中的採納。 言下之意, 陳時中固然是做決定的人,但過去一年,所有的防疫指引,疫情變化時的應變與處置,其實都是由這個「專家諮詢小組」所擬定。 這個「專家諮詢小組」曾在去年六月時短暫地曝光,張上淳當時表示,諮詢小組從最開始7人一直擴充到 20 人,成員包含小兒、成人感染科、胸腔科、感染科、病毒學、公衛專家等,一路開了數十次的會議,還有 LINE 群組,彼此隨時聯絡。

  3. 2020年3月30日 · 台灣模式的成功點在於將所有確診接觸過確診的人都加以隔離減少病毒播的機會」,這個概念要落實並不容易這需要使用大數據的技術有完整的健保系統國家醫療水準高人民的防疫意識高會自行戴口罩以及清潔消毒等等因素共同落實。 更深層的來說,這是因為台灣從過去SARS學到了經驗,對中國極度不信任、瞭解自己無法參與WHO因此特別警覺、政府全力介入防疫資源分配並且與民眾良好溝通等等。 由於各國制度、人民習慣還有與中國關係各不相同,因此要把台灣所有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各國,非常困難。 更何況,世界大部分的國家已經錯過了防疫的關鍵期,台灣的防疫經驗目前也無法在複製到其他國家使用。 因此,世界各國(尤其邦交國)看到台灣目前 Taiwan Can Help 的文宣標語,唯一想到的就是,各種防疫物資。

  4. 2021年5月24日 · 2021-05-24. 分享本文. 台灣現在仍位於趨勢線上什麼時候疫情能緩解就要靠大家的努力了圖片來源: Covid Trends ) 5 月 15 台灣本土病例暴增 180,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幾天之後,全台進入三級警戒。 過去 1 台灣每日新增確診數皆破百大家都在問疫情什麼時候緩解什麼時候結束? 疫情爆發初期,確診病例數通常是指數型成長,但隨著防疫措施實行,確診病例數的成長就會趨緩。 而最可怕,最難熬的時候就是指數型成長期,大家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彷彿看不到盡頭的隧道,眼前一片黑暗。

  5. 2022年4月29日 · 國內 COVID-19 確診持續攀升前副總統陳建仁說台灣與美韓等國相比每百萬人口 7 日滾動平均確診死亡數及平均致死率都是最低國家籲勿誇大推測疫情造成恐慌陳建仁台灣用 3 張圖表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

  6. 2021年11月26日 · 上報陳愷巨攝。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從 5 月疫情成功脫險近幾天的本土確診都 +0但是我們的邊境防疫控管仍嚴格這使得台灣在彭博的防疫韌性指數排名倒數台灣防疫成果換來台灣人放心生活但我們也可以看看其他國家的防疫策略。 (責任編輯:連柏翰) 《彭博》24 日公布最新各國防疫成績排行榜,台灣排名為第 47 名。 自 2020 年 11 月起,《彭博》每月公布全球 53 國防疫排名,台灣曾高居第 2,但一整年的綜合排名為第 31 名。 台灣在《彭博》防疫韌性排行榜排倒數. 《彭博》的防疫韌性排行榜有四大類別,共 12 項指標,包括疫苗覆蓋率、醫療品質、整體致死率、封城程度、重新開放進度、航班數量及開放疫苗接種者的旅遊路線數(含國內與國外)等。

  7. 2021年9月22日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新冠病毒確診率在 5% 以下的國家,需要至少觀察 2 週再解封,但是許多東南亞國家的數字高達 20% 到 30%。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的總部在馬來西亞,該會的亞太地區緊急醫療協調員里馬爾(Abhishek Rimal表示,「近期新冠疫情的升溫教會我們一件事——我們無法承擔解除防疫措施的後果。 但世界衛生組織同樣也提出其他解封標準,比如如果當地病毒傳播情形受控,或者該國的公衛系統足以偵測、檢驗、隔離與治療確診病患。 但有些東南亞國家並未達到此標準就解封,「這代表我們將會看到疫情升溫」,里馬爾表示。 然而,這些國家的政府沒有太多選擇。 他們的疫苗不足,短期內疫苗覆蓋率無法大大提高,同時,人民因為被關在家裡而失業,家庭面臨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