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0日 · 若謂老幼是一相續,其手足等是一身,故與自他不相同者。 對方補救說:老年與幼年是具有相續性的,手和腳等是同一個身體所,因此不同於自、他的他性相比擬。 意思是說,上述二法是一 相續 或一 身 所攝的特殊他性。 下文以 相續 和 身 無獨立自性來

  2. 2020年4月15日 · 因為皈依正法,所以將教證正法認定為所要現證的內容;而與此相符的修行,即是聽聞與修行正法此兩者的緣故。. 【法隨法行者,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 由歸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子四 法隨法 ...

  3. 2021年1月21日 · 依於在家和出家兩分的菩薩淨戒,又可從自性的角度略分為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種,原因是:以這三戒能無餘含攝菩薩所護的一切戒律。 以下宣說三戒的數量和次第決定。 (一)數量決定. 所有菩薩的所作只有兩種,即成熟自相續和成熟他相續,在第一所作“成熟自相續”中,決定只有“遠離惡行”(律儀戒)和“攝集妙行”(攝善法戒)這兩種事,這就是律儀戒和攝善法戒。 在第二所作“成熟他相續”中,必須要有饒益有情戒,因此三戒數量決定。 (二)次第決定. 《雲海釋》說:“共諸聲聞能斷(防非義)淨戒,為後二因。 不共戒中,若自未度而欲度他,不應正理,經說自未寂靜不能靜他,故未先修攝善法戒不能利他,故次第決定。 共聲聞的能斷淨戒——律儀戒,是後二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的要因,因此最先宣說。

  4. 2020年5月29日 · 廣論消文144 143頁末行-145頁1行.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愛樂苦,於現或不現,莫作諸惡業。. 設已作惡業,或當作亦然,汝雖急起逃,然不能脫苦。. 任其居何處,無業不能至,非空非海內,亦非入山中。. 《集法句經》中說:「假如你害怕苦 ...

  5. 2021年3月2日 · 為何說智慧能佈施等更加稀有呢? 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 因為通過智慧抉擇的作用,能讓佈施等五法成為清淨的緣故,猶如第六意識能對眼等五根的所緣境分別功德和過失,從而如理取捨。

  6. 2020年12月2日 · 二、建立誓願的內容. “未度有情令度脫等”:所建立的誓願極其廣大,即:一切聲聞、緣覺未度越所知障者,都讓他們度越;一切梵天等未解脫生死者,都讓他們解脫;一切惡趣眾生未獲安慰者,都讓他們得到安慰;一切有情未入無住涅槃者,都讓他們獲得無住涅槃。 三、捨棄願心的因緣. (一)“次見有情數類繁多、行為暴惡”:

  7. 2021年1月8日 · 今初。 謂由施此物,能令現前離惡趣因、引生樂受,究竟利益,能令斷惡或立善處,又於現前雖無安樂,然於究竟能生義利,是則菩薩當施於他。 若由施此,現生逼惱後亦無義,或雖現樂於後有害,不應施他。 內外所施之物對眾生所起的作用,可歸納為四種:① 作樂作利; ② 不作樂作利; ③ 不作樂不作利; ④ 作樂不作利。 (“樂”,指暫時引生樂受;“利”,指究竟能讓有情斷惡或安立於善趣。 1.若究竟能對有情產生利益,則不論暫時能否引生安樂,都應當佈施; 2.若究竟不能對有情產生利益,則不論暫時能否引生安樂,都不應佈施。 論中說: 1.如果由佈施此物能讓對方暫時遠離惡趣之因、引生樂受,究竟也有利益,即能令他斷惡或將他安立於善處, 2.或者暫時雖然不能引生安樂,但究竟能產生利益,這二種情況下,菩薩都應當對他佈施。

  1. 相關搜尋

    限聚令康文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