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6日 ·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說:「胰臟不如腸出了問題可能會出血這個位置少出血外病徵亦不易顯現。 胰頭是最常發現癌蹤的位置,超過7成病人屬於此情況,若腫瘤體積稍大可壓着膽管和十二指腸,會感到吃東西難下嚥,有機會令病徵早些 ...

  2. 2024年3月21日 · 度身訂做身體檢查 方為上策. 套餐式身體檢查看似「抵食夾大件」,但難針對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或令消費者白花冤枉錢和時間。 較理想的做法, 是採取度身訂做的方式 。 於身體檢查前,先與家庭醫生商討。 醫生會評估客人的年齡、性別、生活習慣(如飲食、運動、有否煙酒)、疾病紀錄、家族病史(如糖尿病、高血脂、大腸癌)、其他個人需要(如婚前檢查)等因素,再作出個人化的檢查建議,包括檢查項目和頻密程度。 此外,讀者也應花一些時間,了解檢查項目的功效和目的,例如大部分癌症指標(cancer markers)其實主要用於監察癌症治療是否有效及檢視癌症有否復發,而非用作篩查或診斷癌症。 做身體檢查前 宜先買危疾和醫療保險.

  3. 2019年5月6日 ·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King of Cancer」之稱。.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本港肝癌每年新症 ...

  4. 2018年12月15日 · 根據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的經驗分享,指一般人平日較少接觸癌症資訊,一旦被確診未必有充分知識向醫生發問,反而會倒過來質疑醫生,甚至錯過了治療黃金時期。 謬誤一:化療或標靶藥的效果欠佳? 肺癌及肝癌病人,一般首選是接受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但不少人一聽到化療已很抗拒,希望改為接受免疫治療,有些中產人士會doctor-shopping,期望有醫生「說出」符合他想要的治療方案,結果拖延一、兩個月甚至半年才進行治療,最終影響治療效果。 謬誤二:化療導致「作嘔作悶」? 謝醫生指,不少病人對化療和電療的副作用存在誤解,例如化療導致「作嘔作悶」的副作用,現時已可透過藥物改善。 謬誤三:電療導致嚴重「生痱滋」?

  5. 2022年4月13日 · 中銀集團保險將網絡醫生地圖、掃碼就診、電子理賠等3大創新功能融入健康保險全服務流程,實現一站式的數字化體驗。 以利用中銀集團保險APP一鍵操作,從尋找醫生至索賠申請,以數分鐘輕鬆辦妥。 網絡醫生地圖網絡醫生地圖服務開創以地圖模式查找醫生資料通過手機GPS準確定位搜索自身所在位置1公里內符合客戶醫療保單保障範圍的網絡醫生資料。 掃碼就診功能:掃碼就診服務銜接醫療服務與保險服務,只須出示APP中的二維碼,供醫療機構掃描,即可在保單承保範圍內支付醫療費用。 就診過程全程毋須出示實體醫療卡、現金,也毋須動筆簽名確認,更毋須另行遞交索賠申請,體驗「無現金全數字化健康保險理賠服務」。

  6. 2019年3月9日 · 骨科專科醫生梁漢邦指出腕管綜合症可說是最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主要是手腕不斷重複相同動作引起勞損所致。 患者多為中年以上人士,並以女性居多,原因是她們的腕管先天較為細小。 他警告,長時間玩手機,最嚴重會壓傷腕管內的神經綫,最終令手指失去觸感,無法進行拿筷子、扣鈕等精細動作。 中年女士腕管受損較常見. 他稱,以往腕管綜合症與工作有關,例如經常因做家務而要扭毛巾和拭抹的家庭主婦,或是長時間用電腦的打工仔,但現在則較多與玩手機有關,特別是手機愈大愈重,手腕的壓力亦愈大,而且一玩又往往可以玩上一、兩個小時。 重複及過度使用手腕關節,令腕管內的筋腱出現發炎,是腕管綜合症出現的主因。 其他病症如懷孕引起水腫、甲狀腺功能失調、腎病、類風濕關節炎等也可引發腕管綜合症。

  7. 2021年4月22日 · 6款產品中,信諾靈活優越的每年保障限額創新高,達每年3,000萬港元,冠絕自願醫保半私家房計劃;至於終身保障限額,就只有Bupa Hero智選及信諾靈活優越不設上限。 再從另一角度了解產品的保障,10Life向專科醫生查詢多達12個不同程度傷病個案(包括肝癌、通波仔、換骹手術等)的醫療開支,再根據產品的條款,計算傷病個案的預計醫療保障率。 而這6款皇牌產品的平均預計醫療保障率皆近乎100%,當中信諾靈活優越及友邦尊裕更高達100%,達到滴水不漏的保障! 作為精明的消費者,投保前當然也要了解哪些項目易有保障漏洞。 【平價VHIS大比併 一年保費少於5,000元夠唔夠保障? : 按此 】 堵塞保障漏洞 成就更高保障. 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 除手術外,患者可透過化療、標靶藥等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