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健康教育講座. 題目. 醫生. 期數. 踢走過敏徵狀 重拾優質生活. 李聲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 & 趙潔儀 (耳鼻喉專科醫生) 2011年12月號. 慢性腎病與高血壓之微妙關係. 何繼良醫生 (腎科專科) & 李富強醫生 (腎科專科)

  2. 撰文:CARY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是甚麼?」 《健康動力》雜誌誠邀註冊中醫師張琛及註冊營養師潘德翹,在「中西合璧、活得出色、食得招積」醫學專題講座中,為大家詳細講解及分析,講座中更教導簡易操,以及贈送健身禮物,讓與會者更懂得養生之道。

  3. 吳漢林醫生出生於香港,生不逢時,適逢戰亂,日寇侵華,香港淪陷。自少孕育強烈的愛國家、愛民族的思想情懷。高中畢業後回國升學,就讀於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是我國最早開辦的醫學院,前身為博濟醫學堂,創辦於 1866 年,國父孫中山先生 1886 年曾在此就讀。

  4. 正因如此,任何人都應盡力保護一身骨子,及早處理任何損傷,方能於古稀之年仍能挺起一身鐵骨傲然而立。. 由骨科專科王嘉暉醫生親自撰寫的《說骨療讀—骨科知識六十講》詳談大眾常見骨科問題。. 全書共分六大章節闡述各類骨科知識,並就相關問題分析其 ...

  5. 風濕病基金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及風濕科專科李家榮醫生 指出這個病典型的病徵就是對稱型的持續性關節炎,包括影響手部或多個關節位。 其他關節以外的病徵包括眼乾及口乾等乾燥綜合症、皮膚潰瘍或其他器官如心臟、肺部、神經線等問題;但除了乾燥綜合症之外,關節以外的併發症在患者中只佔少數。 「有研究指出,約20%患者從單關節開始病發,約40%為寡關節(少於5個關節),可見很多患者病發時並無一般所提及的典型多關節炎。 2010年,歐美的風濕病學會聯同發出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新診斷指引:以受影響的位置、數目、時間長短,再根據驗血中所見的類風濕因子和Anti-CCP抗體、並發炎指標(ESR及C-反應蛋白)等組合一起,作出評估以斷定是否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治療發展及應用.

  6.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李聲濤. 耳鼻喉專科醫生趙潔儀. 治本藥物依時使用. 經常咳嗽或喘鳴等,有可能是氣管接觸致敏原,產生大量白三烯素,令支氣管壁肌肉收縮、發炎、腫脹,導致氣流阻塞。 李醫生指,氣管敏感及哮喘與氣管發炎有關,若能及早醫治氣管敏感,可以避免演變為哮喘。 「治療藥物可分為快速舒張及長期管理藥物,前者在病發時,快速紓緩氣喘及胸口壓迫感,令呼吸回復暢順;後者是控制病情及防止惡化,是『治本』藥物,故患者沒有發病,亦需依循醫生指示服用。 」治本藥物包括白三烯素阻斷劑、類固醇,主要作用是為支氣管消炎及減低氣管敏感。 一項較新的研究 (The MOSAIC study)顯示,在12個月內,服用白三烯素阻斷劑的兒童較以類固醇治療的,生長速度較快。

  7. 2010年05月號. 醫生: 李國銘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 著眼長遠利益 患者社會同受惠. 每個人體內同時存在腫瘤壞死因子 (TNF)和抗腫瘤壞死因子 (anti-TNF)等細胞素,用意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 強直性脊椎炎患者因上述細胞素分泌失衡,骶骼關節出現腫瘤壞死因子過度活躍反應,繼而攻擊身體的骨骼與關節,使其發炎。 炎症持續卻會誘發疼痛、疲倦和食慾下降等病徵,只有把不適的源頭有效抑制,患者才能過得安逸自在。 生物製劑改寫治療歷史.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李國銘指出,基本處理強脊患者發炎問題的方法為口服消炎藥物,理論上炎症減退,痛楚便會消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