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社評最低工資與現實脫節 全面改革紓在職貧窮. 【明報社評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法定最低工資由每小時37.5元調升至40元5月1日起實施。. 最低工資旨在保障工人薪酬水平合理,能夠養活自己與家人,現實卻是普通茶餐廳一餐飯的 ...

  2. 2024年5月7日 · 社評:諮詢架構須透明度 利益申報寧緊勿鬆. 【明報社評】政府多個新設或重組的諮詢架構,包括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等,並無採用利益登記冊制度。. 當局解釋相關諮詢委員會沒有處理審批撥款,所以不設利益登記冊,成員只需在委員會上申報,然而由於 ...

  3. 社評習近平訪歐成果豐碩 對歐外交展現新思維. 呂大樂. 筆陣:從香港旅業轉型 到城市未來路徑 /文:呂大樂. 李先知. 聞風筆動:愛國教育小組4分組 不設組長成員各自發揮 /文:李先知. 無止橋. 人生有幾個十年. 馮可強. 香港的「全球性」——由自由開放、多元包容到「再全球化」 江玉歡:香港政府「行政主導」 應形成優質閉環管理系統. 羅仕揚. 【羅仕揚專欄】保險一命救全家. 邱立本. 沒有春運就沒有中國的進步. 網上熱話. SHOWBIZ.

  4. 明報社評秀茂坪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塌下造成多人死傷。 天秤塌下意外在香港甚為罕見,這次出事的天秤,發生意外時並非負重運作,事故原因不排除涉及組裝疏忽大意,導致基座不穩,政府除了支援死傷者家屬,更要徹查事件,追究責任。 因應大型工程不斷開展,勞工處近年雖有增聘人手,加強工地巡查,可是奪命事故依然頻生,勞工團體質疑業界重視工程效率多於安全。 今次是本港近年其中一宗最嚴重的工業意外,當局應盡快落實職安條例修例,對罔顧後果導致工人死亡的僱主加重罰則,同時亦應檢討勞工處監管巡查是否存在缺失,務求採取更有力措施,督促承建商和外判商加強工地安全。

  5. 明報社評房屋署長者住屋空置問題惹來關注申訴專員公署建議將部分單位轉為過渡房屋並鼓勵住戶調遷以整合公屋資源

  6. 明報社評內地中小學生今年有一個極不一樣的開學禮物」,學校將會少給作業及考試家長不能再帶他們去課外補習。 這個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頒發的「雙減令」,學校會照章辦事,家長的意見分歧,對於減輕經濟負擔自然高興,但雙減令可能會降低 ...

  7. 2023年10月13日 · 明報社評科技大學爭取成立本地第三間醫學院希望兩三年後開始首階段招生。 香港人口老化,未來醫療服務需求有增無減,解決醫護人手嚴重不足,長遠必須培養更多醫生。 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生物醫藥是重點項目科大走在前沿設立一所研究型的醫學院既可培訓更多醫生也有利教研相長促進本港生物醫藥發展。 有競爭才有進步,本港有第三間醫學院是好事,可以匯聚更多人才。 科大由零開始籌辦醫學院,殊非易事,當局應從本港長遠發展大局着眼,給予合理支援與配合。 星島日報社論:本年度對政務主任、二級行政主任等六個公務員學位職系聯合招聘,已經截止申請,反應非常踴躍。 報名人數創新高,反映政府工依然吃香。

  8. 此論一出引起軒然大波。 香港《大公報》、《 文匯報 》、《 新晚報 》、《 香港商報 》、《晶報等左派報章猛烈圍攻明報》。 《明報發表我們關於褲核問題的十點立場社評甚至不惜以全部版面闡述對核褲論自始至終堅持的立場。 最後因 新華社 主管 廖承志 批評左派報章在論戰中的表現,左派報章停止論戰。 1964年10月末,《明報》刊登影片《 血手印 》宣傳廣告中,有一些較為血腥的驚嚇性詞句,而《明報》則漏印廣告二字,因而被誤為新聞報道。 《大公報》藉此指責《明報》發表「妖言和妖術」言論,更重提「核褲論」指責明報「造謠生事,大發反華妖論」,後來其他左派報章,包括《文匯報》、《新晚報》、《香港商報》、《 晶報 》、《正午報》、《香港夜報》、《新生晚報》等加入論戰。

  9. 2023年11月29日 · 明報社評政府與兩電公布明年電費及利潤管制協議中期檢討結果對市民而言明年淨電費下調似乎是好消息。 現實是兩電「基本電費」加幅均高於通脹,淨電費按年下降,只因近期國際能源價格遠低於年初水平。 倘若明年能源價格反彈,市民繳交的燃料費隨時又要上調,兩電電費調整年年都跟市民玩數字遊戲。 所謂「凍價」、「減價」等說法大而化之,往往不過是在淡化「明減實加」。 星島日報社論:中電和港燈公布新電價,明年1月將減淨電費,其中港燈按年下調百分之十六,中電下調百分之七點四,結果令人意外驚喜。 即使港府表示將會推出一些新措施來穩定電費和紓解市民負擔,但有關措施恐怕是短暫性,並不足以令電費中長期向下調整,兩電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始終受利潤管制協議保障。

  10. 2024年3月5日 · 明報社評香港經濟陷困貿易投資消費表現皆失色明顯不能簡單歸咎周期性的因素還涉及更根本的系統性改變。 近年地緣政治環境劇變,令問題更趨尖銳,繼續眷戀舊範式,香港難以走出死胡同。 唯有因時制宜,跳出舒適圈,才有機會闖出新路。 而在芸芸中國城巿中,香港最有優勢提供這些高增值專業服務。 內地高質量發展,優質農產品要提升檔次,爭取賣好價錢,香港可透過提供檢測認證等專業服務,協助創造品牌。 信報社評:南韓醫生罷工事件持續多日,導火線是南韓保健福祉部和教育部公布,為了解決人手不足問題,2025學年開始,醫學院招生人數將大增二千個名額。 醫學界之所以反對擴大招生,主要論點是不滿資源錯配。 南韓醫生罷工事件相信不會在香港出現翻版,但我們仍該引以為鑑,檢視如何增加醫生比例,應付人口老化的醫療需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