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26日 · 明報專訊現今醫療科技發達藥廠積極研發新藥愈來愈多疑難雜症已有治療藥物惟因研發成本龐大和涉及專利權不少藥物定價極為高昂有病人有藥無錢食」,或在有機會試新藥前病亡這情況觸發社會對支援罕見疾病患者用藥的討論有人提出由政府另行撥款補貼藥費改善引入藥物機制或由藥廠分擔藥費這些方案是否可行? 事件背景. 2017年4月,36歲結節性硬化症患者池燕蘭出席立法會公聽會訴說自己因病全身長腫瘤,自費藥物每月藥費達2萬元,她無法負擔而得不到適切治療,聲淚俱下地稱不甘心30多歲便要死,希望醫院管理局將治療罕見病的藥物納為獲資助藥物。 最終她在發言後不到半個月病逝,遺下年邁父母及患有相同疾病的13歲女兒。 港未定義罕見病 藥物多無資助. 根據歐盟的定義,罕見疾病即每1萬人少於5宗個案。

  2.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研發後,挽救不少冠心病患者的性命。 有幸拾回小命,治療技術自是首要一環,難怪「通波仔」支架,以及配合支架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近年一直推陳出新。 然而手術後,帶着支架和一袋藥物,大步踏出醫院大門的心臟病康復者,就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了。 慎防復發第一步,由認識自己的病開始。 現時,香港每年約有三千至四千人死於心臟病,當中又以影響心血管的冠心病最為普及。

  3. 2019年12月12日 · 一款新藥從開始研發到獲批上市,通常要10至15年。 該報2019年7月報道指出,利用傳統方式開發新藥的費用已接近25億美元(約196億港元)。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2015年3月於《明報》撰文指出,藥廠研究新藥所費不菲,每項臨 測試都非常昂貴,亦包括保險費用等。

  4. ① 最普遍的撲息熱痛(Paracetamol),屬第一線藥物. 這類藥物不用醫生處方也可買到。 它具止痛及退燒功效,副作用少,相對較安全,但沒有消炎作用。 其每日上限為4000mg。 (如每粒500mg,即每天最多吃8粒),每次不能超過1000mg(即約兩粒),否則或會損害肝功能,嚴重者會令肝中毒。 ② 非類固醇消炎藥(簡稱NSAIDs),屬二線藥物. 它的用途廣泛,最常見有水楊酸(Salicylic acid)類的止痛藥,亦即是亞士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 「這類會刺激胃壁易傷腸胃,宜與胃同服。 服用超過三至六個月,或影響腎功能。 」慢性病、糖尿、腎功能較差的病患要特別小心。

  5. 2024年3月3日 · 廣東祈福醫院近日首次透過港澳藥械通引進治療乾眼症的伐尼克蘭鼻噴霧劑 (Tyrvaya),成為廣州首間引入乾眼症新藥的醫療機構廣東祈福醫院眼科副主任賁彥捷表示目前乾眼症常見藥物為人工淚液伐尼克蘭鼻噴霧劑是全球首個獲批治療乾眼症狀的鼻噴霧劑以伐尼克蘭結合煙鹼型乙酰膽鹼受體 (nAChRs),激活三叉神經副交感神經通路,增加人體天然淚液分泌,治療乾眼症。 更多中國新聞. 相關新聞. 穗醫院經「藥械通」引乾眼症新藥.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6. 4 天前 · 就算用上安全性較高的一代薄血,亦只能將NNH減少至約莫1 in 350。 很多人認為治療後情況轉差便必定是醫生的過失(甚至沒有好轉或好轉得不夠快也是醫生的過失),不過,醫學恆常的定律是,但凡NNT便會附帶若干的NNH,後者亦沒可能等於零,因此,所謂primum non nocere,其實只是一派空談。

  7. 實熱的概念,是身體壯實,受外邪影響,出現熱象,用清熱的藥物袪邪外出,身體就回復健康,專業的用語是:「邪去則正安。 」此時涼茶是正確之選,黃芩亦是良藥。 另外中醫認為氣虛,亦會導致發燒發熱,這時要用補益去處理,高燒才會降下來,此種治法,叫「甘溫除大熱」,常用的方子有補中益氣湯,方內有人參、北芪、白朮、當歸等溫補之藥物,當大家明白箇中道理,就不會奇怪為何發高燒,中醫都有時會處方溫補藥,而非寒涼。 見痰休治痰,有熱莫攻熱,明得箇中理,方是醫中傑! 話說回頭,就算是有火有熱,但中醫選用降溫的藥物都各有所依,因為每種藥物作用於人體部份,都有不同,中醫謂之「歸經」。 從數仟年實踐中所知,黃連、黃芩、黃柏三種藥物,雖然都同屬清熱燥濕類的藥物,但當肺部有熱時,我們應選擇黃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