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9日 · @廣論消文|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首頁. 相簿. 活動. 2021-02-09 10:19:02| 人氣5,2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303 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此分為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303 303頁9行-304頁5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第三,引發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略有八種。 引發法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大略有八種。 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 一、淨信境,指佛法僧三寶的真實功德。 因為是由思擇三寶功德而引生清淨的信心,所以叫淨信境。 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 二、現證境,指無我真實義,包括人無我和法無我。 因為是由思擇無我真實義而現證真如,所以叫現證境。

  2. 2021年3月2日 · 首頁. 相簿. 活動. 2021-03-02 08:10:36| 人氣8,7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323 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323 323頁3行-3242行.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分五: ① 慧之自性; ② 生慧方便; ③ 慧之差別; ④ 正修慧時應如何行; ⑤ 此等攝義。 寅六 學習般若: 「學習般若」分四:① 般若的本質。 ② 如何著手修習般若。 ③ 般若的分別。 ④ 修習般若的方法。 ⑤ 總結。 未一、慧之自性. 智慧的自性,即智慧自身不同於其他法的體性。 今初。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

  3. 今初.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 即彼九心攝之為四。 《華嚴經》中說,要以九種心 (孝子心、金剛心、大地心、輪圍山心、世間僕役心、除穢人心、乘心、犬心、船心) 來親近承事善知識,而這九種心是能完全含攝親近與承事善知識,所應該具備的意樂的綱要。 這九種心又可歸納為四大項。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 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 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 」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第一是孝子心。

  4. 是故經以多喻讚美,《大般涅槃經》云:「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一切跡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 所以經論中常以種種的比喻來讚美「念死」,如《大般涅槃經》中說,「一切耕種之中,以秋收的果實最豐碩;一切的足跡當中,以象的足跡最紮實安穩;一切的思惟觀想當中,以『無常死想』最有意義,因為它能幫我們去除三界一切的貪愛、無明、及我慢。 如是又以是能頓摧一切煩惱惡行大椎,是能轉趣頓辦一切勝妙大門,如是等喻而為讚美。 又說,「念死」就像能瞬間摧壞一切煩惱惡行的大錘,讓我們能在當下成辦種種勝妙善業的無上法門。 所以經典引以上種種喻來讚揚「念死無常」。 《集法句》中亦云,「應達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陽燄,魔花刄劍於此折,能趣死王無見位。

  5. 2020年4月23日 · 這五種原因就是:愚癡深重、善根薄弱、惡業重大、造罪後不起追悔之心、先前沒有善行。. 【故說輕微是指智者,能悔前失,防護後過,不藏諸惡,勤修善法,諸惡對治,若不修此妄矜為智,由輕蔑門,知而故行,是為尤重。. 所以,這裡說的罪業輕微 ...

  6. 廣論消文245 經說“正行而為堅實”,其正行者,說“受律儀已,學其學處”。. 廣論消文245 245頁7行-246頁末行. 第三既發心,已於諸勝行修學道理分三:.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分三。. 第三、在發了願菩提心以後,應當修學種種殊勝菩薩行的道理分成三方面來 ...

  7. 2020年9月12日 · 2020-09-12 11:33:51| 人氣3,6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174-2 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74-2 174頁7行-175頁10行. 新譯廣論.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 若行捨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褔業。 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因此,若受「染汙無明」和「壞聚見」影響,而以身、語、意三門從事殺生等不善法,便是積集「非福業」。 實行佈施、守護戒律等欲界善法,便是積集「福業」。 修習「色界」或「無色界」靜慮三摩地境的奢摩他(止),便是積集「不動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