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新股ipo發行 相關

    廣告
  2. The IPO Market is Hotter Than Ever. This is a Phenomenal Time for Savvy Investors. The 2024 IPO lineup includes a company that could be one the biggest of all time.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9日 · 德勤:港首季IPO集資額跌至全球第10. inews@mingpao.com. 【明報專訊】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多名議員關注本港新股市場,以及港交所(0388)審批公司上市的時間。.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今年首季收到65宗新股上市申請按年增加逾30%但相關 ...

  2. 【明報專訊】儘管港股IPO市場2023年表現失色,全年集資額不足500億元,為逾20年來最低,惟再有國際會計師行預期今年集資額有望倍增至逾千億元。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合伙人劉大昌昨日於《中國內地與香港IPO市場2023回顧及2024年展望》記者會上表示,預期本港2024年將有90集新股IPO)上市,集資1000億元,全球排名可由去年的第六名,上升至首五名。 明報記者 田越. 綜觀四大會計師行預測,今年IPO市場回暖為市場共識,畢馬威與德勤及羅兵咸永道同預期今年IPO集資額可達千億元,只有安永料集資額僅為500億元最悲觀(見表)。

  3. 2023年11月22日 · 明報專訊本港新股市場近日見回暖迹象惟今年仍未見大型新股重臨四大會計師行之一的安永預期港股IPO今年集資額將跌至20年新低。 港交所(0388)昨出招「救亡」,放寬對新股「雙重參與」限制,集資額逾10億元的中大型新股,容許現有股東及基礎投資者在IPO過程中進一步認購,即時生效。 分析相信,在市場資金緊絀下,此舉有助中大型新股加強在年底旺季前招股上市的信心。 明報記者 江陵凱. 港交所昨刊發經修訂的指引信,容許新股的現有股東(包括上市前投資者)及基礎投資者於IPO過程中進一步認購。 豁免條件為發售總額至少為10億元;現有股東及其緊密聯繫人的配股不超過所發行新股總額的30%;以及董事、行政總裁、控股股東及監事必須確認,他們或其緊密聯繫人未有在IPO過程中認購。

  4. 2024年4月15日 · 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指出優化新股價格發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物色更多機構投資者包括對冲基金家族辦公室等參與建簿過程改善價格發現令發行價更貼近市場減少出現新股上市首日股價潛水情况提高新股市場吸引力

  5. 2024年1月8日 · 明報專訊香港新股市場吹淡風去年首次公開發售IPO集資降至463億元近10多年低位觸發投資銀行收縮連會計師行亦不能獨善其身更曾傳出四大行之一德勤要個別員工放無薪假有四大行之外的同業指面對新股寒冬唯有調動資源多做年審工作有意見認為四大行對行業敏感度較高面對客戶減價工資成本難降出現放無薪假甚至裁員是無可避免。 有法律界人士稱,香港新股市場面對北京等市場更大競爭,監管機構需給予市場更清晰的審批上市時間表,並做好市場推廣工作。 明報記者 陳偉燊. 「過去12個月新股市場放慢很多,原因是與高利率及中美角力有關,這大大影響香港新股市場的競爭力。 」BDO(立信德豪)審計部董事總經理陳錦榮對記者表示,美國政府限制企業投資內地市場,亦降低了內地企業的吸引力。

  6. 2023年10月9日 · 所謂基石投資者是指在IPO過程中以招股價承諾入股的大型機構投資者藉以向投資界展示該新股是值得信任的投資。 基石投資者既有權優先認購,一般亦附有6個月禁售期的規定。 外資基石投資者認購比率減少可想而知新股發行後外資佔新上市公司已擴大後股本佔比亦見下跌由20202021年持股平均約3%至4%下跌至2022年及今年首9個月的不足1%影響力大減。 若再以外資基石投資者數目看,2020、2021年新股基石投資者中,平均約有四成為外資,撇除「海歸派」,也約有三成水平。 不過,到了2022年,該比例已急跌至16.1%,今年首9個月則回升至兩成水平(見圖3)。 早前疫情累外資難到內地視察.

  7. 2023年10月25日 · 明報專訊港股交投每况愈下新股IPO低迷為關鍵之一。 港交所(0388)近年不斷開拓新上市領域,先後修訂上市規則引入生物科技股、同股不同權、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及特專公司,最近再就GEM重新定位諮詢市場(表1),並大力招攬中東及東南亞等外國公司來港上市。 儘管聯交所全方位開發新板塊吸引外國公司,但業界認為,種種新猷面對歐美資金退潮,只能說「生不逢時」。 他們建議當局開發中東等新財源,填補市場資金空缺。 明報記者 陳偉燊、田越. 港交所過去5年接連出手修訂上市規則,引進更多同股不同權、生物科技公司成績漸現。 當中吸引原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如阿里巴巴(9988)及京東(9618)等中概股回歸港股。 至今同股不同權股份更佔港股總市值及交投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