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弱聽電話 相關

    廣告
  2. 代理多個品牌電話系統、電話錄音系統 安裝及保養,並銷售通訊中心電話軟件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8日 · 一般而言弱聽可分為傳導性弱聽感音神經性弱聽及混合性弱聽全部均可佩戴助聽器改善聽力但衞生防護中心數據指七成三聽損人士從不使用助聽器。 聽力學家張伯彼表示,原因可能是助聽器有噪音滋擾及聲音失真問題,而部分數碼助聽器需三至四萬港元,亦令聽損人士卻步。 聽損人士寶媽廿多年前懷孕期間發現聽力有問題,為免影響日後照顧嬰兒決定雙耳戴助聽器,但當年的款式令她不勝其煩:「車同船笛聲等雜音就放大,BB喊聲就聽唔到。 」因此,她偶爾會除去助聽器,但溝通時就經常要別人重複,「畀個仔嫌煩」,曾以為自己會完全失聰,至近年換了新式助聽器,可聽到九成聲音。 聽損無法逆轉,但助聽器可讓聽損人士重新與外界溝通,亦可減意外風險。

  2. 2017年4月4日 · 1/2. 失聰或弱聽人士或許會因無法聽到門鈴聲響而不知有客人到訪。 南韓設計師Ian Bok有見及此,設計出一款聽不到但看得到的門鈴,以閃燈方式提醒用戶有人到訪。 該個門鈴將燈泡與門鈴結合為一體,非常容易安裝。 當有人按門鈴時,門鈴會發出聲音,讓健聽人士聽到;同時間,門鈴亦會發出訊號到配備藍牙接收功能的燈泡,令燈泡連續閃亮5次,讓失聰或弱聽人士看得到,得知有客來訪。 閃燈門鈴可助弱聽人士生活。 (互聯網圖片)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 英國. 2018年08月22日 (三) 01:01 亞歐非. 模組化梳化unio 隨需要任意併合. 一般梳化的座位都是固定一個方向,如果想多人坐在一起開會或看電腦展示,其中一些人便可能要拗... 2018年08月21日 (二) 02:02 美洲.

  3. 2019年1月22日 · Tweet. 5G「波束成型技術」令點對點範圍內訊號接收清晰。 (鍾君容攝) 1/2. 三個長者就有一個有聽力受損問題,但只有少數長者願意佩戴助聽器,助聽器操作困難、體積過細及價錢貴是卻步原因,而部分助聽器會連噪音一併放大,更令使用者無法忍受。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長者使用一款本地發明、利用了波束成型技術的袋裝助聽器,可大大提升整體聆聽效果,即使在酒樓等嘈雜環境也能清晰分辨噪音,有助長者將對助聽器的「嫌棄」掃走。 聽力學家余家燕表示,老年聽力受損是常見的慢性健康問題,損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它更可間接導致焦慮抑鬱,甚至較易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認知障礙,平衡力亦較差,長者便易跌倒。 不過,即使九成損人士其實需依賴助聽器改善聽力,但只有少於一成七人會佩戴助聽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11月15日 · 根據香港統計處2020年本港約有25萬聽覺有困難人士由於法律訴訟過程中缺乏適當的便利措施或法庭與涉及訴訟的聾人和聽障人士未能有效溝通致使聽障人士無法充分參與發布會上朱崇文提到實際上弱聽和聾的概念並不一樣前者指輕度到重度聽力損失後者則基本或完全聽不見又指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人使用手語而且手語也有不同的方言」,因此與聾人和聽障人士溝通時不應抱持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有一套適用於所有人的溝通方法。 指引中提及與聽障人士溝通的注意事項,如詢問對方是否需要輔助工具、使用透明口罩等,又建議司法機構制定和檢討正式的政策、為司法人員提供定期培訓。 在聆訊時,需要確保聽障人士和傳譯員明白對方意思、不要要求手語傳譯員解說推敲或闡釋聽障人士所述的內容等。

  6. 2017年3月27日 · 有見及此其中一個關注團體龍耳推出流動應用程式為聾人提供視訊手語翻譯服務希望讓聾人及弱聽人士得到適切支援並藉此打破聾人與健聽人士之間的隔膜

  7. 2017年6月12日 · 1/4. 小耳症患者一出世耳朵就比常人細小大部分有弱聽若不及早治療或喪失說話能力。 現年10歲的男童阿橋,兩邊耳朵均患小耳症,嚴重失聰,小時候無法像其他小朋友般牙牙學語叫「爸爸、媽媽」。 直至3歲接受腦幹植入手術,阿橋才一併恢復聽力及說話能力。 耳鼻喉專科醫生表示,家長若發現子女外耳畸型,應及早求醫,以免錯過學習語言黃金期。 阿橋自小兩邊耳道閉塞,幾乎無法聽到外界任何聲音,2歲前曾植入人工耳蝸,仍無法挽救聽力,失聰直接影響語言能力。 其父表示:「佢出世就唔識講嘢,講咩佢都無反應,尤其過馬路想叫停佢都叫唔到。 」父母幾近絕望之際,在阿橋3歲那年,香港引入腦幹植入手術,為阿橋的病帶來曙光。 比同齡兒童遲了足足3年起步,阿橋要多花三倍努力追趕學習進度。

  8. 2023年12月28日 · 負責營運熱線的利民會總幹事馮祥添指雖然服務承諾如果未能接聽電話會在30分鐘內回覆但強調在政府入場當值人手是以往最少2至3倍目標是可以馬上接聽求助電話馮祥添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人力上的配合和保持熱線質量是最大挑戰當遇到高危情況例如發生災難性事件熱線需要立即提升人力倍增可以接線的數量。 他續指,現時宣傳規模較以往擴大,熱線號碼易記,長遠相信來電的人數會增加,對熱線的要求亦較高,如果接線接得遲,會令求助人不安。 馮祥添表示,在新服務下, 職員或義工會了解求助人的狀況,過程中會作危機評估,當發現求助人有危機,會盡快轉介到他們所需的服務,強調危機程度越高,轉介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