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23日 · 1. 淨息差. 數據來源中銀香港恆生. 銀行透過將低成本資金轉化成利率較高的貸款從中賺取利息差額淨利息收益率就可以反映出銀行運用資產生息扣除資金成本所得的盈利水平也許是受惠聯儲局在2015年底加息恆生的淨息差自2015年錄得輕微下跌後連年有所提升整體更有淨增幅。 至於中銀香港,淨息差自2014年就持續衰退,儘管2017年出現轉勢,但截至上一財政年度,淨息差仍較五年前的水平低。 整體來看,恆生的水平持續高於中銀香港,反映出恆生的融資能力較強,貸款定價能力亦超越中銀香港。 勝出者:恆生. 2.客戶貸款對總資產. 數據來源:中銀香港,恆生. 客戶貸款對總資產的比例,可以反映出銀行的營運資產分佈。

  2. 2021年5月10日 · 2021-05-10 Alvin Yu. 中銀香港(SEHK:2388)與恒生銀行(SEHK:11)是實力相若的領先本地銀行,長揸收息應買那隻? 中銀疫市防守力領先. 中銀香港背靠中國銀行,恒生則有匯豐撐腰,業務基本面難分高下。 不過,經歷2020年的疫情衝擊,中銀香港突圍而出,錄得更勝恒的防守表現。 以減值準備前收入計,中銀在2020年錄得近7%跌幅,但恒生則錄得17.1%雙位數衰退。 兩大本地銀行收入倒退,主因是市場利率受壓,而恒生的敏感度較高,淨利息收入減少17%,而中銀則錄得14.3%跌幅,表現略勝恒。 另一方面,中銀的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按年大致上持平,而恒生則錄得倒退,這解釋了恒生較顯著的整體收入倒退。 中銀貸款質量較穩定.

  3. 2021年6月29日 · 2021-06-29 江恩小龍劉君明. 恆生指數在2020年12月之後股市雖然在1月及2月有一個明顯的升幅但是讀者可以留意恆生指數其實每月的月線圖中都是以28000點至29000點左右收市。 今天我們以江恩,股市周期及金融占星去看恆指這一次的橫行。 恒指已橫行18個星期. 在過去幾次恆生指數在高點橫行,例如2018年,2010年至2011年,2000年至2001年中,我們可見他們分別橫行了19個星期,39個星期及49個星期。 而這一次恆生指數由2月見頂之後約橫行了18個星期。 同時利用金融占星學中,筆者在之前提及過土木相會之後股市有機會出現橫行,例如2000年至2001年中出現土木相會之後,股市在出現了雙頂後在高位橫行,其實反覆下跌。 觀察稍後周期匯集. 江恩經常說「已行的事,後必再行。

  4. 2021年5月26日 · 業績優秀但股價表現未見受惠令不少投資者感到費解我們不妨以恆生科指及同業港股的表現作比較於5月24日恆生科指收報7,876點已回到去年底水平而騰訊現價則回到今年1月11日水平而參考去年12月29日收報530.50元現於585.50元仍高逾一成。 至於同業比較可看阿里巴巴─SW (SEHK:9988)、美團─W (SEHK:3690) 和京東集團─SW (SEHK:9618) 股價表現,分別回到去年6月初、12月底和9月下旬水平,可見美團與大市同步,阿里和京東正跑輸大市,而於ATMJ四大電子商貿及互聯網服務港股巨頭之中,獨有騰訊仍是跑贏大市。 首季業績預示增長隱憂.

  5. 一世美股免佣、港股買賣免平台費,慳盡交易成本! 開戶優惠LINK: https://bit.ly/3DHJYV1. ——————————— uSMART定存投資策略介紹: uSMART 全新定存投資固收策略,無需申購費,計劃只收取管理費 ( 管理費:0.05%/月), 策略主要投資於銀行定期存款、存款憑證、活期存款或現金等,免去多家銀行比價及開戶煩惱,分散風險追求相對安全、穩定的投資回報。 優勢: 第一 高彈性, 不同年期可選擇, 投資期限:1/3/6個月 滿足不同投資期需求的客人, 第二 收益具競爭力, 預期年化收益:3.10%至5.00% 第三 低起投門檻港元10000元或美元2000元起, R1低風險. 第四 計息期由截止認購1天後開始計息.

  6. 2021年3月1日 · 2021-03-01 聶振邦. 自2月17日指高收於31,084點,錄得2018年6月13日逾兩年半以來最高,繼而出現日升日跌的情況,但因小漲大回,截至2月26日收報28,980點,為2月2日以來最低收市位,僅七個交易日累跌逾2,100點。 因2月首兩個交易日指累升逾960點,所以全月仍升近700點,升幅為2.46%,自去年10月以來保持五個月連升。 不過觀乎2月26日為期指3月份首個交易日,開局已見恆指跌逾1,090點,亦失守29,000點,令到3月能否再升充滿變數。 技術走勢上見10天和20天平均線都失守,分別為2月5日和2月1日以來首度出現,理應直接預判為3月屬跌市機會大。 上周五大戶已開始平淡倉.

  7. 可幸的是恒生近年積極提升旗下平台的科技融入度單是今年上半年恒生便已推出逾270項新數碼功能及服務提升而流動理財服務的活躍客戶比例則提升至75%,「我的投資SimplyFund等功能亦有利零售基金及證券業務發展。 隨著科技融入度持續提升,恒生接觸客戶的效率有望改善,有利控制營運成本, 在中期內緩和淨利息收入受壓的規模不經濟影響。 結語. 恒生最新業績表現平穩,惟低息環境的不利銀行賺息差,恒生的核心收益欠缺復甦動力,現階段只能憧憬數碼化改善營運效益。 派息方面,要維持現行派息難度不高,但要回復疫前水平則需要耐性。 更多分析: 一隻有潛力倍升的金融科技美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