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捨棄自己主觀的想法,完全順從善知識的教導而,就好像世間的孝子一樣,並非隨著自己意願--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觀察父親的容顏,順從父親的心意而,不做任何違逆的事。 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心態也應當如此,隨時善巧的對善知識要察言觀色,依照他的教導而。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也說,「在任何情況下,弟子都應該捨棄自己的自在,隨順善知識的心意而。 」這裡也說明,只有具備德相的善知識才能這樣做,在其他人的跟前,就不能隨便以孝子心任由他人牽著鼻子走。 合註:祖師說:不能對任何人都輕易交付鼻繩。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 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 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第二是金剛心。

  2. 2020年5月29日 · 廣論消文 144 143 頁末行-145 頁 1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愛樂苦,於現或不現,莫作諸惡業。設已作惡業,或當作亦然,汝雖急起逃,然不能脫苦。任其居何處,無業不能至,非空非海內,亦非入山中。」 《集法句經》中說:「假如你害怕苦受,也不喜愛痛苦,那麼不管公開或私底下 ...

  3. 2021年3月3日 · 廣論消文 324 324 頁 2 -末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如吉祥勇云: “ 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 就像吉祥勇(馬鳴菩薩)所說:這些佈施等福德若能借助妙慧的力量,那就像黃金飾品再鑲上寶珠,尤其顯得光彩奪目。 “ 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由意顯其力。

  4. 2021年2月17日 · 如此之苦應須堪忍:即不修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 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成辦自利。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 這樣的苦應當安忍,理由是:即便我們不修、放任而住,在流轉 ...

  5. 與父母同住,晨昏定省,是報;若不同住,要找離父母近的地方,以便就近照顧。 3. 沒有生過孩子,大多難以感念父母細心呵護我們長大的辛勞,或體會這般的恩情是如此的偉大,無論父母如何對待你,都要懷感恩心,感謝他們的付出,讓你有個人身可以好好修行。

  6. 2020年12月30日 · “眾苦”:身體是眾苦之源,源源不斷地生、老、病、死等苦痛,貪、嗔、癡、慢等煩惱,所以身是眾苦的容器、百病的巢穴、煩惱的依處。 “無恩”:即使給它飲食,為它沐浴、裝飾,對它百般愛護,它也不會報恩,反而將你送入惡趣。 “恒不淨”:此身純是不淨的本性,在這張人皮中,無數大大小小的孔隙猶如油壺一般,上下不斷地流泄不淨物,九個瘡口像潰爛的老膿疤一樣常流不淨,眼中出眼屎,耳中出耳垢,鼻中出鼻涕,口裏出唾液、痰和血,下門出大小便。 九萬九千毛孔裏出不淨汗水。 (或者把身體分成三十六種不淨物,分為地、水、火、風、空五界等,都能讓人認識身體的不淨本性。 “此身若能饒利他,不生歡喜非聰睿”:若能以這充滿過患的身體利益眾生,使它轉成自他無量利樂的源泉,對此若不歡喜,又豈是智者?

  7. 2020年5月6日 · 廣論消文139-4 順生受者,謂於二世當受其果。. 順後受者,謂於三世以後成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39-4 日常法師淺釋. 廣論 139頁2. 【 決定受中,依受果時分三。. 其中現法受者,謂即彼果現法成熟。. 《本地分》說此復有八:若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