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8日 · 善用引導式及反覆式提問: 為引導學生從學習基礎知識到更深入的理解,幫助他們發展關鍵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在給予回饋時,老師可以針對一個主題,讓學生提出多角度思考,並要求他們記錄得出答案的過程。 例如老師可以將題目拆分成「題目如何提示你得出答案? 」「重點字眼是什麼? 」「變項的關係是什麼? 」「從這些例子中,你可以想到任何性質或法則嗎? 」當學生回答問題之後,可要求他們用自己的話語歸納總結,並且必要時可繼續追問。 這便是引導式提問,亦即透過提問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複雜的問題,從而發展批判及創意思維。 除此之外,還有反覆式提問,亦即反覆詢問同一問題或一組問題,通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來獲取更準確和詳盡的信息。 如當學生丟出一個答案,不妨反問「這樣的答案合理嗎? 」、「是否有足夠資料作佐證?

  2. 2019年3月30日 · 對待家人的態度,是你真實的人品。 懷感恩之心 老話常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對於外人的一點幫助,我們尚且心存感恩,面對家人日復一日的支持與幫助,怎能不常懷感恩之心呢?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也需要一顆感恩的心去 ...

  3. 2024年2月23日 · 慈悲評估旨在建立一個支持和促進成長、學習和發展的環境,並將個人的困難和挑戰視為機會而非缺陷。. 它強調將關懷和理解融入評估過程,並為個人提供更有價值和有意義的反饋。. 作者: 編輯精選. 2024-02-23. 灼見來論. 撰文:程偉豪(中學老師 ...

  4. 2017年9月7日 · 為深入了解同學的學行表現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其他老師求教如一些同學去年的班主任或科任老師訓育或輔導組的同事等。 大家可以從中認識同學的特點、不同學生之間的關係、各人所需協助和關顧之處。

    • 雙贏思維
    • 知彼解己
    • 綜合統效
    • 不斷更新

    習慣四「雙贏思維」是成功領袖在處事上必有的態度,雙贏的理念並非損人利己,即「贏輸」;也非損己利人,即「輸贏」。同學無論在進行分組活動、小組專題習作、班會或學會幹事的工作時,總會遇上不同的意見,若只是心存「贏輸」或「輸贏」的心態,團隊往往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要達至雙贏的局面,我們要心存互敬互惠的態度,要以互賴式的角度,即以「我們」而非「我」為中心來思考問題。抱着以終為始的精神一同解決問題,明白大家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競爭者,而是一同努力創建成功的伙伴,這才能使團隊成功。

    要達至雙贏的局面,有效的溝通是重要的一環,而習慣五「知彼解己」便是實踐雙贏的技巧。當團隊面對意見不同的時間,同學要利用同理心傾聽。聆聽的過程緊記是為了解而傾聽,而非為回應而傾聽,要嘗試設身處地、耐心和專注地傾聽,關注對方的說話內容和背後的感覺,把對方的想法和感覺重新整理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當對方感受到被聆聽和了解後,便會覺得受到尊重和認同,進而卸下防衛,坦誠而談,這時才是展開意見交流,達至雙贏的好時機。

    習慣六「綜合統效」正是「雙贏思維」及「知彼解己」實踐下的結果。每個人都有個人的優點及獨特的能力,個人的力量是統合綜效的基礎,要使團隊獲得1+1>2的成效,我們要放下敵對的態度(1+1<2),也不以妥協為目標(1+1=<2),亦不只期望限於合作(1+1=2)。我們要持雙贏思維的態度,再透過知彼解己的有效溝通技巧,以同理心聆聽溝通,達至尊重彼此的不同,再進一步互相認同及欣賞對方的能力,從而集合大家智慧思考,便能創造非按照我也非遵循你的第三種選擇方案。

    習慣一至習慣三能讓我們從依賴期步入獨立期,而習慣四至習慣六能幫助我們由個人成功邁向團隊成功。哪第七個習慣「不斷更新」又有何用呢?不斷更新是七習慣裏最後的一個習慣,是讓我們在四個生活層面中不斷更新自己,提升其他六個習慣的實踐效率。該四個層面分別是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在生理方面,我們可以透過運動、休息、壓力管理及有營養的飲食來更新自己。在祍會情感方面,我們可以透過多聯繫朋友及家人,建立互助互愛的關係來更新自己。在智能方面,我們可以多學習、閱讀、寫作或創作來更新自己。而最後我們可以透過多接觸大自然、音樂與藝術及義工服務等更新我們的心靈。四方面的更新都要均衡,緊記無論工作與學習有多繁忙,我們都不要忽略照顧自己,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及精神狀態,不要視這些自我更新的工作為浪費時間,「更新是為了行...

  5. 2020年10月23日 · 習慣一是讓我們學習情緒的管理,學會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作者: 楊佩珊. 2020-10-23. 教評心事. 標籤: 七習慣 主動積極 情緒 暫停按鈕. 若暫停按鈕再思考是作主動積極人的態度,那主動積積極的語言便是作主動積極人的技巧。 (Shutterstock) 筆者上學年與各位分享了七習慣與成功的學習生活。 但生活又怎會只有學習呢! 當然離不開家庭呢! 試想想,若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有合適的氛圍,家長與孩子共同實踐七習慣箇中的真締,互相勉勵及學習,那定必事半功倍。 所以,今年打算與各位分享七習慣在家庭中如何配合實踐。 我相信要同學在自己的生活上好好培養及應用七習慣,家庭的參與絶對是關鍵,更是開啟同學成功之門的鑰匙。

  6. 2021年3月31日 · 1.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子女身心健康和福祉重要的支持和保護因素. 調查發現家長與子女及學校互動溝通的程度有很大差別。 團隊從中學家長的數據中歸納了四種家長管教行為模式,分別是:對所有互動項目皆為極低度參與型、重點維持親子溝通型、較平均水平更高度以孩子為中心的親子管教型(即監管子女的網上活動和協助他們做功課)、以及高度參與子女和學校互動的全面支援型。 小學家長的管教行為模式亦可分為四類,與中學家長相似,但小學家長整體管教的參與度較中學家長高,四種模式都會對子女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 團隊亦研究在停課期間,各項家長管教因素與子女學業、社交、情緒及身心健康和福祉的關係。 研究發現,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對子女有利的單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