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有關作者是誰司馬遷認為乃屈原所作並載入史記屈原列傳中王逸認為屈原作朱熹從其說雖然有些學者認為漁父一文可能非出自屈原之手而是楚人悼念屈原之作但無論作者為誰本文是了解屈原思想與行為的重要資料4.通篇以屈原和漁父的問答對話成文。 文章透過問答、對比的方式,慨嘆世俗的黑暗、混濁,抒發自己誓不同流合汙的高潔情懷。 5.屈原作品向來以強烈的情感獨白撼動人心,本文看似以理性的問答進行對話,實則寓抒情於議論之中,展現屈原作品的另一種面貌。 透過屈原與漁父的對答,顯現出屈原廉潔忠貞、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節操。 本文所塑造的漁父形象,代表隨世俗進退轉移的處世態度,與屈原堅持理念的處世態度,正好形成強烈的對照。

  2. 智慧不足難以伴君智慧不足更難以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司馬遷一生交給了正義他更將他的留存在史記中在史記這本書中我感受到敢言也是一種崇高的勇氣更是一件不容易的這讓我對這位遠古的英雄更加的崇拜

  3. 2020年6月25日 · 屈原(約前343年-約前278年6月6日),羋姓,氏,名平,字原,楚國人(今湖北秭歸),自稱是古帝高陽氏的後裔,其先祖瑕受楚武王封於地,因以為氏。 官拜左徒,為楚王近臣。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任三閭大夫,常與楚懷王商議國事,主張楚國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多次反對楚懷王與秦國交好的舉動。 秦昭王在武關扣留楚懷王之後,繼續輔佐楚頃襄王。 楚頃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頃襄王謀劃再與秦國講和。

  4. 而作者認為司馬遷之所以這樣分的原因是來自於他平等的士道觀但是和傳統儒家的思想有所衝突也因這樣而招致許多後代封建文人的批評在文中所舉的篇章劉知幾史通》、范曄後漢書皆以正名的觀念來對司馬遷所分的篇章提出疑慮為此作者提出司馬遷是以人物的實際功績和勢力來區分的但是筆者認為這並不能包含所有篇章的涵義也沒有完完全全的貼近其本意自序裡說道:「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於茲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二十八宿環北辰三十輻共一轂運行無窮輔弼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 扶義倜儻,不令以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 」,這即為司馬遷在分屬類別時的依據。

  5. 楊照的史記的讀法則是從太史公自序報任安書解讀起該書除介紹本紀世家列傳各體例外亦各自選擇部分代表性的篇章來學習司馬遷所謂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要怎麼讀史記》?楊照在結語說

  6. 打從史記遊俠列傳」、「刺客列傳開始司馬遷就對俠文筆下不自覺流露同情司馬遷本人是個擁有真性情浪漫惜才的人他因為愛惜李廣孫子李陵的少年英才力保他帶兵北伐匈奴沒想到因政治內部鬥爭李陵失去後援兵敗被俘後又謠傳李陵降匈奴 ...

  7. 再者史記˙游俠列傳>,司馬遷對一個人物的描述總讓我很快的進入狀況很快的在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個很鮮明的人物形象有關他的個性他的喜好他所做的事情...等等所以我覺得司馬遷的人物描述比較主觀是一種用正面看一個人的角度班固就不一樣了,<漢書˙游俠傳比較偏向敘述性質他會用很多的事件串起來讓你用側面的角度來認識一個角色感覺比較客觀。 這兩種寫法我都可以接受。 讀<史記˙游俠列傳>的時候,司馬遷像是一個熱情的說書者,很繪聲繪影的傳達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非常地引人入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