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大約 260,000 個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復活節是星期日,因星期日被教會視作為耶穌死而復活的日子,所以復活節就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 復活節會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因為 春分 之後北半球便開始日長夜短——光明大過黑暗,月圓的時候,不但在日間充滿光明,就連漆黑的夜晚也被光輝(月光)照耀。 此後每年 3月21日 當日或之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然而 計算復活節的方法 ,自古以來均十分複雜, 拉丁文 Computus (計算)一字更專指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而 羅馬教會 及 東正教會 用不同曆法計算,令東西方復活節可在不同日子出現。 教會復活節日期有時與天文觀測的不同,例如:2019年按照天文的復活節應是3月24日,但是西方教會復活節是4月21日,東方教會是4月28日。

  3. 2023年4月6日 · 復活節的歷史 1. 起源 復活節是一個慶祝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節日。 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後的第三天復活,這一事件象徵著生命的勝利和救贖。 2. 基督教的觀點 基督教徒認為復活節是一個象徵新生和希望的節日,是信仰中最重要的節日。 在復活節期間,教堂會舉行特別的禮拜和活動,以紀念耶穌的復活,並慶祝生命的重生。 3. 異教的影響 復活節的名稱和一些慶祝方式可能受到了異教傳統的影響。 例如,復活節的英文名“Easter”可能源於古日耳曼女神Eostre。 這位女神象徵春天和新生,復活節正好是在春季慶祝,所以可能有所關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回到目錄

  4. 檢視歷史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復活節 ( 拉丁語 : Pascha ),又稱 主復活日 ,是 基督宗教 的重要 節日 之一。 復活節最初與 猶太人 的 逾越節 同日,但 教會 在4世紀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決議不用 猶太曆 ,於是改定為每年 春分 (英語:March equinox) 月圓 之後第一個 星期日 。 該節日乃紀念 耶穌基督 於公元30/33年被 釘死 後第三天 復活 的事蹟,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 基督徒 認為象徵得著永生與赦罪;不過現今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起源於基督宗教。 名稱來源 [ 編輯]

  5. 2023年4月9日 · 復活節日期/由來/意義一覽!最新復活節好去處+活動+市集攻略 1. 復活節的起源 2. 復活節的意義 3. 復活節的象徵 4. 復活節的習俗 5. 復活節好去處 – 復活節的歷史 1. 起源 復活節是一個慶祝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節日。

  6. 由來二. 「復活節」一詞,源於古代異教傳說中的主角—春季女神「Ēostre」。. 據說,她為了拯救一隻在冬季被凍傷翅膀的小鳥,於是將它變成兔子,卻依舊保留了它生蛋的能力,慢慢再成為今天的復活兔。. 復活節跟彩蛋和兔子有什麼關係?. 一文了解復活節 ...

  7. 2023年4月6日 · 復活節的意義 復活節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節日,慶祝耶穌基督在被釘死在十字架後的第三天復活,象徵著生命戰勝死亡的力量。復活節的意義在於它彰顯了上帝的慈愛與恩典,並宣告信仰基督的人可以擁有永生。

  8. 2021年3月22日 · Easter其實是北歐民族神話中春天女神 Eostre 的英文名字,古代的信徒相信,Eostre可以趕走嚴寒冷漠的冬天,換來生氣勃勃的春天;而復活節正好又處於春天,因此就以Easter作為復活節的英文。 2. 復活節和兔子的關係 復活節和兔子的關係( 圖片來源 ) 古代的春之女神Eostre,象徵則是兔子。 人們相信膜拜春之女神 Eostre和兔子,就可以帶來多子多孫的好福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