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7日 · 此四法即 ① 摧伏我慢; ② 斷除嫉妒; ③ 斷除慳吝; ④ 見其他眾生富貴安樂,心生歡喜。 若能如是串習,就能不失壞菩提心。 心得交流──林師兄消文. 昨晚消文時,對於「見他富樂心生歡喜」,到底是應取應捨有點猶豫。 問題癥節在於「心生歡喜」所為何來? 上午重新回到《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九〈文殊師利授記會第十五之二〉,細細閱讀整卷經文,尋獲答案,經曰: 「舍利弗。 菩薩見他得利生歡喜心。 有四種利益。 何等為四。 一者常生是心我攝眾生應與利樂彼既自得故生歡喜。 二者所有財物王難水火劫賊怨親無能侵奪。 三者隨所生處財寶諸子皆悉具足王不嫉忌何況餘人。 四者蓄用資財俱無窮盡。 是名為四。 舍利弗。 是菩薩成就四法。

  2. 2020年12月2日 · 今初﹞. 平常我們造了世間染污業之後還會增長它,現在我們要反過來,不但要淨除惡業,而且還要徹底圓滿地達到佛的果位,所以學會了之後不可以再捨棄。 實際上通常倒不是有意捨棄,而是在不作意對治、不精進努力的時候,無始以來的習染一下就又來了,來的時候你又不知不覺地跟著去了,這是我們眼前最應該注意之處。 這個對治了以後,再增長已經學會的善法,而不是增長以往流轉生死的那些染污之業。 辰一、不捨所發心願分四: ① 捨願心之罪重過別解脫根本罪. ② 未捨願心縱享五欲仍具戒律. ③ 若捨願心則須長夜馳騁惡趣. ④ 當如糞聚中獲得如意寶王般歡喜. 巳一、捨願心之罪重過別解脫根本罪. 如是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立大誓願,未度有情令度脫等。

  3. 2020年9月12日 · 因此,若受「染汙無明」和「壞見」影響,而以身、語、意三門從事殺生等不善法,便是積集「非福業」。 實行佈施、守護戒律等欲界善法,便是積集「福業」。

  4. 2021年1月21日 · 攝善法者,謂緣自相續六度等善,未生生,已生不失倍增長。 也就是緣自己相續的六波羅蜜多等善法。還沒生起的要它生起,已經生起的要使它不失壞,而且要使它倍倍增長。 申四、饒益有情戒分二: ① 略說 ② 按《菩薩地》廣說十一種利有情 ...

  5. 2020年8月12日 · 廣論消文225 相續與身,是於多剎那、多支分而假施設,無獨立性,自我、他我,亦皆於假、相續而安立。 全無自性。 性空跟緣起兩樣是不能分的。

  6. 2020年4月15日 · 《攝抉擇分》中的皈依學處內容,可分兩組四法,兩組再可分為四 (子項) 來說明。 第一個四聚,1. 就是親近善知識、2. 聽聞正法、3. 如理思惟、4. 法隨法行。此即為皈依之後,依次第修學佛法的第一步。以下說明: 1. 親近善知識:

  7. 2020年5月13日 · 第五、感得信言圓滿的因,就是要不斷串習斷除妄語、離間、粗惡、綺語等四種惡行,將來能感得信言圓滿的果報。. 第六、感得大勢名稱圓滿的因,是發願和供養。. 發願未來能成辦各種功德;並盡心的供養三寶、父母、聲聞、獨覺、親教師、軌範師及所有尊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