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願景(英語: Lantau Tomorrow Vision ),簡稱「明日大嶼」,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大嶼山發展計劃。 施政報告指出,「明日大嶼」將是未來二、三十年香港的長遠發展願景,項目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 ...
1 天前 · 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的願景,計劃在喜靈洲與交椅洲一帶填海1700公頃,興建房屋供多至110萬人居住,並創造34萬個工作職位。由於填海迴避了處理業權與賠償等複雜行政工作,也沒有不遷不拆的抗爭政治問題,海洋保育與地球暖化的爭議雖 ...
因應大嶼山發展而建造的策略性交通設施,亦有助紓緩新界西北現時的交通壓力,以及加強市區與新界之間的連繫。 為把握大嶼山的策略性優勢和機遇,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明日大嶼願景,以期為香港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兩年來社會爭議不斷。行政長官周三(14日)即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有消息指,涉款逾6000億元的明日大嶼計劃是政府土地及房屋政策的一個焦點。(香港商報記者 周健鑫) 港府早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就公布了「明 ...
香港媒體早前引述消息指,這個名為「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香港島和大嶼山中間的水域建造多個人工島,總面積約1,700公頃,耗資約5000億港元(約 ...
特首月底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料會繼續推進明日大嶼。參考將軍澳日出康城的發展,由填海到完成所有13期的招標,前後歷經30年,規模及複雜程度都遠超日出康城的明日大嶼,預計最快2027年填海,2033年有首批住戶入伙,有測量師直言這個預測相當進取,但認同填海是香 ...
文章原載《信報》2018年11月30日 撰文:黃玉山 香港公開大學校長 不少年輕人對「明日大嶼」持較簡單化的觀感,把填海等同「不環保」。作為環保工作者,我認為大家應從科學角度看這個問題。對於在維港以外填海,我們要以客觀態度,觀察具體情況,細心分析,不宜隨便 ...
政府日前公佈「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初步成本估算,耗費至少逾6240億元公帑,舉世震驚。發展局雖然多次聲稱填海具成本效益,而且填海選址(下稱選址)的「生態價值相對低」。惟綠色和平的調查發現,棕地更具成本效益,卻受到冷待。下文會詳細拆解當中的謬誤。
「明日大嶼」願景計劃除了交椅洲中部水域填海建人工島,亦包括欣澳、龍鼓灘填海及屯門沿海發展等。當局按2018年9月的工程價格計算,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造價為1,400億,連同約1,160億的基建工程,預料造價最少2,560億元。
「明日大嶼願景」建議研究在交椅洲附近發展人工島,提供一片較大面積的土地,規劃各種社會所需用地,配合香港各方面發展的需要。 我們將於周二,就聚焦交椅洲1 000公頃人工島的詳細規劃及工程研究,連同策略性交通基建相關研究,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我想知裏首歌系乜名?!好急
陳勝嶼 - 虛假的真 歌詞: 始終找不到方向 沿路共你相戀的歌曲都寫感傷...想到無事發生 但肚量有限 狠心遠離虛假的真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