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5月15日 · 齊景公 (a)_____人飼養他的愛馬,馬 (b)_____病死了。. 景公大怒,命令侍從拿刀肢解養馬的人。. 此時晏子在景公跟前侍候,景公身邊的侍從拿着刀向養馬的人走去。. 晏子阻止他們,並問景公:「 (c)_____請問聖上一句,古代堯舜肢解人,從誰的身軀開始?. 」景公 ...

  2. 2020年12月4日 · 【明報專訊】「真理使爾得以自由」,為公會林護紀念中學的校訓,由首任校董會主席、公會港澳教區前主教白約翰所揀選。主修物理的第五任校長鄭航勇,以星星作比喻: 「校訓是辦學團體對學校長遠發展的期許,意義像北極星

  3. 2015年11月6日 · 小故事. 秦國丞相趙高想篡權,又怕群臣不服,便設計試探他們,看看哪些人聽從自己,哪些跟自己作對。 他帶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卻說這是一匹馬。 秦二世笑着說:「你弄錯了,把鹿說成馬」,並問左右朝臣。 有的沉默不敢發聲,有的為了奉承趙高,附和說那是馬,但也有正直的人說真話,指出那是一隻鹿。 趙高暗中記下了那些說是鹿的人,並找機會假借法律來陷害他們,把他們一一剷除。 這次以後,所有大臣都十分懼怕趙高了。 後人用「指鹿為馬」比喻顛倒是非,歪曲事實。 但要注意,「指鹿為馬」只能用於故意顛倒是非的情况,如果對方是不小心誤認的話,則不可以用「指鹿為馬」了! 例句. 別相信他的說話! 他歪理充斥,指鹿為馬,企圖把責任推卸予其他人。 想一想. 面對有人指鹿為馬時,你會堅持說出真話嗎? 為什麼? 小遊戲.

  4. 2024年1月30日 · 【內容分析】 (1)中心論點:模仿者的動機 (為何)和方式 (如何)是事物能否展現個性的關鍵。 這句話的含義是:模仿與個性的展現息息相關。 作者同時指出模仿「非盡都乏善可陳」,藉此烘托出反對論題的立場。 又用「創作者為何及如何模仿」,預先提揭了論據的兩臂,這是引論的亮點。 點評: 作者並未直接表達出反對論題的立場。 這種曖昧的點題方式,頗有曲徑通幽之妙,但跟一般議論文立場鮮明的寫法頗有不同。 (2)論據一. 人們所模仿的行為、技藝,固是前人所作可依可從之事物,但其為繁露抑或濁水,乃因其本性使然,非關模仿。 同理,模仿能否展現個性實跟模仿者的動機息息相關,而模仿者本身選取什麼來模仿,正是彰顯其個性所在的關鍵。

  5. 2020年12月15日 · 【1】禮. 先學〈論仁〉第3則. 論仁與禮關係,是儒家最關鍵觀念: (圖b)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孔子反問:父母死後不到三年,就大魚大肉,穿得花枝招展,安樂嗎? 宰我答道:安樂。 孔子接着提出了儒家最重要的仁與禮關係的觀念: 子女出生後,父母衣不解帶、偎乾就濕地照顧,至少三年,子女才能完全離開父母懷抱。

  6. 2017年3月3日 · 藺相如以死相逼秦王擊缶瓦秦國侍衛想上前阻止被藺相如的眼神和氣勢所嚇不敢輕舉妄動突顯藺相如的勇氣和威武形象。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瓦。 由於被迫擊缶瓦,秦王相當不悅,其中「為一擊缶瓦」一句,當中的「一」字更是突顯秦王的勉強和無奈。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廉頗知悉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的高尚愛國情操後,即時感到悔疚,其中「肉袒負荊」一句,更見廉頗勇於認錯及其內疚之情。 4. 肖像描寫. 通過人物的外貌、表情,突顯人物的心情。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 秦王傲慢地招待藺相如,於是藺相如使計取回和氏璧,「怒發上衝冠」刻劃了藺相如的憤怒。 5. 語言描寫. 借人物說話,表現口才、本領及其個性。

  7. 2019年3月29日 · 詩意日常:〈也斯中午在鰂魚涌工作〉. 【明報專訊】曾經在鰂魚涌工作3個月,那是一份非常壓抑的工作,於是常常像也斯一樣,趁着午飯時間,在附近街道走走,難忘幾年前工作時的鰂魚涌,風景竟然跟也斯在1974年寫的〈中午在鰂魚涌〉幾乎一樣。. 詩的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