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明報專訊】一眾內房企業曾被市場視為「而不能倒」,全因行業在中國經濟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據曾獲中國恒大(3333)重金聘請為「軍師」、經濟學專家任澤平團隊測算並分析指出,一般在經濟中佔比逾5%的行業可以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而2020年房地產及其產業鏈佔中國GDP的17%,單是房地產行業在2020年增加值為7.5萬億元,已佔GDP的7.3%,房地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3.9%。 2000年至2020年房地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從4.8%反覆增至13.9%。 去年內房就業減至1300萬. 任澤平團隊分析,2023年房地產業增加值佔中國GDP比例雖已由2020年7.3%跌至2023年的5.9%,但仍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

  2. 4 天前 · 【明報專訊】市場聚焦新盤開售之際,二手物業市場不乏長情業主沽貨勁賺個案。 中原分區營業經理葉偉明表示,薄扶林老牌屋苑置富花園6座低層F室,實用面積588方呎3房間隔、望園景,新近以658萬元成交、實呎11,190元,買家為用家;原業主早於1978年僅以16.9萬元一手購入,持貨長約46年,帳面勁賺逾641萬元或38倍。 海逸長情業主沽3房 21年勁賺1329萬. 與此同時,紅磡海逸豪園亦錄長情業主沽貨勁賺。 利嘉閣高級聯席董事余美寶稱,海逸豪園17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1113方呎、3房1套連工人房間隔,望海景,以「意頭價」1838萬元易手、實呎16,514元;原業主2003年約508.4萬元買入,持貨21年,帳面賺逾1329萬元或2.6倍。

  3. 2024年5月7日 · 新冠疫情迫使全球企業做了一次社會實驗,讓員工在家工作。 雖然新冠已經過去,但在家工作卻愈趨普遍,商界亦想減省商業樓面的成本,因此對商業地產的需求亦會減少。 如果是舖面就更加不用說,因為電子商貿橫行,大家愈來愈懂得在網上購物,送貨到家,於是不需要舖面。 如果在香港做地產的話,較早前已屆水深火熱。 很多香港地產商以香港為本位,再加一些內地項目及小量海外項目,變相重注香港,要在這個市况持續獲利並不容易;事實上,要保住本身優勢亦變得困難。 不少發展商因為買了內房債,或因投地策略以高價投得土地,負債高、現金流小、回報低。 如果有高瞻遠矚的策略,就會去投資其他項目,去其他國家、其他行業,分散風險。 不過要選擇好的投資項目,要有獨到眼光,而且要有現金流。 基礎設施投資 具經濟社會效益.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7日 · 【明報專訊】自政府2月28日「撤辣」至昨日逾兩個月,樓市氣氛持續活躍,在多個新盤以貼市價搶攻市場下,本報統計,「撤辣」逾兩個月以來新盤成交共錄約6550宗,等同去年全年整體一手成交逾1.07萬宗逾六成,其中港鐵(0066)3個新盤、市區私人重建

  6. 2024年5月2日 · 團結香港基金料房屋落成量將超出長策目標 倡逐步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 圖2之1 - 團結香港基金發布《香港房屋趨勢導航2024》報告。. (鄧家烜攝).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香港房屋趨勢導航報告,預測未來5年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分別將達到19100及35000伙 ...

  7. 2024年5月3日 · 明報專訊統計處公布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先估計按年增2.7%遠勝市場預期的0.8%經季節調整後按季升2.3%。 不過細項中私人消費開支增1%、為2022年第四季以來增幅最小,政府發言人指住戶入息增加和政府多項提振市場氣氛的措施應有助私人消費,但市民消費模式轉變或帶來挑戰。 有學者認為隨着消費模式轉變、本港金融業前景不明朗,外貿將成主要增長引擎,但易受外圍因素影響,料未來數季GDP增長平穩但處於低單位數水平。 明報記者 黃志偉. 從細項看,私人消費開支由去年末季增3.5%放緩至1%(見表);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升0.3%,升幅較去年末季的17.5%放慢;服務輸出及輸入季內分別按年增8.1%及17.6%。

  8. 2024年4月26日 · 每日明報 要聞 港聞 經濟 娛樂 副刊 社評 觀點 中國 國際 教育 體育 英文 作家專欄 垃圾徵費 灣區 圖片看世界 即時新聞 即時港聞 即時熱點 即時娛樂 即時經濟 即時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