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30日 · 隨著疫苗接種的展開企業人員的出勤可逐漸增加長建的潛在收購項目亦可望隨著展開盡職審查而落實更多併購項目長建2020年純利按年下跌30.3%至73.2億元但財務穩定去年底手持現金近134.8億元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13.1%

    • 康希諾生物宜短不宜長線投資
    • 藥明生物經營風險較低
    • 信達生物市值最大
    • 沛嘉醫療短期波動性大

    看一看四家企業的基本數據,不難發現前文所述「未有產生盈利,甚至未有收入」的是康希諾生物,但其股價卻是4隻股份中,今年以來漲得最多者,目前於181港元水平,5月19日曾高見285.8港元。 但這輪股價急漲,只因其研發新冠病毒疫苖取得突破性進展,有望成就全球第一支推出市場的新冠疫苖。若撇除此因素,康希諾本身仍處於投資階段,僅於2018年錄得113萬元人民幣營收,而每年都虧損中,而且虧損幅度年年擴大。可見股價升幅完全沒有相應業績支撐,單單以炒消息及憧憬為主,現價有上升空間,但只適合短炒,長線投資者還是避之則吉,更詳細內容可閱筆者早前的《從高位跌四成 別撈底康希諾生物的3個原因》一文。

    在4間企業中,只有藥明生物經已錄得盈利,而且集團營收及盈利都保持着中高雙位數的增速。集團最大的特色是其商業模式——以合同形式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代藥廠研發及生產新藥的一條龍服務,藥明能從研發成功後推出市場的藥品中得到銷售分紅,那怕研發失敗也能得到服務費用作基本收入,可說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藥明生物2019年未完成訂單總量達51億美元,期內營收僅39.8億元人民幣,反映集團業績增長動力不斷,而且穩定增長的確定性極高。集團預測市盈率85.75倍,在生物科技市場屬偏低水平,加上集團經營風險亦較低,是長線投資的上上之選。 藥明生物2017至2019年業績增長表現: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信達是現時B股中市值最大者,近568億港元,反觀康希諾及沛嘉分別只有240.66億港元及154.65億港元,加起來也不及信達。 2018年前,信達營收規模不足1000萬元人民幣,2019年卻翻了100倍達10億元人民幣,原因是治療癌症的注射液產品達柏舒成功商業化,雖然期內仍未能扭虧,但虧損幅度收窄超過七成。另外,信達年初與生物類似藥公司Coherus訂立協議,將旗下同是治療腫瘤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在美國及加拿大商業化。 相比起新冠疫苖這類單次短期市場,腫瘤藥是一個長期且龐大的市場,需求亦隨着人口老化的大趨勢而年年膨脹。不過這個市場亦是競爭眾多,例如藍籌股石藥(SEHK:1093)及中生製藥(SEHK:1177)亦有涉獵腫瘤藥市場,而且專注研發,研發投入成本以每年以中高雙位數速度增加;反觀...

    5月15日才剛上市的沛嘉,首日掛牌收市報25.8港元較招股價升幅逾6成,近日於25.35港元水平。與上述研發藥物的各股有別,沛嘉是研發手術醫療器械為主,主要範疇為治療瓣膜性心臟病及心血管相關手術,而這個市場在國內正急速膨脹(詳細行業分析可閱《沛嘉醫療暗盤價爆升 投資者可追?》)。 相比藥物市場,儀器設備的市場競爭相對較細,而且研發亦相對容易些,產生收入的機會亦較高。目前沛嘉市值154.65港元,對比海外行業龍頭愛德華茲高達427.4億美元的市值,沛嘉仍有上升空間,再考慮到市場迅速膨脹,而且國內滲透率及行業集中度亦較低,相信沛嘉長遠增長趨勢亦穩妥。不過近日中央政府有進行醫療器械「帶量採購」的趨勢,短期內集團股價波動性可能較大,投資者可靜候入市良機。

  2. 2021年6月30日 · 生物科技股近日十分強勢,而且未來相信仍會得到可觀發展,以下兩隻股十分值得納入監察名單。 更多內容顛覆糖尿病治療領域黑馬:華領醫藥 1.華領醫藥-B(SEHK:2552) 華領醫藥主要從事用於治療 2型糖尿病的全球首創口服藥 Dorzagliatin(HMS5552) 的開發,截至去年底還只是專做研發,未產生營收 ...

  3. 2022年6月24日 ·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無論是全球或香港經濟都受到嚴重重創。而各行各業為了生存,都紛紛轉形求出路;大眾的消費模式亦有所改變。此文將會探討疫情之下香港的消費模式轉變、最受影響的行業、以及未來消費模式的發展趨勢。

  4. 2021年4月30日 · 3月初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內容提到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複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4月下旬國務院辦公廳在印發的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中強調要探索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保障範圍。 可以預期未來線上醫保範圍將繼續拓闊。 據滙豐論證引述北京藥賦能科技公司行政總裁指,中國線上醫藥產業市場有龐大潛力,特別是B2B市場,亦預期B2C市場規模將於3-5年內達到4000-5000億元人民幣,而O2O市場方面雖然才剛開放不久,但料未來3年能按年增長100%以上。 與阿里系協同效應.

  5. 2020年9月29日 · 市場普遍將阿里健康(SEHK:241)及平安好醫生(SEHK:1833)相提並論,但阿里健康背靠阿里巴巴(SEHK:9988),充滿著「賣藥」的電商基因;平安好醫生的母公司是中國平安(SEHK:2318),比較著重「醫療」的服務因素。兩者仍有截然不同的分別。

  6. 2022年6月16日 · 兩隻可追趁回吸納的生科股:藥明康德、君實生物. 近日中資股上演反攻,生科股股價也為之一振。. 當中以藥明生物(SEHK:2269)反彈速度最快。. 所謂有智慧不如趁勢,與其追藥明生物,倒不如追升幅較低,但質素同樣不錯的藥明康德(SEHK:2359)及君實生物(SE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