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caritas.org.hk香港明愛

    關於明愛. 香港明愛 (明愛) 於1953年7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 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 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 自建立服務雛型以來,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 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 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 了解更多. 個案分享. Caritas - HK. 籌款活動.

  2. 相關網站. 一直以來,明愛社會工作服務部致力開創試驗性的服務計劃,以面對不斷湧現的社會問題及轉變的服務需要。 回顧過去,明愛社會工作服務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目的是因應當時的社會需要,為社區提供適切的服務。 五十年代 明愛主要為湧入香港的新移民提供救濟服務。 六十年代 明愛引進社會工作專業,在不同地區設立多元化服務中心,並在漁民村及新市鎮提供社區發展服務及家庭服務。 七十年代 明愛開始建立了各類型社會工作服務,協助有需要的家庭、青少年、長者及智障人士,提升他們的能力,介入的模式包括治標及治本兩方面,此外亦在舊屋邨推行試驗性的服務計劃及成立難民服務。

  3. 成就. 每年,青少年及社區服務有超過 37,000 人加入成為會員;各中心共設立 800 多個兒童、青少年、 家長及社區小組,策劃不同的活動讓 1,450,000 人次受惠;並提供輔導服務予 6,300 名青少年,培育他們的情緒及身心的成長;此外亦組織兒童課餘託管服務,照顧 400 名兒童,另動員超過 6,500 名義工積極推行社區關懷及關心社會之計劃。 明愛又為弱勢群提供切合需要的服務計劃。 包括: 預防青少年濫用毒品及的士高外展計劃. 為基層學童及家庭提供二手電腦及免費維修服務. 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計劃. 上網辨識高危青少年為他們提供支援服務. 為弱勢群及低收入家庭設立共同購買計劃及工作技能培訓. 為殘疾人士及精神病復者提供綜合服務計劃及互助網絡.

  4. 為公眾人士提供非牟利服務. 培育營友於身體、心智及社交方面上的發展. 成就. 所有受資助的營地均達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指定的使用率標準. 為滿足使用者的需要,明愛賽馬會明暉營和明愛賽馬會小塘營已先後完成重建和更新工程. 各營地均為民政事務總署所核准的持牌度假營. 所舉辦的 5 日 4 夜小學戶外教育營,得到近年最多學校參加的紀錄. 為推廣環保教育,裝置再生能源設備,供日常運作及活動用途. 簡介. 收費一覽表. 訂營需知及守則. 戶外教育營 (申請及程序簡介)

  5. 香港明愛 (明愛) 於1953年7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 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 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 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 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 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社區發展與賓館及餐飲服務等。 明愛在6,500名全職同工以及逾萬名義工的長期支援下,透過約270個服務單位,在本港約150個地點為巿民提供不同的服務。 明愛每年的經常開支預算超過20億港元。 雖然不少服務均獲得政府的資助,明愛仍需要向參與計劃或使用服務的人士收取費用,補貼不足的經費。

  6. 宗旨. 為弱能稚齡兒童、智障成人及精神病康復人士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康復訓練、庇護工作、住宿照顧、就業輔導、社交及康樂活動等,旨在發展其潛能及協助其身心發展,使能儘量達至獨立,並全面參與社區生活。 為弱能人士之家長、照顧者及親屬提供輔導及支援性服務,以增強彼此間的關懷和支持,俾能充份發揮個人職份及鞏固家庭功能。 積極推行社區教育,提高社會人士對弱能人士的瞭解及接納,建立傷健共融的社區。 成就. 現時,不少弱能人士及其家人均過著獨立的生活,且得到別人的尊重。 當中不少人更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為明愛及其他社會服務機構擔任義工,貢獻社會。 成立了「明愛藝坊」、「明愛閒情雅敘」餐飲服務及「明愛天糧」烘焙業技能訓練計劃,為弱能人士提供多元化職前技能訓練及實習試工計劃,為未來公開就業作好準備。

  7. 明愛英文名稱 “ Caritas ”意思是「基督之愛」。 為了見證基督的愛,明愛堅持紮根於社會基層、並為最需要援助的貧困人士服務。 非以操控、非以教訓、非以判斷,乃以服務彰顯寬容仁愛,並以恩慈關愛團結社會。 明愛更希望透過各項服務,最終能協助受眾發展自我,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種困難及挑戰。 明愛認識到與時並進、緩急有致的重要性。 我們相信,作為一個教會機構,明愛是傳播愛心的一道橋樑、一件器具、一個中介、一股動力。 服務不應只達到物質效果,而是要鼓舞人心、回饋社會;服務本身更是一個推廣普世信仰價值的機會。 在明愛的理念裏,受助人並非依存者,而是需要機會實現自我的弟兄姐妹。 不論受助者的種族、性別、信仰或理念,明愛也希望藉著各項服務,全面照顧他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