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施對於抗日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國共兩黨在合作期間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戰役勝利,包括淞滬會戰、平型關戰役、華中戰役等等。 此外,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期間也共同推進了現代化建設和民主化改革,對於中國的發展和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國共合作 是指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曾兩次達成合作共識共同應對北伐戰爭抗日戰爭這就是國共合作儘管國共兩黨在意識形態戰略方針領導權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分歧和矛盾但他們的合作關係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國共合作分別是北伐戰爭時期的第一次國共合作和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二次國共合作第一次國共合作發生在1924年至1927年的北伐戰爭時期。 當時國共兩黨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合作,共同推進北伐戰爭,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建立中華民國政府。 但是在1927年春天,蔣介石發動了清黨運動,對共產黨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和迫害,結束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第二次國共合作,發生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 國共兩黨在日本入侵中國後,在共同抗日的基礎上,展開了廣泛的合作。

    • 社會主義建設

      社會主義建設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長期的發展歷程 ...

    • Dse中國歷史精讀

      DSE中史在準備HKDSE中國歷史科考試之前,許多考生都會感到 ...

    • 國共兩次內戰

      第一次國共內戰(1927年-1937年),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 ...

    • 楚漢相爭

      楚漢相爭 “楚漢相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極為著名的戰爭史實, ...

  3. 國共關係是指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關係。 1923年國民黨總理 孫中山與蘇聯代表越飛在簽訂孫越聯合宣言後,並在蘇聯控制的共產國際的要求下 [1],允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第一次國共合作),但在1927年發生分裂。

  4. 國共關係 是指 中國國民黨 與 中国共产党 之關係。 1923年 國民黨總理 孫中山 與 蘇聯 代表 越飛 在簽訂 孫越聯合宣言 後,並在 蘇聯 控制的 共產國際 的要求下 [1] ,允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第一次國共合作 ),但在1927年发生分裂。 对于此次分裂的原因,國民黨認為,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按照孙越宣言中的安排,应接受國民黨的領導,實現國民革命,但中共力圖破壞 國民革命 ,反對 國民革命軍 北伐 ,並在北伐光復 南京 後發動暴動,因而引發國民黨 清黨 ;共產黨则認為, 三大政策 (或稱 新三民主義 )的親蘇聯政策的施行是國共合作的重要基礎, 國民黨右派 拋棄聯俄容共的三大政策,導致革命的失敗,中共方面為了堅決擁護三大政策,不得不向 國民政府 進行反擊 [2] 。

  5. 国共关系 是指 中国国民党 与 中国共产党 之关系。 1923年 国民党总理 孙中山 与 苏联 代表 越飞 在签订 孙越联合宣言 后,并在 苏联 控制的 共产国际 的要求下 [1] ,允许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 ),但在1927年发生分裂。 对于此次分裂的原因,国民党认为,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按照孙越宣言中的安排,应接受国民党的领导,实现国民革命,但中共力图破坏 国民革命 ,反对 国民革命军 北伐 ,并在北伐光复 南京 后发动暴动,因而引发国民党 清党 ;共产党则认为, 三大政策 (或称 新三民主义 )的亲苏联政策的施行是国共合作的重要基础, 国民党右派 抛弃联俄容共的三大政策,导致革命的失败,中共方面为了坚决拥护三大政策,不得不向 国民政府 进行反击 [2]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背景
    • 兩個階段
    • 狹義的國共內戰
    • 不同階段關係
    • 產生影響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大政黨及其武裝之間在中國境內爆發爭奪天下的內戰。國共內戰最終以國民黨政府遷往台灣而結束。

    自1927年到1949年間,國、共之間發生過多次內戰。分別經歷國民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十年內戰時期也稱之為第一次國共內戰,解放戰爭時期稱為第二次國共內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以國民黨政權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遷往台北而結束。

    •名稱:國共內戰

    •地點:中國

    •時間: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

    •參戰方: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

    •結果:中國共產黨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要指揮官:毛澤東、蔣介石

    民國國情

    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國,戰災連年,天災不斷,社會弊端叢生,底層人民生活艱苦。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70萬人死於飢餓,而人口的平均壽命則不足45歲。 毛澤東認為,民國時期的階級剝削,人民生活負擔加重,附屬於各帝國主義勢力的各個軍閥之間的割據混戰,民國的政治制度腐敗、腐朽,中國仍然處於半封建、殖民地狀態等問題,是中共紅色政權能夠發生並存在的根本原因,中國人民不堪重負,支持革命,也是中國紅色革命力量能夠在艱難環境下迅速發展壯大,並將必然獲得最終全面徹底勝利的根本原因。 在民不聊生的民國時期,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通過革命的方式,重新奪回權利和土地,成為了人民尋求生存權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徑。而中國共產黨則認為,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資產階級,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他們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其政治代表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右派。而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被國共內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視為敵人。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戰爭》中,更加明確地指出:中國革命戰爭的主要敵人,就是以蔣介石國民黨右派為代表的大地主階級,大買辦資產階級,以及帝國主義勢力和封建勢力。中國農民民眾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民眾,是革命戰爭的主力軍,中國革命戰爭的領導者,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戰爭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中國革命戰爭全面徹底的勝利。

    內戰根源

    中國歷史就是一部分分合合的歷史。傳統的王朝更迭模式進行到1840年~1911年的時候,因為西方資本主義殖民勢力的入侵而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帝制直接在西方資產階級民主的呼喚中滅亡,但是封建的舊勢力舊思想在中國卻遠沒有滅亡。孫中山等人領導的辛亥革命並不徹底。以袁世凱為首的一大批清朝舊官僚參加革命,才最終迫使清帝退位,建立了北洋政府。雖然革命黨人想通過和平的方式對這個政府進行西方現代式的資產階級民主化改革的嘗試,但是並沒有成功。儘管如此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依然堅持著他們對西方式的民主形式的痴迷。而過於理想的革命黨人無法使用選票等和平手段來說服手握兵權的軍閥首腦。這一切讓革命黨人認識到,沒有軍事力量就不能達到目的。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國民政府,創建“國民革命軍”,於1924年發動北伐戰爭,討伐北洋軍閥。與共產黨和蘇聯的合作也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同時孫中山從蘇聯引進的黨掌握軍隊的模式。這樣中國就出現了黨控制的軍隊。孫中山對於中國民主進程的本意是:“軍政~訓政~憲政”。可是孫中山沒有想到的是在國民黨掌握了軍隊之後,革命陣營發生了分裂,國民黨內部和共產黨原本牢固的政治同盟發生了互相攻擊的情形。 國共的分裂,是革命路線的分裂,絕不是對革命的背叛。儘管國共雙方都指責對方叛變革命,因為從雙方的政治綱領上看,雙方的最終目標是存在衝突的。孫中山的中國國民黨要在中國建設“三民主義”,而中國共產黨要實現共產主義。雙方的分裂是必然的結果,但雙方在很大程度上都認同雙方很長時間內的政治理想和行動具有共同處。兩黨之所以能夠組成密切同盟,是因為兩者在當時擁有共同的敵人北洋軍閥;另外,國共的合作方式也是雙方分裂的原因之一。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的方式與國民党進行合作。這種方式在各自黨內都存在分歧。共產黨在加入國民黨後積極發展共產黨員,引起了國民黨如西山會議派等的不安。同時共產黨在長期的階段性目標是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從而形成自身掌握軍隊,以發動民眾和進行輿論宣傳等形式進行革命,並對國民黨以建立三民主義中國表示不認同,兩黨理念的差異最終導致分道揚鑣。而蘇聯在列寧因病昏迷後,史達林對列寧早期廢除諸多不平等條約不談,持續對中國外蒙古、西北和東北地區擴大控制和影響,“聯俄容共”的基礎動搖。 1927年馬日事變和四一二政變之後。大量共產黨人被拘捕或屠殺,共產黨人的活動也轉為地下。共產黨為了反抗國民黨的鎮壓,利用手中控制的少量的國民革命軍武裝反抗。1927年,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國民黨稱之為“南昌暴動”),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力量“中國工農紅軍”,而原本的國民革命軍,大多數被國民黨控制,繼續北伐統一全國。從此,軍隊為黨的事業而戰,國共兩黨都有了自己的武裝,內戰爆發。192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為了對抗中國國民黨政權的鎮壓發動了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創建紅軍,開闢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來武裝奪取政權。後來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1927年至1937年間,國民政府先後調集兵力對共產黨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遭到失敗,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迫使中央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江西瑞金轉移至陝西延安。 1935年華北事變爆發,中華民族與日本侵略者的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1937年的七七事變更是加劇了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西安事變後,國共雙方經過談判決定停止內戰,共同抵抗外來侵略者。國共合作期間由於兩黨所代表的階層利益不同,仍摩擦不斷。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國共之間矛盾升溫,國民黨一邊假意和談一邊積極搶占地盤,準備發動戰爭。 1945年8月,蔣介石在日軍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毛澤東同月偕同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進行談判,並於10月10日,國共簽訂《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國共雙方同意避免內戰,但未能就共產黨政權及軍隊的合法性達成共識,不久國共內戰全面爆發。毛澤東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並取得蘇聯贈予的日軍遺留在東北的武器,與國民黨統治者進行全面的鬥爭。在歷經了遼瀋、淮海(徐蚌)、平津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1949年,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占領南京總統府,國民黨當局被迫離開南京退至台灣。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廣義上指是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一場長期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一場內戰;國共內戰大致分為兩個階段:1927年至1937年間為國共內戰第一階段,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為國共內戰第二階段;而狹義上僅指第二次即解放戰爭。國共內戰交戰的組織共有兩方,一方為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第一次內戰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另一方為國民黨統治當局及其軍隊(“國民革命軍”以及1947年行憲後到1949年的“中華民國國軍”)。整個戰爭共分為兩次,中國國民黨稱為“剿匪戰爭”與“抗共衛國戡亂戰爭”,中國共產黨則稱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第一次內戰

    十年內戰是1927年至1937年間的第一階段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而中國國民黨則稱之為“剿匪”。共產黨認為進行革命的目的是通過將沒收的地主資產分發給農村的貧僱農,從而改變農村貧富極度懸殊的經濟狀況而產生的戰爭。

    戰爭期間,國民革命軍先後動用優勢兵力對共產黨的根據地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遭到失敗,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步步為營及共產黨領導人戰略錯誤,迫使中央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江西瑞金戰略轉移至陝西延安,損失慘重。

    第二次內戰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階段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國民黨稱這段時期為“動員戡亂”。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共產黨方面統計總計殲滅國民黨軍軍約807萬,並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政權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戰敗後逃往台灣。

    第一階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

    1946年6月下旬,國、共兩黨的軍隊在中原地區(湖北、河南交界)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長達三年多的全國內戰就此開始。國民黨軍隊仍稱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的軍隊則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時期被共產黨稱為戰略防禦時期。期間,國民黨依靠優勢兵力對共產黨統治區域(共產黨稱為解放區)展開了全面進攻,但被共產黨挫敗。兵力上的對比為1945年9月中共軍127萬正規軍對比1946年7月430萬國民革命軍。

    共產黨方面並沒有擺出主力決戰的樣子,採用邊打邊撤的方針將軍隊轉移到山區以保存實力,包括張家口在內的華北重鎮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國民黨方面占領。其中國民革命軍在劉峙、程潛的統率下,以20萬優勢兵力攻打共產黨中原解放區的核心宣化店,共產黨被迫開始全線撤退,將主力調往延安地區。史稱“中原突圍”。

    同時潛入山區的共產黨軍隊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的運動戰戰略,利用國民革命軍分散搜尋的契機,集中2~6倍的兵力展開包圍進攻。這種方式成為人民解放軍的首要作戰策略。經過8個月的作戰,國民黨方面戰鬥減員約71萬人,可用於一線作戰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個旅,下降至85個旅。

    第二階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這一時期被共產黨稱為戰略相持時期。8個月的全面進攻並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效果,共產黨方面主力依然存在。這樣國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戰略方案: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共產黨根據地。

    國民大革命

    自從興中會展開聯合中國各地革命勢力,成立同盟會共同進行反清革命之後,便面臨著不斷的改組與整合問題,同盟會在經歷國民黨、中華革命黨時期後,於1919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亦簡稱為國民黨)。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在其著作中主張國民黨應為一個列寧式政黨,此舉引起甫創立的蘇聯注意。蘇聯認為中國國民黨走的左派路線與蘇聯的主張類似,當時又同為國際孤立的狀態,因此蘇聯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一直維持相當的外交與軍事援助關係,甚至往後1925年以及1926年中國國民黨曾經兩度申請加入第三國際(又稱共產國際)被拒絕,但第三國際仍承認中國國民黨為“準共產黨”。但是第三國際在馬日事變後懷疑國民黨(以及後來的中國國民黨)的革命立場和革命堅決性,對於當時的國際共黨組織的主張並不認同,路線也有所分歧,因此又積極地推動中國共產黨的發展。 1923年1月,基於中國北伐與突破孤立外交的需要,原本就主張外交上與蘇聯接近的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會面後,兩人發表《孫文越飛宣言》,聯俄容共全面展開,成為當時國民黨的主要路線。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第三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布實行“聯俄容共”政策,開始第一次國共合作。透過蘇聯的援助,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蔣介石擔任校長,這是“國民革命軍”的正式建軍,也是首支國民黨嫡系的部隊,但國共兩派政治力量在學生之間的較量,可說是決定了日後整箇中國的命運。 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之後,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7月1日於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汪精衛以全票被選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繼續執行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鮑羅廷被任為政治顧問,後又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最高顧問。1925年11月23日國民黨右派戴季陶、林森等召開“西山會議”,反對汪精衛左傾,被稱之為“西山派”,是當時國民黨內的非主流派。1926年3月20日發生中山艦事件。4月1日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汪重申聯俄容共三大政策。5月11日,中山艦事件之後,由於和蔣介石的政見分歧,汪精衛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1926年12月,中國國民黨左右派正式分裂,國民政府各擁山頭,鮑羅廷隨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7年2月汪精衛自法回國,途經蘇聯受到史達林的接見。回國後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的排共建議,堅持容共。4月5日和共產黨領袖陳獨秀發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汪精衛發表講話,痛斥蔣介石的武力清黨行為,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一個新的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 5月中,經過李宗仁及朱培德居中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決定暫時分頭繼續北伐。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國共產黨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徹底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然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與此同時,共產黨在湖南進行的流血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內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其事變的共黨及傾共民眾死亡人數在數百到一千餘人。1927年7月13日中共公開發表宣言因武漢廣東之複雜關係共黨黨員應退出國民黨。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的共產黨員聲明脫離共產黨,否則停止職務。至此“容共政策”可說是完全結束。

    土地革命

    1926年國民党進行北伐戰爭,這個時期中共掌握了一部分軍隊並試圖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宣布建軍,發動南昌起義。周恩來、劉伯承、葉挺、賀龍(其時並非中共黨員)等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革命軍發動進攻。8月4日,中共部隊敗退,放棄南昌,南下廣東,這是中共首次建立正式武裝部隊、也是國共雙方首次武力衝突。8月7日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確定武力奪取政權的方針,第一次國共內戰條件已經全面成熟。8月8日汪精衛的武漢政府開始大肆逮捕處死共產黨人。8月14日蔣介石下野,武漢政府與南京政府開始整合,史稱“寧漢合流”。 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政府,汪精衛下野。同月毛澤東在湖南、江西發動秋收起義。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外蒙古回蘇聯。11月,蔣介石回到上海,邀汪精衛北上。1927年12月11日,共產黨在葉挺、葉劍英的領導下發動廣州起義。1927年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但隨即廣東軍將領張發奎調各地軍隊反攻,1927年12月13日,共產黨軍隊被迫撤離廣州。1927年12月16日汪精衛辭職赴法國。 自1927年建軍之後,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其間,中國共產黨於勢力範圍內(蘇區)展開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並有多次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公開武力衝突,這段時間的軍事戰鬥,中國國民黨政權蔑稱為“剿匪”、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1年11月7日,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控制地區稱之為“蘇區”。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展開大規模對於紅軍的武力清剿,1934年中共撤離江西,開始轉往陝甘蘇區,1935年遵義會議,毛澤東開始掌權。1936年,在長征後會師陝北延安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周恩來的計畫之下,利用九一八事變後的地方實力派對蔣介石的不滿和民眾抗日氣氛,聯合東北軍西北軍發動西安事變。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被迫停止攻擊共產黨。大規模內戰暫告結束,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

    抗日戰爭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兩國終於進入全面抗戰的狀態。抗戰期間,國共兩黨在名義上保持著共同對日的勢態。期間中國國民黨軍隊與日本(包括替日本人賣命的中國人偽軍在內,俗稱日偽軍)發生22次大型會戰和上萬次中小戰鬥,由於在武器方面,以及官兵個人素質落後於日本士兵原因再加上漢奸之重偽軍之多等中國國民黨軍隊損失慘重,國民革命軍傷亡高達300多萬。 1937年9月,第二次國共合作展開,中國共產黨延安邊區自願地政府改組為中國國民政府下的一個直轄政府“陝甘寧邊區”,陝北地區的紅軍(約4萬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依抗戰序列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前線;與此同時,另有約8,000名在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原地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色游擊隊集中組成了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對日作戰。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雙方之間曾經爆發過多次流血衝突,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皖南事變”。 抗日戰爭結束在即,國共雙方對於中國境內日軍占領區的武裝接收展開了爭奪,而東北方面根據雅爾達會議協定由蘇聯負責接收。根據蘇聯方面的資料,蘇聯於1945年8月對日宣戰,是為“八月風暴”行動,出兵日本在東北亞的占領區,滅亡偽滿洲國、進入西伯利亞、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朝鮮。蘇聯方面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宣稱向東北民主聯軍提供了步槍70萬隻,機槍12000~14000挺,各種炮4000門,坦克約600輛,飛機800餘架。 而中共方面的記錄則是:至1946年5月,東北野戰軍先後建立10個炮兵團及一個高射炮大隊,共有火炮百餘門。到1947年冬季攻勢結束後,東北野戰軍共裝備戰防炮、步兵炮、迫擊炮1600餘門,大口徑山、野、榴炮和加農炮660門,高射炮116門。當時東北野戰軍總共只有兩千多門,而且一部分是繳獲自國民黨軍隊。 坦克方面,據中共描述,1947年10月東北野戰軍只有坦克32輛,到1949年1月有坦克124輛(其中繳獲接受之國民黨軍隊60輛),裝甲車37輛;到1949年11月全國解放軍共有坦克375輛(內含美式水陸坦克68輛),裝甲車272輛,其中很大部分是繳獲自國民黨的美式坦克。至於800架飛機,更無中共方面的記錄作為佐證。由此可見蘇聯的數據是難以另人相信的,當然也可能是蘇聯把一些曾經是坦克飛機的廢鐵運到了東北,造成了統計上的錯誤。在解放戰爭中蘇聯向解放軍轉交的絕大部分是繳獲自日軍的輕武器。

    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南京政府所屬軍隊取得階段性勝利,迫使中國共產黨的割據政權大範圍遷移,但是由於西安事變、日本侵華戰爭的擴大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事件,雙方的交戰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又再度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國共內戰,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總計殲滅和收編國民黨軍隊500餘萬。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獲得全勝,並於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宣布於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逐步終結了國民黨民國在中國大陸的實質統治和管轄權力;而以中國國民黨人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則遷往台灣,至此形成台灣海峽兩岸直至今日的長期分治及對立。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第二次國共合作. 外文名 :The second KMT-CPC Cooperation. 歷史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 開始時間 :1937年8月中旬. 結束時間 :1946年6月. 合作雙方 : 國民黨 , 共產黨. 相關人物 : 蔣介石 , 毛澤東 , 張學良 , 周恩來. 開始標誌 :八路軍和新四軍改編. 結束標誌 :1946年6月國軍進攻中原解放區. 合作時間 :9年. 歷史背景.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後,中國共產黨為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 1933年1月,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首次提出紅軍準備在三個條件下與任何武裝部隊訂立共同對日作戰的協定。 三個條件. (一)立即停止進攻 蘇區 ;

  7. 2021年7月1日 ·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同一場合稱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充分反映中國共產黨對港人切身利益的充分關懷」。 有親政府人士將這場論壇形容為「劃時代的一天」。 過去中共在香港的地下活動被稱為「公開的秘密」,但如此高調以政黨名義在香港開展活動, 從「地下」走上台面引熱議。 官方新華社與中新社在中共建黨百年前夕也陸續播發有關中共早年在港活動的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