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HKD =

    0.128 USD

  2. 2022年2月13日 · 八一年美元匯率疲弱一美元只兌五元港幣她將出售汽水廠房及業務的利潤買入美元八三年港府制定聯繫匯率美元兌港元匯價定為一美元兌7.8港元利夫人再將手上的美元賣出獲利八五年在投資日圓方面也收益甚豐她憑精準投資眼光享譽商界 ...

  3. 2023年12月6日 · Alex de Vries指出,比特幣的「挖礦」交易模式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礦工」透過審核交易以換取獲得貨幣的機會,過程中他們會互相競爭,意味着同一筆交易經由數部耗電量巨大的電腦進行多次處理;不過,若能改變比特幣的交易模式,將可大大減低 ...

  4. 從 1995 年實地採訪時裝周開始,《明周》一直為讀者帶來具深度的文章,探討時尚設計的美學。. 更多時尚資訊. 明周逢星期五出版,每周網羅娛樂新聞、時尚名人、深度訪談、生活文化、藝術設計、社會專題等豐富內容。.

  5. 2023年6月29日 · 法拉捷達(Frank Frazetta)最近一幅名為《Dark Kingdom》的插畫以打破奇幻插畫紀錄價錢賣出,成交價為六百萬美元(約四千七百萬港元),打破了他另一幅名作《Egyptian Queen》在二 一九年創出的五百四十萬美元紀錄。

    • 流行文化 承先啟後
    • 本土成熟
    • 遍地黃金
    • 延伸閱讀:精神讀物

    八十年代對很多人來說是香港最美好的年代。經濟起飛,生活安穩,也造就了大量的消費與流行文化。音樂工業、電影與電視產業繁盛,還有種類多元破格的雜誌,都鋪展了一個光鮮亮麗的時代。其中隱含的,卻是最好與最壞的精神。 經歷八十年代的學者吳俊雄也受流行文化洗禮。他有兩個名字,本名以外還有「梁款」,吳俊雄寫社會學論文,梁款寫流行文化,兩個名字的交錯也是由八十年代孕育而成。

    1980年在香港大學畢業的吳俊雄,面對人生的新階段,也親睹香港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事後回想,那個時代對我們這些吃喝玩樂的人不薄。」他笑說。仔細爬梳,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十年從七十年代萌芽。「本土文化從七十年代中期已開始發展,粵語流行曲與電影逐漸取代國語,是時髦的象徵。」 七十年代的《狂潮》與《網中人》風靡人心,許冠傑的歌曲與許冠文的電影街知巷聞。踏進八十年代,成就了本地文化更趨成熟的時期。 「七十年代中許多本地文化的開山師祖從外國陸續回港,好像梁淑怡、徐克、譚家明與許鞍華等嬰兒潮世代,在外國吸收養分,回到香港作嘗試。」 1983年首次紅館演唱會;本地電視劇集繼續流行;還有從七十年代延續的流行曲頒獎禮,開始出現「樂壇」的概念。香港從過去的華南氣氛脫胎換骨,步向港式現代生活。

    八十年代也是個點石成金的年代。不論多好或多壞,幾乎也能大紫大紅。吳俊雄直言,那是個「遍地黃金,遍地糞土」的時代,流行文化其實充滿沙石。 「市場需求大,譚詠麟與達明一派也可同時流行,但黃金的年代卻忽略了往後是否仍然黃金。」 今朝有酒今朝醉,從精品到爛品,八十年代俯拾皆是。當人才逐漸凋零,今天便散失成荒蕪。「現在想找回八十年代的物件也不多,好像沒有留下什麼痕迹,因為當時太開心了。」

    八十年代的流行刊物紛陳,如《號外》主打中產市場,《年青人周報》的讀者對象是年輕人,內容多涉獵外國流行音樂,也有大量園地供讀者投稿。從過去《中國學生周報》,年輕人仍對文化中國抱持希冀,銳意在香港延續中華傳統,也融合西方科學理性思潮。到了《年青人周報》,中國不再重要,主打的是年輕人建立自我,以及塑造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從兩份報刊能窺見文化認同的轉變。

  6. 2023年6月29日 · 錢慧儀今午以探色衣裙撲素打扮到灣仔家事法庭。 1981年港姐亞軍錢慧儀與大生銀行後人馬清揚的離婚案,今日在灣仔家事法庭展開仲裁。59歲的錢慧儀穿深色衣裙平底鞋,乘座駕於2時許獨自到場,抹去昔日闊太妝容顯現滄桑皺紋,但美貌仍在。 ...

  7. 2019年12月3日 · 大家常慨嘆傳統工藝的消失,但要真正做到傳承,不只是要有人教和有人學這麼簡單,而是要思考如何把舊時慢工細貨的手藝,結合現代美學和生活方式,令大家真正看見它的美,認同它的價值。近年有不少創作人身體力行,以新設計演繹傳統工藝,甚至把已於香港消失,流傳到國外的手藝帶回香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