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國銀行起初是中國在 清末 民初 官商合辦的銀行, 北洋政府 垮台後將官股全部賣給董事會內商股持有人中國銀行成為純商辦的銀行在1930年代初 宋子文 代表當時政府強行逼迫中行借錢給政府又用這筆錢強行購買中國銀行大部分股份中國銀行又變成一家以國家資本為主商股為輔的銀行。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成立於1917年,主要為當時在港中國大陸機構提供融資和兌換外匯服務 [1] ,後來成為殖民地銀行系統的一員。 其他銀行很快加入,比如1918年的 鹽業銀行 。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後,香港有15個國有銀行的分支機搆,還有9個分支機構是大陸的公司制聯合企業銀行。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於1949年及1950年分別在香港成立 寶生銀行 和 南洋商業銀行 。

  2. 1975年6月,中國銀行增加了聯合銀行的資本金,所有的資本金都來自於中國政府,其中個人所有權逐漸下降、一度跌至1%。 1983年 資訊技術 平臺建立後,14家銀行 [註 1] 組成了 中銀集團 ,國債和外匯交易也集中起來,但是各個子銀行仍然獨立經營。 1989年由于北京的 六四事件 ,大量香港市民前往银行 挤兑 ,使中銀集團在港业务陷入倒退。 重組與上市 [ 编辑] 1998年4月14日,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脫離中銀集團,回歸 交通銀行 總行管理。 1999年,中銀集團開始重組銀行業務,準備公開配股上市。 除了 集友銀行 外的所有小股東股份,都被中國銀行全數購入。 正式的重組計劃於2001年1月獲得 中國人民銀行 批准,並向外公佈。

  3. 亞洲金融風暴. 亞洲大部分國家都受到金融風暴影響, 韓國 和東南亞被衝擊的程度最為嚴重. 亞洲金融風暴 是1997年爆發的一場 金融危機 ,從1997年7月開始席捲 東亞 大部分地區。 1990年代初期資金湧入東南亞,因為實際生產力不如帳面,導致經濟出現泡沫,結果由於 泰國 放棄 固定匯率制 而爆發,隨後進一步波及至鄰近 亞洲 國家的 貨幣 、 股票市場 及其他資產,相關資產的價值也因此暴跌。 該事件在泰國又稱“ 冬陰湯 危機”( 泰語 : วิกฤตต้มยำกุ้ง )。 [1] 風暴打破了 亞洲經濟 急速發展的幻象,而隨後資本的投資減少,使亞洲各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紛紛進入 經濟衰退 。 危机还导致社會動盪和政局不穩,一些國家也因此陷入混亂。

  4. 2 天前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語: Bank of China Limited , 縮寫 : BOC ),簡稱 中國銀行 、 中銀 或 中行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內第四大 銀行 ,為 財政部 管理的 中央金融企業 之一 [2] 。 中國銀行是全球29家「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之一 [3] ,在《財富》雜誌的2023年世界500強排名位列第46位 [4] ;2018年,在全球權威雜誌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雜誌公佈「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位居全球第三,一級資本為2,240億美元。 [5] 歷史沿革 [ 編輯] 大清銀行時期 [ 編輯]

  5. 中央銀行 (英語: central bank ),簡稱 央行 ,是負責 國家 、 地區 (如 歐盟 ) 貨幣政策 的主體機構,通常也是一個 經濟共同體 內的唯一 貨幣 發行機構。 正常的發行方式為 貸款 、買賣 外匯 ,因此它也是 外匯市場 的參與者之一,另外也會處理 政府 的 債券 。 央行同時對於銀行、其他金融機構也有賦予監督權,確保它們不會莽撞行事或有欺瞞行為。 中央銀行在大多數國家均屬國有,讓政府得以介入貨幣政策。 不過也至少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而所謂「獨立的中央銀行」意義是允許央行在免除政治力(如某國的金融專責部門要求該國央行配合)干擾的規範下運作,央行的最高長官不因政權更替而隨之變更,亦不得參與政治活動。

  6. 2023年銀行危機. 14 種語言. 臺灣正體. 工具. 2023年銀行危機 指從2023年開始,在 美國 、 瑞士 等國的銀行爆發的倒閉事件。 2023年3月,美國 門銀行 、 矽谷銀行 、 簽名銀行 倒閉,引發全球銀行股價急劇下跌,美國的監管機構迅速做出回應,以防止潛在的全球傳染。 2023年3月19日, 瑞士信貸 在 瑞士政府 的斡旋下被競爭對手 瑞 收購。 2023年5月1日, 第一共和銀行 倒閉,被 摩根大通 收購。 瑞士 [ 編輯]

  7. 破產或紓困的公司. 查. 论. 编. 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 (英語: Financial crisis of 2007–2008 ),又稱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 、 次貸危機 、 信用危機 、 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 、 2008年金融崩潰 ,在2008年又出現了 金融海嘯 及 華爾街海嘯 等名稱,是一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