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4月1日 · 至於廣州街、西園路的發展,則與龍山寺的興建有關。 目前西園路上仍有為數不少的佛具店、繡莊,而廣州街上的艋舺隘門、淡北育嬰堂碑、黃氏宗祠等都是著名景點。 西園路過了桂林路口,就是昔日郊商、商舖集中的「舊街」,歷史僅次於蕃薯市街。 這裡也曾是清朝義倉的舊址〈今萬華分局〉,現在以中藥、糊紙、佛具等傳統行業為主,雖然經過改建,仍可看出門面窄、屋身長的典型店舖住宅特色。 延伸閱讀: 紅色塑膠套再見! 台灣平安符向日本御守看齊,實用又有特色. 跟著莫那魯道闖山林,一窺南庄神仙谷的美景.

  2. 你認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感覺得到、說的出來,但你能用一張圖就說得透徹嗎? 一位華裔插畫家 劉揚(Yang Liu ),對於東西方文化比較,則是擁有相當犀利的眼光跟觀察,這樣的能力也與她的生活經驗有所相關。 在 1990 年代,正值 13 歲的青春期、對外面世界都充滿好奇與想像的她,舉家從中國北京搬家至德國柏林。 她在德國生活了 13 年後,她開始了她的繪畫計畫,紀錄她在北京、德國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大都市裡的生活經驗與感受。 她總共繪畫出 47 張簡單的藍、紅底畫報,從工作的組織階級到餐廳禮儀,劉揚用非批判性的趣味來捕捉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這有趣的文化觀察,也在 2007 年被德國知名出版社 Taschen 收納成冊、出版,並命名為「東西相遇」( East Meets West )。

  3. 2017年9月26日 · XD. (責任編輯:林芮緹) 「一針一線像修行」,在故宮負責修復織品的修復師蔡旭清說:「織品修復的重複動作也許很單調,但過程卻很有趣」,因為修復「龍藏經」有了意外發現,見證歷史更甚修復。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助理研究員蔡旭清,在大學念西畫組時,創作遇到瓶頸,好在有個「好老爸」,資助她到歐洲流浪。 行經米蘭恩寵聖母修道院,大熱天的,只見兩個女生穿著長袖長褲,還戴上防毒面罩,全副武裝在修復達文西名作「最後的晚餐」。 修復觀念好比時尚,每10年就換一個論點,達文西最早使用油彩與蛋彩的混合顏料畫,顏料塗的很薄,導致「最後的晚餐」在50年後就因濕氣而開始嚴重剝落,修道院費盡心力修補多次。 那天蔡旭清看到的兩位修復師,正在洗去過去修復繪上過多的油彩,要把壁畫回復到它應有的色度。

  4. 2020年3月25日 · 1. 蘿蔔糕: 蘿蔔糕一塊就是一份澱粉的量 ,蘿蔔糕台灣人很少會吃清蒸的,大部分都是油煎。 所以如果你是用油煎的蘿蔔糕,這樣一份兩片油脂就要再加上兩份90大卡,整道料理都是油加澱粉。 2. 飯糰: 地雷第一名,外面包的是糯米, 糯米的升糖指數很高,而且不易消化 ;裡面包的肉鬆、油條都是地雷食物呀! 3. 油條: 油條作法為麵團丟入油鍋當中油炸,就是炸麵包的概念, 高熱量又沒有營養價值 。

  5. 2016年9月14日 · 從最初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到後來的剝皮寮,你了解萬華的老街故事嗎? (責任編輯:黃靖軒) (圖片說明/剝皮寮歷史街區,同時也是電影《艋舺》的片場) 文 / 黎育如 圖 / 黎育如.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諺語深深烙印在台灣人的腦海中,清領時期的繁榮風華在北、中、南三個地區蓬勃發展,而位在台北的艋舺沿著悠悠的河岸坐擁豐富物產,貿易往來興盛的港口帶動了台北城的時代巨輪。 「這就是台北的根、台北的家」,長期耕耘在萬華的社區規畫師陳德君認為,這個「家」,對她來說穿越時光屹立不搖的存在著,至今仍能找尋的到當年燦爛風華的時代脈絡。 萬華位於台北的西區,擁有與台北東區迥然不同的地景面貌。

  6. 2021年2月5日 · 店內的肉桂捲肉桂蘋果派奶茶是肉桂控們的心動商品甜而不膩的味道配上肉桂的香氣彷彿給自己來場嗅覺和味覺的按摩身心舒暢還有店內的獨創——龍捲風系列飲品也是來到此店可以嘗試的特別飲品

  7. 2018年8月21日 · 主視覺版的視覺焦點,是由外型甜美出眾的演員李劭婕擔綱,她是橫跨劇場、影視的知名實力派演員,有許多經典的舞台劇作品如《Re/turn》、《K24》等,也曾出演電視劇《一把青》和電影《引爆點》,但其實私底下卻是個會為了研究角色而大量做功課的重度閱讀者,也是個革命的日常實踐家。 「革命這個名詞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很遠,可對我來說很近。 」 李劭婕舉例,比方有人反對讓導盲犬上捷運,但應該要有人能為視障者的需要挺身而出,這對她而言,就是微小卻重要的革命。 陳世川說,會找這些朋友來演出主視覺,主要也是因為他們平時的生活態度都很像60年代的嬉皮,儘管他們不像是一般人印象中,高唱愛與和平的歐美嬉皮,比較關注本質、土地,但還是有些相通性,比方都會為了社會正義、反殖民主義而站出來。 圖片來源: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