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57 張理泉 趙效宣 朱振北 傅承周 徐子貞 黃開華 劉玉奇 李克林 李明光 李杜 劉之仁 羅東升 佘文山 許濤 王俊儒 王茂富 顏錫恭. 1958 陳少嫻 張乘風 趙 潛 賈麗妮 焦作民 全中樞 傅光興 胡應湖 李 雲 李家淑 尚重濂 戴文伯 丁 智 王兆麟 黃建業 黃修 吳庫田 嚴 ...

  2. 2021年3月14日 · 又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為令安住不放逸行,無倒諫誨。. 對於在家或出家多行放逸之人,為了讓他安住不放逸行,而無顛倒地直言規勸與教誨。. 又疑惑者,為斷疑故,為說正法論議抉擇。. 對於有疑惑的人,為了斷除他的疑惑,而為其宣說正法論議和如何簡擇 ...

  3. 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 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 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 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 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迴,走上涅槃之道。 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 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 智慧覺悟,見惑斷除。

  4. 2020年5月29日 · 如果諸大菩薩的修行能做到四種方便,就能遮止一切罪障,並防止它繼續增長。. 哪四種方便呢?. 1.就是破壞現行(能破壞現行力)、. 2.對治現行(能對治現行力)、. 3.遮止罪惡(防護力)、4.以及依止力。. 透過這四力懺悔,連已作又增長的順定受業,都能夠被懺除 ...

  5. 正法傳承永續(1) 有人一聽到「性理」(佛家講般若)一詞,便兀自以為這個「性理般若」空泛不著邊際,或是認為太高深了,不如實際一些;先做才講!或是說:應該把性理般若講淺一點讓大家更明白些,如是等等說法,似是而非,其實都是對「性理般若」生起畏怯之心的

  6. 2020年3月7日 · 由皈依而獲廣大福,這就是我們的資糧,當我們修戒定時,就會很容易趨入,也容易獲得定以上的成就。 (4) 獲大清淨。皈依三寶之後,努力修習三學,由定學、學以上的成就,而獲得解脫,得到大清淨。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

  7. 2023年3月13日 · 從下、中、上三士漸次走上去,這個圓滿的、如理如量、次第無誤的教授,就是這個菩提道次第。.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宗大師造本論的緣起 日常老和尚 淺釋. 【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龍猛無著二師道軌,能往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士所修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