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4日 · 張文宏未來控制新冠流行不在於核酸清零 重在降低致病率. 撰文:林芷瑩. 出版: 2022-12-04 09:40 更新:2022-12-04 16:26. 33. 12月3日在中華醫學會2022年醫學病毒學大會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表示未來對新冠病毒流行的控制可能不在於核酸清零而是將病毒的致病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張文宏表示,在2020年3、4月份時,他所在的團隊就認為新冠病毒並不會在當年6月份消失,原因是病毒擴張非常快,從收治的病人中發現,病毒在每個人身上會突變,而這種突變又進一步導致病毒持續進化。 新冠病毒從原始毒株開始突變後,之後又進化到Alpha、Beta、Delta,每一波進化速度非常快,且後者迅速取代前者。

  2. 2022年12月18日 ·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表示今冬要重點保護長者等脆弱人群,「我們即將走出這次疫情已成定局這個趨勢不會再逆轉」, 張文宏昨日17日出席2022年中美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病學高端論壇他介紹人類從來不以消滅一種物種來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標。 流感從世上誕生後,與人類的免疫系統逐漸達成平衡,隨着人類接種疫苗和普遍感染,它會與傳染病維持在一定的穩態。 他指出,新冠病毒也面臨同一局面。 目前的研究顯示,人類接種疫苗後,病毒演變的數量大幅度減少,最終只有Omicron 毒株勝出。 Omicron毒株對人類的免疫具有一定的逃逸作用,且其R0值已經接近16-18左右的水平。 因此,從Omicron家族再誕生一個傳播更快的毒株已經很困難。

  3. 2023年10月5日 · 中國. 即時中國. mRNA疫苗技術獲諾貝爾獎 張文宏生物醫藥領域的巨變. 撰文:孫聖然. 出版: 2023-10-05 12:30 更新:2023-10-05 12:30. 8. 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兩位成功發現mRNA疫苗技術的科學家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及韋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 對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mRNA疫苗技術的落地,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盜火』,預示可能會帶來生物醫藥領域的巨變。 莫德納和輝瑞的新冠疫苗都是使用mRNA技術。 (AP) 張文宏稱,人類識別外來病原體的核酸並誘導強烈的發炎反應,透過發炎反應消除病原體,這是人類進化中形成的保護機制,是人類在自然界生存數百萬年的免疫力密碼。

  4. 2022年3月15日 · 張文宏給出了四點看法第一,「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顯降低了香港這輪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紀大是高風險因素外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基礎疾病」,「免疫功能正常打過疫苗的無論是何種疫苗只要是加強過的基本上都沒事」。 第二,「現在國際旅行的人疫苗接種率很高,達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時候被篩查出來有核酸陽性」,「你去看這感染的5%的人,當然是大多數打過疫苗,這可以理解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機會,但是重症率與死亡率真的低於流感了」。 第三,根據香港、新加坡和英國數據作出的死亡率分析,「接種一劑或未打針人士的整體死亡率是2.03%,相較接種兩針人士的0.09%,有23 倍的差別」。

  5. 2021年8月11日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月底在微博發文指出疫苗無法消除疫症世界要學會與病毒共存惟前衞生部長高強卻不點名批評張的主張令人詫異」,應該堅持清零目標和嚴防境外輸入近日內地著名血管外科專家張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寧毅先後發文支持張文宏與病毒共存的說法同時網上廣傳由微信公眾號城市的地得發表的一篇文章內容指出醫生是整個社會的底線當他們向公眾講出事實時也會面臨危險此時就會變成公共知識分子,「所以不難理解現在對張文宏的批判其實就是政治批判」。 7月29日,張文宏在微博發文,並提出「與病毒共存」論。

  6. 2022年12月22日 · 張文宏22日就感染與免疫研究進展發表演講時也指出在北方有症狀的病人比例比南方高很多上海有症狀病人的比例介於北京和廣州之間。 此前,內地網絡有許多南北方毒株的致病力不同的討論,稱病毒北強南弱。 這種說法遭鍾南山否認。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生李侗曾則說,南北方這兩個毒株BF.7和BA.5.2,在國外大部分國家都流行過,但是沒有發現它致病力有區別。 李侗曾指出,相對來說南方人比北方人要輕一些,差異可能是和當地氣候有一定關係。 他表示,「氣候如果濕潤了,呼吸道的感受確實會好一些,但是南北毒株在致病力上沒有區別。

  7. 2020年8月25日 · 張文宏指此次港大證實的二次感染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據包括病毒培養需要證實是僅屬於陽性反應還是活性病毒同時要徹底比較兩次感染病毒的基因全序列,「這還需要看港大進一步發表的學術論文新聞報道級別的還不能提供充分的學術信息」。 張文宏稱,「二次感染關乎免疫的持久性也關乎未來疫苗的有效期。 (中新社) 張文宏又稱,外界一直關注「復陽」,就是怕「二次感染」,後者關乎免疫的持久性,也關乎未來疫苗保護的時間和重複接種疫苗的間歇時間,「這次四個月後就發生再感染,還是屬於個例,這個問題應該在更大的感染後人群中觀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萬人感染過,如果『二次感染』成立,那麼在新冠高發和流行地區,再感染會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