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新股ipo發行 相關

    廣告
  2. The IPO Market is Hotter Than Ever. This is a Phenomenal Time for Savvy Investors. The 2024 IPO lineup includes a company that could be one the biggest of all time.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9日 · 德勤:港首季IPO集資額跌至全球第10. inews@mingpao.com. 【明報專訊】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多名議員關注本港新股市場,以及港交所(0388)審批公司上市的時間。.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今年首季收到65宗新股上市申請按年增加逾30%但相關 ...

  2. 2024年4月24日 · 李家超表示,這批申請來港IPO的企業包括來自製造業、物流等傳統行業的大型企業,也有AI(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高增值行業的重點公司,政府也正積極向內地領先的獨角獸企業宣傳到港融資。 李家超又指出,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將進入技術方案落實階段,將增加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意欲;至於增加滬港通、深港通可買賣的ETF及REIT,可進一步帶動產品交投上升。 陳翊庭:新股市場疲弱 屬全球現象. 另外,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陳翊庭昨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商貿諮詢理事會午宴時表示,資本市場特別是上市集資過去數年疲弱,情况不單發生在香港,而是全球現象。 她指香港有基本條件支持資本市場,目前面對一些不利條件,包括地緣政治、高利率環境等,但她認為只是短期影響,長遠而言香港將繼續在籌集資本方面擔當領導地位。

  3. 2023年11月22日 · 明報專訊本港新股市場近日見回暖迹象惟今年仍未見大型新股重臨四大會計師行之一的安永預期港股IPO今年集資額將跌至20年新低。 港交所(0388)昨出招「救亡」,放寬對新股「雙重參與」限制,集資額逾10億元的中大型新股,容許現有股東及基礎投資者在IPO過程中進一步認購,即時生效。 分析相信,在市場資金緊絀下,此舉有助中大型新股加強在年底旺季前招股上市的信心。 明報記者 江陵凱. 港交所昨刊發經修訂的指引信,容許新股的現有股東(包括上市前投資者)及基礎投資者於IPO過程中進一步認購。 豁免條件為發售總額至少為10億元;現有股東及其緊密聯繫人的配股不超過所發行新股總額的30%;以及董事、行政總裁、控股股東及監事必須確認,他們或其緊密聯繫人未有在IPO過程中認購。

  4. 【明報專訊】儘管港股IPO市場2023年表現失色,全年集資額不足500億元,為逾20年來最低,惟再有國際會計師行預期今年集資額有望倍增至逾千億元。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合伙人劉大昌昨日於《中國內地與香港IPO市場2023回顧及2024年展望》記者會上表示,預期本港2024年將有90集新股IPO)上市,集資1000億元,全球排名可由去年的第六名,上升至首五名。 明報記者 田越. 綜觀四大會計師行預測,今年IPO市場回暖為市場共識,畢馬威與德勤及羅兵咸永道同預期今年IPO集資額可達千億元,只有安永料集資額僅為500億元最悲觀(見表)。

  5. 2024年4月15日 · 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指出優化新股價格發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物色更多機構投資者包括對冲基金家族辦公室等參與建簿過程改善價格發現令發行價更貼近市場減少出現新股上市首日股價潛水情况提高新股市場吸引力

  6. 2024年4月2日 · 明報記者. 根據港交所網站,自18C上市新規於去年3月底推出,截至今年3月26日,只有兩家公司提交上市申請。 內地自動駕駛計算晶片開發商黑芝麻智能,於去年6月底首次提交上市申請,惟6個月期屆滿後申請已失效,公司於今年3月22日再次入表。 另一家內地人工智能(AI)藥物研發公司晶泰科技,則於去年11月底入表。 港交所去年推出18C上市機制時,曾預期推出數月後會有首批公司以新機制申請上市。 惟目前暫未有公司透過此機制上市。 港股市况差 難達公司想要估值. 香港資本市場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黃偉誠表示,對18C新規推出一年仍未有公司上市感到失望,認為相關上市門檻相對較高,包括市值要求、專業投資者早前參與及配售比例等(見表),適逢目前本港股市市况差,故很難做到公司想要的估值。

  7. 2023年10月9日 · 所謂基石投資者是指在IPO過程中以招股價承諾入股的大型機構投資者藉以向投資界展示該新股是值得信任的投資。 基石投資者既有權優先認購,一般亦附有6個月禁售期的規定。 外資基石投資者認購比率減少可想而知新股發行後外資佔新上市公司已擴大後股本佔比亦見下跌由20202021年持股平均約3%至4%下跌至2022年及今年首9個月的不足1%影響力大減。 若再以外資基石投資者數目看,2020、2021年新股基石投資者中,平均約有四成為外資,撇除「海歸派」,也約有三成水平。 不過,到了2022年,該比例已急跌至16.1%,今年首9個月則回升至兩成水平(見圖3)。 早前疫情累外資難到內地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