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他與胡適、聞一多、梁實秋、 陳源等人於1923年創建了新月詩社。 他的新詩主要描寫個人的感情,想像豐富,比喻生動, 重視意境的創造,講究語言的音樂美,濃艷華美而嫵媚, 具有一種溫柔清新的風格。 他受西方世紀末唯美主義、印象主義思潮較多浸染, 因而有些詩寫得晦澀、神秘,情緒感傷,詩作呈現比較複雜的面貌。 他的新詩受英美詩歌影響,著重格律的建設。 西方詩人中, 他學習雪萊和哈代,出色作品有〈再別康橋〉、〈偶然〉、〈 沙揚娜拉一首〉等。 1931年11月19日,因 ...
      books.google.com/books/about/徐志摩詩集.html?id=znHLDAAAQBAJ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11月24日 · 徐志摩出生於富裕家庭並曾留學英國一生追求」、「自由」(胡適語),這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亦斷送了他的一生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3. 《 再別康橋 》是 中國 近代 詩人 徐志摩 新詩 。 該作品在1928年11月6日完成,同年12月10日刊於《 新月 》月刊第1卷第10號,后收入《 猛虎集 》。 自該新詩出版後,詩被多次譜上樂曲,詩句也廣為流傳。 背景. 徐志摩 上过多所 大學 ,1914年考入 上海 滬江大學 ,其後轉讀國立 北洋大學 (今 天津大學 )、國立 北京大學 (今 北京大學 )、 美國 克拉克大學 、 哥倫比亞大學 、 英國 倫敦大學 ,但直至1922年3月,他與 張幼儀 離婚後,进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旁聽了七個月,並结識了 林徽音 及其父 林长民 ,這一短暫經歷對 徐志摩 卻影響至深。

  4. 《 再別康橋 》是 中國 近代 詩人 徐志摩新詩 。 該作品在1928年11月6日完成,同年12月10日刊於《 新月 》月刊第1卷第10號,後收入《 猛虎集 》。 自該新詩出版後,詩被多次譜上樂曲,詩句也廣為流傳。 背景 [ 編輯] 徐志摩 上過多所 大學 ,1914年考入 上海 滬江大學 ,其後轉讀國立 北洋大學 (今 天津大學 )、國立 北京大學 (今 北京大學 )、 美國 克拉克大學 、 哥倫比亞大學 、 英國 倫敦大學 ,但直至1922年3月,他與 張幼儀 離婚後,進入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旁聽了七個月,並結識了 林徽音 及其父 林長民 ,這一短暫經歷對 徐志摩 卻影響至深。

  5. 徐志摩 1897年1931年 原名章垿字槱森後改字志摩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時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

  6. 徐志摩 新詩 主要描寫個人的感情想象豐富比喻生動重視意境的創造講究語言的音樂美濃艷華美而嫵媚具有一種溫柔清新的風格。. 他受西方世紀末 唯美主義 、 印象主義 思潮較多浸染,因而有些詩寫得晦澀、神秘,情緒感傷,語言過於雕琢 ...

    • 志摩
    • 又申
  7. 徐志摩詩作.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 徐志摩 膾炙人口的詩篇 新月派 詩歌的代表作品。 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再別康橋. 創作年代 :1928年. 作品出處 :《 猛虎集 》 文學體裁 : 現代詩. 作者 : 徐志摩. 作品原文,字詞注釋,作品譯文,英語譯文,法語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

  8.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英國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徐志摩1891-1931都在寫詩他的詩作推動了中國五千年來詩歌的轉變徐志摩的詩歌富於抒情而優美同時不失創新性和實驗性反映出他注重個體性和個人自由的浪漫主義情懷為追求想要達到的詩歌效果徐志摩同時從中國和英國的傳統詩歌中汲取靈感從而創造出一種抒情性的融合”。 本文所探討的正是徐志摩詩歌這一獨特的美學特點。 标题:《志摩日記》封面 作者/创作者:作者:徐志摩 編輯:陸小曼 藏品存于:大英圖書館 书架号:15328.b.208 版权:Public Domain. 标题:“徐志摩在英國留學時留影”《志摩日記》 作者/创作者:作者:徐志摩 編輯:陸小曼 藏品存于:大英圖書館 书架号:15328.b.208 版权:Public Domain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