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10月3日 · 嬰兒血管瘤依照生長狀況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初期病灶出生或出生不久時產生呈紅紫色斑點大小如同紅疹或被蚊蟲叮咬但也有可能以淡紅色斑塊呈現。 快速生長期:快速生長期為出生後的3至~6個月,在此期間中,血管瘤會迅速變大、變硬,顏色亮紅。 依據個體差異,快速生長期也可能提前至滿月開始,或晚至6個月大後。 緩慢退化期 :經歷約3個月的快速生長期後,嬰兒血管瘤會開始緩慢退化,病灶變平,顏色從亮紅轉為灰紫,並逐漸分散消退。 約3成血管瘤在3歲前消失,5成在5歲前消失,9成在9歲前消失,其患部可能會出現皮膚萎縮、血管擴張或脂肪纖維化(變成膨起的小肉球)等現象。

    • 斜視

      如果家中寶寶有生殖器腫大、眼睛斜視、鬥雞眼等看似怪異的 ...

  3. 2019年5月20日 · 嬰兒血管瘤黃金治療是在出生一個月左右. 嬰兒身上常見的三種紅色血管變異摸起來平平淺紅色的是鮭魚紅斑摸起來平平暗紅色的是葡萄酒色斑出生時不明顯漸漸突起的小草莓樣紅斑則是嬰兒血管瘤葡萄酒色斑是在本集好醫生所討論的案例治療首選是打雷射。 鮭魚紅斑最常見,長在嬰兒後頸、眉心、眼皮上,長大會消失,或者越來越不明顯,不需治療。 至於第二常見的嬰兒血管瘤,有些需要積極治療,有些則讓他自己長大,然後再自己慢慢消失。 哪些血管瘤需要及早治療. 那麼究竟哪些草莓樣血管瘤需要及早治療,而哪些是不需要呢? 以下讓我一一介紹: 一、頭頸部的血管瘤. 嬰兒頭頸部的血管瘤,有許多地方都需要及早治療:頭皮、眼皮、耳輪、鼻尖、臉頰、嘴唇、下巴、以及頸部等。

  4. 2021年12月24日 · 嬰兒血管瘤在快速生長期長的很像一顆鮮紅欲滴的草莓所以又稱為草莓血管瘤是嬰兒期最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屬於血管性胎記的一種嬰兒血管瘤在新生兒的的發生率大約13%,主要是因血管內皮細胞不正常的增生形成。 頭頸部的病灶大約佔了6成,女寶寶發生的機率是男寶寶的3倍。 其中若寶寶早產(<37週)、低出生體重(<1000g的寶寶大約有3成會出現)、高齡產婦、多產婦、子癲前症以及前置胎盤等,也有較高的機率出現。 嬰兒血管瘤病程. 1. 前驅病灶. 嬰兒血管瘤在出生時病灶通常不明顯,或是出現很小的紅紫色斑點。 2. 快速生長期.

  5. 嬰兒血管瘤在快速生長期長的很像一顆鮮紅欲滴的草莓所以又稱為草莓血管瘤是嬰兒期最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屬於血管性胎記的一種嬰兒血管瘤在新生兒的的發生率大約1-3%主要是因血管內皮細胞不正常的增生形成。 頭頸部的病灶大約佔了六成,女寶寶發生的機率是男寶寶的三倍。 哪些狀況會有比較高的風險產生嬰兒血管瘤呢? 主要與早產(<37週)、低出生體重(<1000公克的寶寶大約有三成會出現)、高齡產婦、多產婦、子癲前症以及前置胎盤等。 嬰兒血管瘤病程. 1. 前驅病灶:嬰兒血管瘤在出生時病灶通常不明顯,或是出現很小的紅紫色斑點。 2.

    • 病程分為 2 週期
    • 分布方式有 3 種型態
    • 需要治療的 3 種情況
    • 常見的血管瘤治療方式

    在寶寶剛出生時,嬰兒血管瘤通常不明顯且非常的小,經常只是一個小紅點或凸起物,而余廷彥醫師說明嬰兒血管瘤的病程週期: 1. 快速增生期 寶寶剛出生時,血管瘤較不明顯,但在 1~3 個月大時,會迎來高峰期,會有快速增長的現象,稱為「快速增生期」。本來為一小點的血管瘤,在此時期,直徑與厚度會明顯增加,顏色可能會變得鮮紅、亮紅,一下變得明顯許多,而快速增生期可能會持續 5 或 6 個月,甚至會更久。 2. 消退期 經過急遽增大的時期後,會進入到消退期,一般在 5~12 個月大開始,原先血管瘤增大後,會停止生長,之後會逐漸的縮小與消退。余廷彥醫師表示,消退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不過到 4~5 歲時,九成的血管瘤已經消退不見。

    余廷彥醫師表示,嬰兒血管瘤長在頭臉部的比例最高,其他的軀幹四肢等也都有可能出現。另外,血管瘤的分布型態又可分成,局部型、分節型或多發型: 型態 1. 局部型 大部分的血管瘤為局部型生長,也就是一個單一的病灶。 型態 2. 分節型 所謂的帶狀分布,比如:在身體的某個結構上,出現一整片帶狀的血管瘤,這種血管瘤可能伴隨其他異常或疾病。 型態 3. 多發型 少部分的機率會發生,意指多顆的血管瘤,分布於全身各處不同部位。 依據 3 種血管瘤的分布型態,其中,又以分節型的血管瘤需特別注意,較經常伴隨某些特殊疾病。余廷彥醫師說明,最有名的疾病稱為:PHACE syndrome(PHACE 症候群),指有頭臉部帶狀血管瘤的人,同時合併其他的先天異常,如:可能合併後顱窩異常、動脈構造異常或心臟構造異常,或眼睛...

    若血管瘤為小型、局部、非位於五官,或不影響呼吸道等狀況,則不需進行治療,待血管瘤自然消退即可,不過,若發生以下 3 種情況,就需進行治療: 情況 1. 影響外觀 若血管瘤長在顏面部位,如:眼、鼻、耳朵或乳房附近,可能會影響到外觀,就須進行治療。 情況 2. 鄰近重要器官 某些血管瘤鄰近重要部位,可能會壓迫到眼睛,對視力造成影響,或位於支氣管附近等重要器官就須治療,以免發生更危險的情況。 情況 3. 產生併發症 帶狀分布的血管瘤,較經常合併其他特殊疾病,或血管瘤很可能會破裂,產生潰瘍、甚至流血等問題,余廷彥醫師表示,產生潰瘍很容易留下疤痕,若發生此狀況,需就醫治療。另外,血管瘤若大於 5 公分,也容易造成破裂、潰瘍出血、留疤的風險。 他指出,「雖然某些血管瘤長在四肢,對於外觀影響不大,但如果長...

    嬰兒血管瘤最常用的第一線治療,則是:Beta Blockers(乙型阻斷劑),可分成兩種給藥途徑:局部塗抹及口服治療。余廷彥醫師說明,除了上述的兩種治療,還有許多的治療方式,如:使用類固醇治療、開刀手術、美容雷射等。 然而,需特別留意,乙型阻斷劑的治療,含有 Propranolol 的藥物,平常使用在大人身上用於治療高血壓或某些心臟疾病,因此,寶寶服用需注意其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為低血糖、低血壓、心跳減慢,嚴重者會出現支氣管痙攣等。 雖然副作用的比例並不高,但仍需注意其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在醫師的指示下好好地服用藥物。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圖/蘇鈺婷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原文出自「上天的禮物嬰兒血管瘤!認識病程 2 週期&治療 3 情況」。

  6. 嬰兒血管瘤是嬰兒期最常見的軟組織腫瘤是良性腫瘤約發生於2%的嬰兒同時也是最常見的血管性胎記通常於出生或出生後的幾週內產生經驗過一段生長期後數年內的時間慢慢退化消失嬰兒血管瘤好發於女嬰發生率約為男嬰的二至五倍對於嚴重型的嬰兒血管瘤女嬰的比例會更高。 嬰兒血管瘤大多是偶發型,與遺傳的關係很小。 另外,早產、母親生育年齡較高、多次懷孕也是發生此血管瘤的相關因素。 嬰兒血管瘤在切片下有其病理特色,然而大部分都可以臨床診斷,因此只有診斷不明確,或是懷疑是惡性血管瘤時,才會去做切片確診。 嬰兒血管瘤好發於頭頸部,約佔50%,其他身體部位也都可能。 約六成的嬰兒血管瘤是表淺型,外觀通常看起來是一亮紅色斑塊,斑塊上會有似草莓表面的小隆起,因此以往嬰兒血管瘤又被稱為草莓樣血管瘤。

  7. 2021年5月14日 · 嬰兒血管瘤一般在出生時或生後6個月內出現它的增殖速度有時間特點在出生後3個月內為早期增殖期迅速增殖形成草莓樣斑塊或腫瘤可達到最終面積的80%。 6-9個月是晚期增殖期,這時候增殖變慢,少數持續增殖到1歲之後。 之後是穩定期,瘤體一般不再增大,持續幾個月到半年。 最後消退,顏色變暗,中心發白,瘤體充盈度降低,逐漸萎縮、顯小。 圖片來自參考文獻 [7] 上圖A是3月齡時,增殖期表現;B是孩子7月齡時表現;C是孩子11月齡時表現,開始消散;D是孩子2歲時表現,鐳射治療後的表現。 二血管瘤需要治療嗎? 大多數血管瘤不治療的情況下大約在3-7年內會自然消退,但有55-70%會好轉後會遺留局部毛細血管擴張、殘留脂肪組織、皮膚鬆弛的併發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