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7日 · 【明報專訊】無 於2001年播映的神劇《尋秦記》20年後搬上大銀幕,電影版《尋秦記》終於登場,首條宣傳片正式曝光,原班人馬拍攝包括古天樂、林 、宣萱、郭羨妮外,連配角的歐瑞偉、黃文標、廖啟智及鄧一君的...

  2. 2022年3月18日 · 豈成知己?故伯牙、子期間必是推心置腹,縱然伯牙想於琴音之間隱藏什麼,子期亦必能聽出之。此三者為知己相處之態度,慎之。(第5段)或曰:「知己既然難求,或許於當代間遍不獲,那應如何去尋求知音呢?」唐君毅曾言:「尚友千載,神交古人」。

  3. 2022年11月29日 · 鳶飛魚躍,各適其性. 《詩經》有詩句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意思是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 這是比喻萬物按其本性而動,各適其性。. 我們不會勉強魚於天上飛,不會妄議鷹何不在水中游,便是此理。. 〈吾廬〉作者魏禧所說也是同理,他說 ...

  4. 2021年5月4日 · 【1】因果關係. 蘇洵先提出亡六國的真正原因,乃六國割讓土地給秦國,而非關軍事力量比秦國弱。 其中分兩種情况,韓、魏、楚是亡於直接割讓土地,齊、燕、趙則因唇亡齒寒,間接亡於韓、魏、楚割讓土地。 蘇洵分別闡述兩種滅亡情况的因果細節。 割讓土地的後果,不但強弱己,更養大秦國慾望。 蘇洵直接抄引《戰國策》說話為類比,指出兩後果之間的惡性循環,以至割讓土地的韓魏楚三國必然滅亡的唯一終局,同時論證了亡三國非全因軍事力量。 至於間接情况的齊燕趙,則各有國情: (1)齊國被秦國收買,起初,秦國滅韓時,齊國沉默了,當秦國滅趙魏楚燕的時候,齊國沉默了,最後當國來滅齊時,再也沒有諸侯可以為齊抗了。

  5. 2023年1月17日 · 「完璧歸趙」發生於公元前283年,是秦昭王在位第二十四年,當時秦國的主要力量正對付楚國,雖然對毗連的趙國虎視眈眈,卻只能蠶食欺壓。 秦昭王向趙國提出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的建議,其實只是存心欺騙,充見他奸詐狡猾。 原文講述楚國人和氏把珍貴的璧玉奉獻給楚厲王,但楚厲王認為那只是普通的石頭,憤而懲罰和氏,下令斬其左腳。 後來楚武王繼位,和氏又前往奉獻璧玉,可是楚武王派工匠檢驗後也認為那只是石頭,斬其右腳以示懲戒。 楚武王逝世,文王繼位,和氏抱玉於楚山下痛哭,哭至淚盡流血。 文王知悉後派人去查問為何他哭得如此悲哀,和氏回答他並非因被斬腳而哭,而是因為珍貴的璞玉被當作石頭,忠貞誠實的人被當成騙子。 於是文王再派工匠雕琢一下,果然從璞玉中得到珍貴的寶玉,取名為「和氏之璧」。

  6. 2017年4月7日 · 文言範文:〈六國論〉修辭分析 善用多種修辭增文氣. [2017.04.07]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一、善用比喻. 作者在論證「賂秦而力虧」部分,以「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比喻各國先祖努力經營,才爭得尺寸土地,其艱辛和困苦,躍然於紙上。. 可是 ...

  7. 反問句. 還須特別注意,文言文喜用反問句,以疑問句形式表達陳述語氣。 反問句可以跟一般疑問句無別,如以下第一句,「乎」是句末疑問語氣詞,「哉」是感嘆詞,兩者連用有敦促勸勉之意。 有時如第二句,運用了專屬的反問疑問詞,像「豈」、「獨」、「庸」等。 (圖c) 請准句. 這種文言句子的功能很獨特。 「請」字在文言和白話都是禮貌詞,不過白話的「請」是要求,指「請對方做某事」 (如:請你給我開門);文言的「請」卻一般是請准,指「請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文言請准句的行事人是說話人,相反,白話要求句的行事人是受話人。 (圖d) 第二句是趙王複述王的說話,從趙王角度,必定是請准句,即王說:請求你 (趙王)允許我 (王)用城池交換和氏璧,變成間接敘述,便是「王呢,他請我讓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