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2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每逢佳節〉——辛其氏. [2021.01.22] 發表 推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 (第1段)我喜歡節日,尤其中國的節日,每逢過年過節,總忙於張羅一切。 朋友不明白,我獨自生活,緣何老不嫌煩,仍生出這許多興味來。 中國節日的本色,生於民間,長於民間,無論時代與潮流怎樣更替改變,年青世代如何輕視排斥,與我並無隔礙。 香港的傳統習俗雖漸沒落,「年」的氣氛也還是有的,每次它來訪,就在我家廳房大搖大擺,從不受絲毫委屈,它的顏色與氣味,自然從門縫與窗隙,一點點滲進來。 (第2段)過年前,我學會蒸糕,有蘿蔔糕、馬蹄糕,以至紅豆、馬豆、芋頭亦想一網打盡,蒸壞了,大不了重頭來過。

  2. 2023年2月24日 · 腦袋搜查令. 余光中有一組詩,筆者特別喜歡,名為〈六把雨傘〉,他取不同角度,以6首新詩刻劃各種的傘。 人們常把傘遺留在門外,故他寫了〈遺忘傘〉;雨滴打落傘面,發出嘀嘀答答的聲響,於是有〈音樂傘〉;寫〈記憶傘〉道出自己與故鄉睽違數十載的感情;借用人們共用傘的場景,再創作出〈親情傘〉、〈友情傘〉及〈傘盟〉。 〈遺忘傘〉. 向日葵反面的形象. 黑黝黝的背日葵啊. 見證人類的健忘—— (節錄) 向日葵迎風佇立,面向日光;雨傘則是摭風擋雨,面向陰鬱;向日葵花色為黃,雨傘傘面為黑,故余光中稱傘為「黑黝黝的背日葵」。 一個「背」字,落得極其巧妙,可謂貼切至極,承接花的比喻,再寫出「雨裏盛開」、「雨後枯萎」,然後是「一朵接一朵被遺忘」,比喻可謂「巧」矣。 〈音樂傘〉.

  3. 2021年6月11日 · 通感. 正如錢鍾書所言:「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鋒芒……」通感就是打破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心情之間的界限,讓各種感覺互通,將尋常的感覺變得獨特。 具體方法是從某一種感官的角度描寫另一種感官。 例一: 他的怒罵聲如冰冷銳利的箭般抵住我的鼻尖。 分析: 怒罵聲原是聽覺描寫,此句中作者通過比喻,以觸覺寫聲音,令聲音似乎有鋒芒。 例二: 我住的社區是一個寧靜、舒適的地方,跟尖沙嘴、中環這些鬧市簡直是天淵之別,鮮有的跑車聲便能讓住在這裏的居民震耳欲聾,像在吃着軟綿綿的蛋糕時忽然咬到硬硬的核子似的。 分析: 寧靜、震耳欲聾是聽覺描寫,此處作者先將此比喻為吃蛋糕的情景,然後再以觸覺比喻聲音。 這也是不少文學作品常用的寫作手法:

  4. 2022年1月7日 · 嫌舊版多震音老土 黎明向歌迷致歉重錄夏日傾情》. 金句王黎明除解重錄舊歌由來,還大拋金句,網民大讚他與時並進。.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天王黎明1993年推出的歌曲夏日傾情成為經典金曲但他最近聽到當年唱的版本感到不滿意決定重錄 ...

  5. (1)無依無靠. (Q)今天我沒帶手機外出,因此有不一樣的經歷和體會。 以「沒有手機的一天」為題,續寫這篇日記。 (! )考生只着眼「沒有手機的一天」這個題目,卻忽略了日記第一段有「不一樣」這個關鍵字眼。 所謂「不一樣」,就是跟平日不一樣。 所以,本題考核的重點是「映襯」或「對比」。 平日與今日,雖有輕重賓主之別,但必須兩者俱到,本題的選材和立意 (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體會)方能成立。 (2)交代不清. (Q)「我不要做第一,也不要做最後。 」試談談對這種人生態度的看法。 (! )考生可以有不同立場,但必須持論鮮明,例如: (1)做第一,不做最後; (2)做最後,不做第一; (3)兩者皆非,寧居其中。 然後據此評論「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句話,以呈現這種態度的得失優劣。

  6. 2016年11月11日 · 解說. 在〈牛〉中,「我」帶着童和荑展開了一次尋找之旅,穿過叢林河流,經歷疲乏、飢餓和生病,也有滿足和快樂。 最後來到一個山洞,終於看到他們最渴望的牛。 有趣的是,這群牛以莊嚴而奔騰的姿態展現眼前,而且形態各有獨特,令人目不暇給。 然而他們很快便意識到,那只是壁上的牛。 牛如神明 照亮人心. 牛於「我」和童都各有特別的意義,不僅只是一個形象,更指涉不同的意象。 身為領隊的「我」,沿路上一直照顧着童和喜歡的荑,在「我」眼中,他們是純粹的、容易滿足的人,相比之下,「我」是成熟的照顧者。 當雨水湧進洞穴時,「我」無法同時救下二人,又扭傷了腳,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擾和危機。 此時「我」看到壁上美麗的白色犂牛,就像一頭泰然自若的安牛真實地出現在眼前,甚至連牠身上的白毛都好像在柔和地翻動。

  7. 2023年2月21日 · 由是觀之,盲目交朋結友不但令更形孤獨,更令社會隔閡更加深厚,人際關係更形冷漠。 國家之間,倘若無視現實執意發展,不但令政權不穩,更會民不聊生。 各國為了強兵富國,各師各法,卻有不少案例弄巧反拙,得不償失。 就好比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共為了在短時間達成社會主義,不顧當時中國工業發展仍在初步階段,提出「超英趕美」的目標,要全國人民日夜煉鋼,結果全國各地用「土高爐」所煉的鋼不但無法達標,更因農村上下輕視務農而引致糧食不足。 不但無法達成目標,而且令國家元氣大傷,浪費不少寶貴的時間和發展機會。 相反,在改革開放政策下,國家明白到自身的條件不及西方,故先解決溫飽問題,務實地逐步發展經濟,令中國取得今天舉世震驚的成就。 由是觀之,國家發展亦應考慮自身的條件,不應急功近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