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9日 · 全國僑聯前副主席盧文端表示垃圾徵費是不可能的計劃政府表示垃圾徵費已經是香港法律政府應該思考如何落實政府也指會聽取不同聲音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意見但政府會充分考慮真實情況約在5至6月會作出決定至於特首辦有否使用指定垃圾袋政府指政府很多樓宇會按整體垃圾量徵費因此特首辦非用垃圾袋模式參與計劃現時很多餐飲業表示生意慘淡政府指有不同行業需要轉變經營模式相信很多行業能面對轉型香港整體經濟情況上去年有3.2%的經濟增長從宏觀而言政府指未來是正面」,不同行業受到經營模式消費方式轉變而要有應對措施。 政府指旅客增加方面有不同措施,正和內地溝通,旅發局已做了大量工作。 當局連同區議員 下周一開始 展開一星期垃圾徵費調查.

  2. 2021年8月26日 · A1指定垃圾袋收費定為每公升0.11港元垃圾袋會分為9種大小由3公升至100公升不等若一家三口每天使用一個10公升或15公升的指定垃圾袋每月需付33港元或51港元。 Q2:傢俬等無法垃圾袋包妥的大型垃圾應如何處理? A2:市民須於棄置大型垃圾前貼上指定標籤,每件劃一收費11港元。 Q3:基層人士是否有補貼? A3:有,當局計劃向綜援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人士提供每月每人10港元補貼。 Q4:哪裏可以購買「指定垃圾袋」及「指定標籤」? A4:可於4,000個獲授權的銷售點購買,包括超級市場、便利店、油站、郵局和自動售賣機等;亦可透過獲授權的網上平台購買。 其中超市和便利店售賣的指定垃圾袋可「一袋兩用」,即將指定垃圾袋先作購物袋,之後用作垃圾袋。 Q5:何時正式實施垃圾徵費?

  3. 2024年5月1日 ·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由上月1日開始,至今不少參與處所反映實行上遇到困難。港府官員今日(5月1日)表示,計劃初步看到存在很多問題,如推行垃圾徵費,必定要各方面的條件成熟。試點酒樓及公營屋邨大樓均指5月會繼續成為「先行先試」試點,變相延長一個月試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3月31日 · 垃圾徵費將於8月1日全面實施政府明日 (4月1日)起推行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當局表示已揀選14個不同類型試點了解各業界特別是飲食業試行時會否造成很重成本負擔。 而4月22日實施的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新例,當局指商店可在半年的適應期內把剩餘塑膠用品用完,適應期過後會警告,亦會檢控屢勸不聽的違規個案。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已揀選不同類型試點了解各業界需要,包括政府大樓、住宅、商場以及院舍等,了解各業界、特別是飲食業試行時,會否造成很重成本負擔,希望做真實試驗,了解推行時會否出現香港獨有的困難。

  6. 2024年4月1日 · 2024年04月01日 11:50. 本港8月1日始全面推行垃圾徵費計劃而政府於今日 (4月1日)選定14個處所推行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九龍城一幢有業主立案法團的單幢式大廈是其中一個被選中試行的住宅大廈環保署會向每單位派發30個20公升的指定垃圾袋計劃為期一個月不過有住戶稱大量未使用的普通垃圾袋被迫盡快使用而造成浪費在廚餘收集上亦面臨困局。 住在參與計劃大廈的住戶指,大廈垃圾房的大型垃圾桶使用透明膠袋,管理處將會統計住戶使用指定垃圾袋的情況,但反映未開始試行「減廢」,已經見到很多住戶想盡快用完本身的普通垃圾膠袋,即使只有小量垃圾亦會包起丟棄,造成浪費。 而她本身亦有一大捲普通垃圾袋未使用。

  7. 2021年3月17日 · 環境局就垃圾徵費的回應指政府原建議12-18個月準備期討論後可應要求以18個月為基本安排至於食肆若妥善回收廚餘不用付此部份垃圾費情況就如一般人若可妥善回收可回收物這些回收行動可省其垃圾費但其餘所有棄置物仍需按例按量付費。 另外,局方會考慮安排讓住戶更好適應及培養習慣,當中可考慮在合適短暫期,試用政府提供專用垃圾袋。 議員易志明擔心垃圾徵費計劃,會為基層市民加重經濟負擔,促政府於時機恰當時才實施計劃。 議員張宇人憂慮政府未能完善廚餘處理設備,令廚餘最後「都係去晒堆積區、焚化爐」。 黎智英涉8.18非法集結案 囚車押解法院聆訊 辯方續陳詞. 醞釀逾15年,原本「胎死腹中」的垃圾徵費計劃,早前隨着立法會延任不少於一年,草案在今個立法年度重啟審議。

  8. 2023年11月11日 · 香港時間. 2023年11月11日 (六) 11:03. Tweet. 垃圾收費明年4月1日生效隨着愈接近新措施實施的日子市民的關注度會不斷提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早 (11日)發表網誌提到實施垃圾收費的整體方向首要是讓市民養成減廢回收的習慣鼓勵各界珍惜資源積極落實源頭減廢及乾淨回收從而減少整體廢物棄置量。 謝展寰指出,垃圾收費實施初期執法會較寬鬆,並有六個月的適應期,主要透過宣傳教育的方式鼓勵市民改變行為習慣,對於違規個案只會作出警告,該段時間不會嚴厲執法。 適應期後會以風險為本的模式執法,即不會動用大量人手到處監察市民,亦不會一遇到違規情況便立即檢控。 一些黑點會針對性地留意,包括透過投訴和情報提供的地點,針對這些經常違法的黑點採取執法行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