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8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19/06/28 13:00. 最後更新: 2019/08/27 11:00. 分享: 「反社會人格者」9個主要特徵 你身邊有這類人嗎? 「反社會人格者」(Anti-Social Personaility Disorder)社會中,平均每 25 個就有 1個。 在身邊的朋友圈子中都不難遇到這種人,因此特意寫一篇文章,教大家辨識這種人,讓大家多了解一下,試揭開大家對「反社會人格者」的迷思。 甚麼是「反社會人格者」? 對於「反社會人格者」,有些讀者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一班無法參與社會運作的人,還會被監禁。 或許和大眾的理解有所出入,但不少社會精英其實都是「反社會人格者」,雄踞了一定數量的跨國企業管理層或政府要職。

  2. 2024年2月24日 · 最後更新: 2024/02/24 10:00. 分享:. 「平庸富人」大量湧現 收入屬最高10%卻瘋狂呻窮|分析:社交媒體害人罹患「財富認知錯誤」. 你在身邊有沒有認識到一些明明每年收入過百萬,坐擁大量增值資產,但總是不斷呻窮、怨天尤人的朋友?. 他們未必是曲線曬命 ...

  3. 2024年2月28日 ·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X形容:『住在父母的房子是免費因為你已付出靈魂為代價。 逾半Z世代與父母同住. 《商業內幕》、英國《衛報》等外媒整合了部份統計數字,雖然是一鱗一爪,但都足以透露境況... 英國人口普查2023年5月數據顯示,當地與父母同住的成年人,在截至2021年的過去十年間增加62萬人; 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9月發表數據顯示,當地住在父母家中的年輕人比例在過去20年來走高87% ; Pew Research數據指出,截至2021年,近四分一25至34歲美國成年人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居所中; 美國租樓平台RentCafe於2023年11月發表的調查亦指出,41%與家人同住的成年Z世代受訪者表示,認為自己會同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生活至少兩年。 地產市場飆升. 加劇Z世代住房壓力.

  4. 2020年7月17日 · 誤以為世界都圍着自己轉其實自己正在成全別人的人生以為自己終有天會變成惡魔原來是默默守護別人的天使。 誰是故事真正主人翁? 未到世界末日最後一刻也未揭盅,這卻有點反宿命論意味。 《闇》能成為神劇在於全3季貫徹「凡事皆有關聯」的奧義,觀眾還是希望Jonas/Adam能讓一切悲劇輪迴告終。

  5. 2024年2月13日 · Thakor還用佛教中餓鬼概念來解釋「永遠不夠」,餓鬼游走我們當中,他們是尋求愛、歸屬感的存在,讓人們看到他們的真實身份並欣賞他們是誰,而不是他們做了什麼。 傳統佛教的描述中,這些鬼有大肚子,因為它們餓死了這些東西,但它們的喉嚨卻像針一樣小。 無論這些美好的事物有多少來到他們身邊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都無法消化足夠的食物來填飽肚子。 回歸現實也是如此,人們建立了這種錯誤的社會觀念,大家為了解決集體的焦慮,不斷追求更多的金錢、工作和更高的聲望,這些東西讓我們變成餓鬼,從而永遠都吃不夠。 Thakor表示,最大的風險就是,當我們最終回顧自己的生活時,意識到的是花了大量時間去追求一些物質,而不是生活本身。 另外,這樣的生活模式更會令自己感到封閉,工作的同事也是朋友,也是家人。

  6. 2023年7月27日 · 其實,除了提供金錢援助,適時在身邊給予情緒支援,表達你願意與負債者一起面對困難,亦未嘗不是有力的支援方法。 有調查指出,借錢帶來的心理壓力可維持達2年以上[2],建議大家都先以正向對話去理解對方的困境,避免惹來更多爭拗,再仔細考慮是否給予金錢協助。

  7. 2021年4月25日 ·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1/04/25 13:00. 分享:. 張小姐今年50歲,是學校內的高級管理人員,月入8萬多元。. 目前喪偶,與23歲剛投身社會的女兒同住藍田一自置物業,物業已完成了按揭供款。. 除了早年為自己安排了一份人壽保險及強積金外,並沒有任何財務上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