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復活節親子活動2017 相關

    廣告
  2. 助養童伴透過不同活動,讓家長與孩子認識貧困地區兒童在生活及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參與親子助養,幫助貧困孩子及其社區得著轉化的機會,同時見證兩位孩子共同成長。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31日 · 李家超昨在facebook專頁表示他與妻子在復活節假期到訪灣仔區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探訪正在上興趣班的參加者了解中心日常運作並與數個少數族裔家庭畫畫和聊天了解中心的親子活動等他認為是次交流能了解少數族裔在港生活的情况和想法有助日後施政民青局長麥美娟上月28日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陳振英提問時談及少數族裔關愛隊須遵守民政總署的指引及規定定期提交工作報告而支援服務中心每年的財務報告須經獨立執業會計師審計民政總署會監察運作包括審核營辦機構工作報告及派員巡視活動等相關安排與地區關愛隊大致相若。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2. [2015-11-03]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香港生活節奏急促除成年人受折騰外小朋友的世界亦同樣朝八晚八莫說沒時間運動親子時光也變得彌足珍貴不少研究亦指若父母可成為孩子的運動良伴對於彼此身心健康發展及親子關係也有莫大的裨益每年1011月份乃是運動旺季不少跑步賽事都會在這段時間進行若未選定進行什麼親子運動親子跑或可是一個起步訓練點。 六歲後適宜系統性訓練. 香港新一代即使算不上豐衣足食,衣食無憂也是肯定的,識行識走兩三歲幼童,仍坐着嬰兒車要父母推出推入、走多兩步路已扭着要父母抱,於今天社會見怪不怪。 從健康角度,若孩童體能活動不足,定非好事。 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指,不同成長階段的小朋友,均需要不同程度的體能活動。

  3. 2017年5月11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時事議題:傳統節日靜靜變. [2017.05.11] 發表 推文. 現今長洲太平清醮飄色不時以時政人物為主題。 圖為2017年太平清醮一台飄色以「撥亂反正」為題,上有身穿藍色套裝的「小林太」,下有穿西裝、拿着試題練習書和日本旅遊書的「小吳克儉」。 車公誕.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 (圖6) 特首梁振英(左)2014年宣布每年9月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孔聖誕日,但未列作公眾假期。 【明報專訊】文化是一地區或民族共同認可的價值理念,並以習俗儀式體現。 香港不少傳統節日活動廣受歡迎,如剛過去的長洲太平清醮和接下來的端午節龍舟競技。 但隨時代變遷,傳承傳統節日面對不少挑戰。 香港傳統節日. 香港文化中西合璧,既慶祝西方節日如聖誕節,亦重視中華和本土傳統節日。

  4. 香港家長對親子活動的概念總是集中在活動」, 要找一件事情來」,或找一處地方來」。 但疫情卻間接幫助大家扭轉了這個想法, 沒有「活動」、沒有地方可去,家長反而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坐下來, 傾談彼此想法又或玩桌遊砌拼圖這些都是香港家長一直忽略的親子空間。 很多家長都覺得2020 年孩子用電腦、拍片等技巧高速地進步,我會視之為「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這正好讓大家探討「學習」其中一個重要的原意:裝備下一代,解決未來問題。 經歷過2020 的孩子,更應體驗到「戴口罩」、「社交距離」、「限聚令」為人們生活帶來的問題。 只要家長及學校配合適當的安排,便可讓孩子學習如何解決人類的問題。

  5. 2024年3月30日 · 【明報專訊】一連4日的復活節長假期昨展開,港人北上潮未見減退,昨日一列又一列載滿乘客的列車前往落馬洲或羅湖站。鄰近羅湖口岸的「金光華廣場」隨處可見港人身影,有商戶稱昨日生意大增三成,每逢香港假期人流生...

  6. 2024年3月30日 · 賽德曼表示復活節一直是一個讓人產生養兔子念頭的日子但問題是很多人都只是因為兔子外表可愛一時興起想要養兔子但到最後還是放棄飼養造成野兔大量繁殖影響生態她指出由於野兔數目不斷增加目前大溫地區的兔子收容所都已爆滿就以兔子救援協會為例目前已收養了500隻兔子這限制了該會處理野兔氾濫的問題所以協會希望透過如復活兔子節等活動鼓勵人們在養兔子之前作出慎重考慮。 賽德曼表示,活動期間若小孩要求家長讓他們養兔子,家長可以先讓小孩「領養」一隻兔子毛公仔回家,同時取得一張「領養證」,讓小孩先模擬養兔子的體驗,再考慮是否領養一隻活兔。 「兔子確實是很好的寵物,但必須是領養而不是購買。 因為從收容所領養的兔子,都是已經接受了絕育和健康檢查。

  7. 2017年9月11日 · [2017.09.11] 發表 推文.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就中學生抑鬱焦慮狀况,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15,560名中學生,結果顯示逾半人有抑鬱徵狀。 圖為服務處社工張惠樺(左起)、服務協調主任盤鳳愛、研究員駱曉瑩及計劃主任馮澤棠。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在9月開學前公布「中學生抑鬱焦慮狀况調查」結果。 該調查以問卷要求受訪者回答一系列問題,然後計分,結果顯示6%受訪者屬「高度寂寞」,由此推算全港2萬中學生屬同等情况,而寂寞感愈強者,其抑鬱徵狀亦愈嚴重。 調查亦發現,過半數受訪者有輕微或以上的抑鬱徵狀。 高度焦慮微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