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26日 · 香港土生土長的吳寶玲博士成長於單親家庭她被安排到外婆家中長大在外婆嚴格管教下年少的吳寶玲博士乖巧聽話在學業和操行上深得老師疼愛同時又要照顧年邁的外婆因此她自少養成獨立個性加入邵氏磨練成材. 1980年吳寶玲博士進入公開進修大學不久由於學費不足被迫輟學她向來擅長繪畫書法和美術等創作對電影有着莫大的憧憬適逢邵氏電影公司招考幕後工作人員從此改變了她的命運。 1981年,吳寶玲博士進入邵氏電影公司工作後,認識了很多著名監製、導演、演員等,令她大開眼界也一圓美術、創作的夢想。 「由於我熟讀劇本,了解佈景和服裝的關連,我是個尊師重道的人,在獲得主管的鼓勵下,每當和導演溝通好場景後,繼而自薦設計和製作服裝,終於嘗試繪劃服裝設計圖及化妝設計圖,然後正式投身為電影服務。

  2. 2018年2月8日 · 沒有人願意碰上失敗,但若能正視它、克服它,或會是日後邁向成功的助力。. 12歲的小伙子林德育由內地移居香港,被迫降讀三級以追上課程,學業 ...

  3. 2018年3月26日 · 小思:執筆為文求真先於求美. 2018-03-26. 刊於第九五四期《中國學生周報》(一九七 年十月三十日)小思(筆名明川)的專欄。. 牛津大學出版社 ...

  4. 2005年4月19日 · 【本報訊】(記者 任智鵬)藝術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不少學校都積極建設藝術校園,教育學院藝術系署理系主任黎明海表示,近年教師都逐漸改變了過去「為藝術而藝術」的想法,認識到可藉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課程同時亦滲入了更多社區文化元素。 黎明海指出,藝術教育並非單純的美術科,單為美觀而行,其實亦涉及文化身份的認知。 他說:「學生的作品,事實上是從圍繞他身邊的人、事、物而有感而發,回應了他對所屬的小社區到大社區的香港,以至整個國家民族的身份認知,從中亦培養了他獨立思考的能力。 他並指出,藝術教育事實上可以再進一步走出校門、踏入社區,為此,不同地區的學校應該建立更好的網絡,讓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及領導下參與社區的建設。

  5. 2015年4月13日 · 父母、學校等持份者對年輕人正確使用智能手機有一定責任。 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公共衛生+全球化. 在香港這個經濟及科技發展迅速的大都會,隨時隨地都可看見一些年輕人的手上拿着一部智能手機。 事實上,智能手機在港愈來愈流行,並已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究竟智能手機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不同持份者應如何處理青少年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的問題? 下文將逐一詳述。 陳家裕 天主教伍華中學通識教育科老師. 作者簡介:現修讀香港大學教育碩士,主修通識教育,曾於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通識教育科獲A級成績,主修人際關係及香港研究單元。 曾任傑出少年協會會長、香港公開大學公共行政及政治學會會長。 電郵:kayu@live.hk。 基礎級:跟風從眾「心靈雞湯」

  6. 2016年1月12日 · 普通話教與學:看醫生感難為情? - 香港文匯報.

  7. 2016年12月17日 · 這套音樂劇運用想像力,將這兩個生於同一時代、但從沒碰過面的人物扣連在一起,講述他們為了保護兩個父親被清政府毒打致死的小男孩而巧遇,並由霍校長承諾由他的學校收留這兩位學生。 後來,霍校長想取消學校的中文課,集中精力培訓神職人員,惹來學生與楊衢雲的反對,那兩位小男孩也因此被革除。 恰逢當時清政府將九龍鐵路的「路權」給予英國,那兩位小男孩也加入楊衢雲的革命行列,反對清政府的賣國行為。 但他們派發文宣時被清政府逮個正着,楊衢雲保護小孩心切,與清政府的人起衝突,結果在混亂中被一槍打死。 臨終前,楊衢雲寄語霍校長,繼承他的志向,聆聽人民的吶喊,不要忘記他來香港是為了造福弱小的初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