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殤這個似乎比較簡單因為這說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為國捐軀的人, 王逸 所謂“死於國事者”,從正文內容來看,應當是因為戰爭而死於國事者,當然是甲士之流,基本上應該是男性。 ---------------------------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沒有深究的必要。

  2. 《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第二节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 ...

  3. www.zhihu.com › topic › 19608475屈原 - 知乎

    • 人物生平
    • 主要成就
    • 历史评价
    • 后世纪念

    早年经历

    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一说周显王三十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次年,居乐平里。 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 周显王四十年(前329年),居乐平里。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十分同情贫苦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初露才华

    周显王四十八年(前321年),秦军犯楚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周慎靓王元年(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原应楚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 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这一年深秋,屈原首次出使齐国。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忙于楚之内政外交工作。楚、魏、赵、韩、燕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军而前。

    变法改革

    周慎靓王四年(前317年),屈原忙于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继续进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 周慎靓王六年(前315年),深入进行变法改革,民心沸腾;楚之形势大变,旧贵族面临着覆灭的命运。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关于屈原此次变法的内容,《史记》和《战国策》记载非常简略,后人无法窥其全貌。而从《离骚》和《九章》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一是他的改革变法是受楚怀王之命的;二是“奉先功”,即继承前辈革新家的遗业的;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即建立新的法制为中心内容的;四是以国家富强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楚史专家汤炳正经过繁琐严谨的考证,把屈原的变法总拿归结为六条: 第一,奖励耕战。奖励农耕,是为了增加赋税,富国富民,奖励征战是为了加强军事战略装备;商鞅和吴起的变法都是这一套路子,使百姓无论是务农还是出征,都有盼头、奔头和念头,只有建立奖罚制度,臣工和百姓才会心甘情愿的为爵位的驱使去竭尽全力。 第二,举...

    李白《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苏轼:“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梁启超:屈原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郭沫若: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毛泽东:“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闻一多:屈原是“中国...

    宋玉悼词

    屈原死后,当时社会不少人都不认可他,就像司马迁说的“不容于世”。唯有宋玉却为屈原写悼辞,他是第一个为屈原写悼辞的人。其辞曰:“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宋玉在悼辞中表达了对屈原的理解和惋惜。宋玉在辞赋上学习屈原,并且在屈原的基础上对楚辞进行了发展,所以在当时人们将宋玉称作是继屈原以后最杰出的辞赋家。

    屈原祠

    屈原祠最早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建设三峡工程时,与重庆的张飞庙、白鹤梁、石宝寨一起成为三峡库区文物搬迁复建的四大单体建筑。复建的新屈原祠占地2万多平方米,投资5000多万元,是三峡湖北库区规模最大的地面文物复建工程。新屈原祠采用石木结构,继承了老屈原祠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工艺。 屈原祠内共分12个展览陈列厅,分别为前殿、南北陈列室(其中包含屈原作品及历代诗人赞颂屈原作品碑廊)、大殿(祭祀厅)。秭归屈原祠,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屈乡儿女缅怀先贤的动人事迹,也保存了屈原祠风雨沧桑的历史过程及其古风遗韵。

    屈原墓

    屈原墓有两处。一处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凤凰山屈原故里景区内。屈原墓重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1976年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时搬迁到秭归老县城向家坪。2006年因三峡工程兴建,湖北省文物部门复建到凤凰山上,以恢复其历史原貌。 另一处位于湖南汨罗市城北玉笥山东5公里处的汨罗山顶。因在2公里范围内有12个高大的墓冢,这些墓冢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相传为屈原的“十二疑冢”。

  4. 廖、胡两位带起来的浪潮,质疑根基是:记载了屈原经历的第一部史料《 史记·屈原列传 》中存在大量混乱无序、自我矛盾的内容,而屈原事迹先秦典籍无载;而《楚辞》是在战国时代的楚国国灭亡后约经三十年的时间…才在中国为人所知。. 今本《史记》很有 ...

  5. 在这里,作者的“认为”所反映的是其“否”的三个观点:1.楚国有个体作家进行诗歌创作的年代乃在宋玉以后;2.中国文学史上的屈原是一位传说人物;3.现存《楚辞》的作者均非屈原所作,而是由“多数人集约而成”的结果。. 这三个观点所构成的一个总结 ...

  6. 2020年8月9日 · 你可以不了解宋玉,不了解唐勒、不了解景差,但不能不了解屈原;你可以没读过《神女赋》,没读过《大招》,但不能没读过《离骚》。. 如果该老师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如上文,她不知道屈原的典故是绝对不正常的。. 即便她对古代文学不感兴趣,看 ...

  7. 2019年7月27日 · 既然另立门户了 , 他便以 「 」 为姓氏 , 来表明自己这一支的身份 。. 屈原就是这一分支的后裔 。. 生在这样的家族中 , 他对楚国有着血脉相连的天然认同 。. 公元前 321 年 , 秦国的小股军队偷袭秭归 。. 20 岁的屈原充分发挥了主人翁意识 , 敲锣打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