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中和与中庸两个词,共三个字:中,和,庸。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引入第四个字:共。 在理解中庸之前,先理解共和。 《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很多学者将共字通假为拱字,其实不必,共字本身也可以用作动词。 共和是一种一大众小一上众下的星状组织形态或系统内部结构。 和 是一大拥抱众小, 共 是众小拥护一大。 在上者能以礼 和 其下,则不过;在下者能以乐 共 其上,则无不及。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不妨说:乐之用,共为贵。 若说,“中”是目的或结果,那么“和”便是其方法或过程。 “中”与“和”都是对居上者而言。 中是未发,和是已发。 发对接。 发,即施发;接,即接受。 发 是对居上者而言, 接 是对居下者而言。
2018年6月14日 · 中和思想,是 中华传统文化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者,正也;和者,平也。 中和意为中正平和。 讲究不偏不倚, 中庸之道,在事物两端的中点立足,以图实现二者的平衡。 《礼记》有云:喜怒哀乐之谓发,发而皆中结,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达到了中和的境界与高度,则天下万物,济济共生,皆可以养育。 中和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儒宗,在先秦诸子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譬如《道德经》有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逍遥于世,讲究阴阳变化的道家也认识到和的独特性。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源自与道。 而阴阳的变化,重在和,如此才能符合天道,合乎四时阴阳的变化,催生大千世界。
所谓“和”即是以礼节制自己的言行。综上,“致中和”即是通过礼乐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偏激不极端(“和”),最终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中”)的境界。
2015年7月13日 · 其中“中”指“中和”;“庸”同样兼摄两义,1.庸,用也。 则“中庸”即“用中”;2.庸,常也,恒也,一息不可已也。 则“中庸”即“恒中”,两者合一即“恒用中” 将“中”指“中和”代入“恒用中”即得“中庸”的含义为“恒用中和”。 二,“中”“和” “中”作为一个普通词语的意思之一是中间状态,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但儒家著作《中庸》中的“中”已成为一个哲学概念,如同《老子》中的“道”一样,已不可单纯地用字面意思来理解,欲知其为何物,还应回到文献本身.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朱子注:“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 换言之,“中”在《中庸》中是指“性”。 何为性呢?
意思就是说,一般人如果路过我家门口,不进来我家坐坐,我会觉得可惜;但唯独乡愿这种人,过我门不入,我一点都不觉得可惜。 因为这种人,纯粹就是“德之贼”! 何谓“德之贼”? 孟子解释道:“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意思就是说, 乡愿这种人啊,不管好事坏事,好人坏人,他总能拍上马屁;这种人吧,说的话永远都正确,做事也从不得罪人。 看起来好像很忠厚仁义,众人都说他好,不管好人坏人都喜欢他——所以我把他们称之“偷窃了美德之名的贼人”。 孟子的意思再说得直白些就是, 喜欢和稀泥的好好先生就是世上的垃圾,徒有好人的名声,但根本不是什么好人!
准确地说,“中庸”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中”,就是判断权衡,以合乎道;一层是“庸”是道本身。 《中庸》就是对“中”和“道”进行解释。 由于“中”的内涵在判断、选择,因此是个动态概念,几乎和“权”同义,或者说“中”的要义就在于“权”。 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就是教条主义、迷信,机械固有道的教条。 “执中”则是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去贯彻道。 但是,至少在孟子时期,就已经存在对“中”、“执中”的误解,将本来是动态的“中”,看成是静态的。 将本来需要独立判断和选择的东西,看成是不判断不选择的迷信和盲从,即将“执中”错解为“执一”,以至于孟子不得不对此进行辩解。
“中”、“和”共同的特征是“和而不同”,是不同元素相配合的矛盾均衡状态,是多样性的统一。 “中和”是目的善和手段善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