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永康奇美醫院急診大樓前昨6上午發生一起2 歲兒子捧母親遺像在爸爸及佛祖車誦經招魂而且還懸掛白布條抗議指責醫院疑似誤診開刀致死希望討回公道死者丈夫陳俊銘聲淚俱下強調他將為死去的太太討回

  2. 2005年8月28日 · 前言:. 轉眼 夏雨先生 過世已經五年多了。. 而去年初春,繼承衣缽的三女幸婉也不幸去世。. 世事滄桑,莫此為甚。. 這篇文章一直沒有機會發表;藉著部落格的成立,貼上此文,以表內心無盡的懷念和敬意。.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 陳夏雨 的秘密雕塑花園 ...

  3. 黃俊銘談歷劫 小平呼救那幕 不斷浮現 2004.10.26 黃俊銘/瑞芳報導 經歷昨天上午的身歷險境加上應付一天的同業採訪及檢察官的詢問以及報社長官及各界的關切直到凌晨才得以休息雖相當累躺在床上卻是輾轉反側白天的景像一幕幕浮現

  4. 2008年4月16日 · 陳夏雨是台灣前輩藝術家中最傑出的一位其餘無人能望其項背。 台灣長期處於強烈的政治氛圍中,陳夏雨父女具有強烈的台灣意識乃無庸置疑之事;但絕非偏激的、意識形態掛帥的台灣意識。 就以陳夏雨來說,他從來不在意幾位女婿的省籍,也從來不以省籍意識看人看事,在他們這一代台籍菁英中,這實在難能可貴。 而他作品所蘊含的台灣意識,又是超越地域而具有普遍共通的人性向度。 這人性向度由生命力激發出來,而生命力又是由形體的造形力量和肌理完美展現。 他的作品不是處裡單純的美,而是那深厚的生命力,以某種他認定的合宜的 ( 或美的 ) 尺度呈現。 他浪漫嗎? 以目前台灣的環境和他對人性的憧憬和信念,可以說他是十足的浪漫主義。

  5. [死亡筆記]文學潮--以新批評理論分析夏宇的Salsa』 夏宇在1999年個人發行詩集『Salsa』。以下就以詩集中的同名詩『Salsa』來細讀(close reading)並得出作者人格經驗所投射的客觀共同經驗,並同時對比夏宇1983年出版的

  6. 在你的閱讀詩集經驗裡,再也沒有比宇更能顯演整體性的了。從裡(詩句)到外(封面),宇總是能讓人感覺到詩與詩集的一體成型。這一本也是。《詩六十首》乍看不像是宇。相當一般般的書名。但又一般般到也沒有人會直接拿來當詩集名。

  7. 紀錄片導演肇邦,香港土生土長的八十後,首部紀錄片《舞回路》描寫街舞青年醉心舞蹈的故事,2011年獲得CNEX基金會資助,拍攝個人第二部紀錄片、有關鮮魚行學校的基層小學生與跨世代貧窮的《 子非魚 》。 位於香港大角咀的鮮魚行學校,學生絕大部份學生來自基層家庭,2004年因收生不足面臨「殺校」的威脅,當時在校長梁紀昌的帶領下終於令學校留下來,並獲得不少捐助,因而為人所共知。 導演肇邦以三年時間製作,記錄校中六位基層小學生在小一暑假前至三年級開學期間的成長故事,最大的篇幅環繞班中成續優異的佘偉豪以及他的好友、成績最差的黃俊修,其他的同學董汝峰、譚志澤、陳卓瑤以及女生嘉琪,各自有不同的家庭問題:單親家庭、新移民、劏房戶、家暴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