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廖鴻基 (Liao Hung-Chi),1957年生,台灣 花蓮市 人, 花蓮高中 畢業。 曾經做過水泥公司採購員,也曾經到 印尼 養蝦。 1992年,不顧親友的異樣眼光,成為職業討海人,並且開始寫作。 1996年,提出「花蓮海域鯨豚調查計畫」,受「洄瀾有線電視台」、「自由時報」資助,以及向「晨星出版社」預支版稅,自行籌募計畫經費,組成「台灣尋鯨小組」,以「漁津六號」鏢漁船為工作船,自6月25日至9月5日在台灣東部海域從事鯨類海上調查,調查計畫為期兩個月又十一天,合計三十個工作航次,共記錄了八種鯨豚。 小組裡其他成員包括漁民、影像工作者和文字工作者。 1997年冬,為成立海洋文教基金會,四處奔走籌募基金。

  2. 2022年3月26日 · 取材自海上記事廖鴻基揉合個人經驗打造故事裡的邊角漁港和形象鮮明的主角群。 「其實沒有海湧伯這個人。 」廖鴻基過往散文作品與最後的海上獵人中皆見海湧伯但事實上他並非現實生活裡的單一角色而是廖鴻基曾共事過的多位老船長的集合體。 「他們等同我的師傅,一輩子豐富的經驗,讓他們擁有海洋生活的智慧,也有所堅持。 」當廖鴻基初次踏向海洋,是這些如「海湧伯」的老船長們帶他熟悉一切,「是他們教我如何站得穩、如何擁有海上生活的基本能力。 出海捕魚,畢竟不若陸地安全穩定,常面對各種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我非常敬佩這些老師傅的沉著態度,」在海上,不免數次遇見生死一瞬間的關鍵時刻,但這些「海湧伯」總沉著篤定,安全返港,「他們告訴我:『害怕或驚慌就回不來了。

  3. 廖鸿基 (1957年11月11日 — ), 台湾 文学作家。 曾从事渔捞,执行鲸豚海上生态调查,规划及推行赏鲸活动,筹创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 任创会董事长,随远洋鱿钓船远航,执行绕岛计画,随货柜船航行欧洲航线,执行黑潮101漂流计画。 美国休士顿台湾文物学会 (THSH)讲座, 香港浸会大学 “国际作家工作坊”访校作家,海洋生物博物馆驻馆作家, 国立东华大学 驻校作家, 静宜大学 访校作家、“夏日作家书房”展示及讲座, 海洋大学 驻校作家,新加坡文学论坛“ 文学四月天 ”主讲作家, 国立东华大学 兼任授课教师,美东南区中华学人协会第四十届年会暨21世纪智慧城市—科技与城市创新国际论坛及亚特兰大华侨文教中心讲座 [1] 。

  4. 2020年1月30日 · 2020/01/30, 環境. 海洋作家廖鴻基不求人生風平浪靜但求容納一切. 50+(Fifty Plus)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2017年成立,是台灣最大熟齡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 50歲後,該如何過好往後至少30年的人生? 作為「會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不期望兒女會照顧的第一代」。 要有理想的老後,要靠自己有意識的規劃! 50+(Fifty Plus)提供生活全面向的討論,包括理財、居家、健康、旅遊、時尚、心靈、人物與照顧安老方案。 我們希望成為新一代50+族群有意思、有料的老朋友,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想記錄下在海上的所見所聞,也想做些什麼證明自己的選擇。

  5. 2019年12月20日 · 年輕時廖鴻基曾是國營事業的小職員也管過印尼的釣蝦場還曾擔任議員助理但總覺得這些都不是真正能讓自己安身的地方特別在政治圈時人際關係角力和複雜的利害場很快讓廖鴻基感到厭倦每當心煩的時候廖鴻基會一個人在海邊走一晚一整天甚至更久那些鬱悶的情緒會在海浪的拍打聲中慢慢舒緩。 為了逃開陸地上的紛擾,他申請了漁民證,時不時跟著漁船出海。 「遇到不想去的應酬,我就可以藉口說明天要出海得早點休息,而且海上沒有訊號,誰也連絡不到。 35歲時,他認真考慮做一個在海上生活的討海人,總是溫柔接納他所有不愉快的大海,似乎成為他唯一的去處。 「回想起來,是這段流浪和探索的過程,形塑了現在的我,如果少了任何一段,或許就不會把我帶到這裡。 不需要語言,海得用身體理解.

  6. 2022年3月10日 · 取材自海上記事廖鴻基揉合個人經驗打造故事裡的邊角漁港和形象鮮明的主角群。 「其實沒有海湧伯這個人。 」廖鴻基過往散文作品與最後的海上獵人中皆見海湧伯但事實上他並非現實生活裡的單一角色而是廖鴻基曾共事過的多位老船長的集合體。 「他們等同我的師傅一輩子豐富的經驗讓他們擁有海洋生活的智慧也有所堅持。 」當廖鴻基初次踏向海洋,是這些如「海湧伯」的老船長們帶他熟悉一切,「是他們教我如何站得穩、如何擁有海上生活的基本能力。 出海捕魚,畢竟不若陸地安全穩定,常面對各種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我非常敬佩這些老師傅的沉著態度,」在海上,不免數次遇見生死一瞬間的關鍵時刻,但這些「海湧伯」總沉著篤定,安全返港,「他們告訴我:『害怕或驚慌就回不來了。

  7. 2019年12月21日 · 廖鴻基在廣義上也是個討海人但當他講述漁船上的生活時看起來一點也沒有剛剛提到的討海氣質他倒是像個文人。 我一臉疑惑地看著他,他大概知道我在想什麼。 廖鴻基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真正有實力捕魚的討海人,看起來都很斯文,不愛講話,很安靜、很低調。 那種有討海人既定形象,愛講話、講話又很大聲的人,常常都捕不到魚。 」廖鴻基露出那種很得體式的公務員笑容,這麼說著。 許多人會把大海想像成猛獸,但在廖鴻基心裡,討海人、鯨豚或是浪和暴風,都像是一種安寧永恆的真相。 感覺生命受困 30歲拋棄安穩前往印尼. 不過他長得真的很像公務員,臉上微笑沒什麼銳利的線條,語氣聽起來也很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