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5日 · 打小人」是祭老虎發展出來的習俗。相傳這天在白虎面前打小人小人會被白虎制服,不會興風作浪。打小人的地點會在三叉路口、橋底、路邊或山邊,因為這些地方容易招惹鬼神。 香港鵝頸橋「神婆打小人」 登《時代雜誌》 粵港澳大灣區先河

    • 驚蟄

      「當代中國」是中華學社特設的綫上多媒體網上電子平台,期 ...

    • 澳門

      「當代中國」是中華學社特設的綫上多媒體網上電子平台,期 ...

  2. 香港志. 香港習俗. 分享. 每年驚蟄之日,香港各區廟宇、社壇、橋底或路旁處都有不少善信進行「祭白虎」和「打小人」的儀式。 特區政府於2014年6月公布的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把「驚蟄祭白虎」 (有些地方稱之為「打小人」)列為社會實踐、儀式及節慶活動之一。 驚蟄為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第三節氣,約為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至3月19日或20日。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意思指二月天氣漸暖,春雷之聲隆隆作響,把原來蟄伏在泥土下冬眠的昆蟲驚醒過來,故此節氣名為「驚蟄」。 然而,每年驚蟄日的實際時間點並不相同,因中國傳統節氣是依據太陽運行公轉軌道 (古稱「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以春分為0度,之後每隔15度為一個節氣,驚蟄則為345度。

  3. 2020年4月17日 · A. 撰文:蕭雪樺 資深傳媒人. 神婆「受人錢財,替人消災」,付出的氣力可視為正能量。 不是嗎? 經她用鞋底大力往墊高在幾塊磚頭上的紙製小人,且唸唸有詞「你個死人頭,打到你⋯⋯」,光顧者心裏的鬱結、憤懣、怨悔、惱恨之氣,可能得到渲洩。 至於被咒詛的「小人」日後會不會「有氣無地(粵音讀作deng6)透(tau2)」,是雙方都不會太較真的。 「打小人」因此有心理治療作用。 難怪,美國《時代》周刊2009年4月23日把鵝頸橋「打小人」(Beating the Petty Person)列為The Best of Asia 2009(2009亞洲最佳(事物))之一,認為best for the soul(有益心神)。 大禹治水,重在洩。

  4. 打小人」是現在流傳於香港民間的一種小型祭祀,其由來與分佈難以考據。 有人說在1949年前在廣東省之東莞、增城等地頗為流行,而在南番順、四邑等地區也有,但較少,唯皆無文獻可證。 整個「打小人」儀式過程都是圍繞着一個主題,就是希望能夠透過這種儀式,驅除小人,迎來貴人。 小人與貴人的定義決定於參與者本身的旨趣。 所以,凡是對參與者有損害或不利的,便是他的小人。 相反的,凡是對參與者有幫助或有利的,便是他的貴人。 因此,小人與貴人乃是一組二元對立(binary opposition)的觀念。 這種觀念在中國民間相當普遍。 「打小人」在香港相當普遍,分佈頗廣。 一般「打小人」儀式都是在三叉路口、橋底、路旁及山邊等地方進行。 一說因為這些地方較為容易招惹鬼神。

  5. 香港繁體. 香港 鵝頸橋 底( 堅拿道 )的打小人. 打小人 是一種流行於 香港 、 廣東 珠江三角洲 民間的 巫術 儀祀,希望藉由此種巫術儀祀來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 2009年,打小人習俗登上美國《 時代雜誌 》,成為「2009年亞洲最佳事物」 [1] 。 小人 [ 編輯] 春秋 時期,統治階級稱為「君子」,而被統治的人民稱為「 小人 」。 《 易經 》繫辭下說:「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 福 也。 時間 [ 編輯] 時間不限,但以 驚蟄 為主。 地點 [ 編輯] 打小人一般會在陰暗的地方進行,例如橋底。 在 香港 , 銅鑼灣 及 灣仔 之間的 鵝頸橋橋底 便成為了打小人的熱門聖地。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打小人儀式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社會。 疫情解封,鵝頸橋打小人儀式再現火爆,還衍生出微信遠程打小人的方式,可使用普通話和英文,幫助療癒心靈。

  8. 2023年3月6日 · 市民李先生說,“打小人”目的是為了健康,希望可以趕走所有瘟疫,並形容“打小人”是香港的本土文化,建議特區政府集中管理,如黃大仙廟。 顧客焚燒“小人紙”。 圖源:香港中通社. 來自四川的遊客錢小姐表示,“打小人”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法,希望可以化解自己的是非與官非。 遊客陳先生來自東莞,他每年都有“打小人”習慣。 他認為跟拜神一樣,主要是來求心安,希望“打小人文化傳承下去。 香港全面開關,訪港旅客不斷增加。 在鵝頸橋從事數十年“打小人”工作的尹先生,形容今年來打小人的人數較以往多,不少內地、馬來西亞、台灣遊客找他。 他強調,不會因為開關而加價,相信生意會比過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