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14日 · 2017-06-14. 在孔門弟子中,有所謂四聖與十哲,能兼此二譽的,僅顏回一人而已。 顏回,是四聖中的「復聖」,意為「復見聖人」,用現代語言說之,則是「複製的聖人」,可見其譽之高。 顏回又是十哲之首,儒門第一,以德行睿智、沉默如愚、安貧樂道見稱。 三月不違仁 不重複犯錯. 孔子對他的印象是:「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去之後,他懂自我反省,對所學的又能進一步加以發展)。 回也,不愚。 」孔子對魯哀公稱讚顏回:「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說他從未見過如此學生,三月不違仁,又從不遷怒於人,不犯重複錯誤。 有時,父母在辦公室、子女在學校遇上不快的事,回家後或會找身邊的人出氣,做成家人牽連受害。

  2. 2019年3月9日 · 2019-03-09. 「人生中沒有事情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這是世界著名低男中音Thomas Quasthoff(湯瑪士.夸斯托夫)的人生哲學。. 有着一把低沉迷人聲線 ...

  3. 2017年3月8日 · 2017-03-08. 莊子論「境界」,分「自然之境界」與「人為之境界」。 前者是人應該追求的目標,後者是人往往迷失的地方。 莊子認為,人生在世,與其不自覺地追求世俗的境界,不如求道追求自然的境界。 有關思想,見於《莊子.列禦寇》︰.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 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於兵,故行有求。 兵,恃之則亡。 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 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 水流乎無形,發洩乎太清。 悲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4. 2017年11月8日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居 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 ,則何以 ?」 子路率爾而對 曰 ...

  5. 2006年6月8日 · 琴台客聚:孔子擊磬 有心挽道窮. 黃大仙籤第八十二籤為「中平—孔子擊磬」。. 「孔子擊磬」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這章書是弟子原子思 ...

  6. 2018年10月30日 · 二階堂進先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功臣之一,1972年9月25日,他與田中首相和大平正芳外相一道打開了日中友好的大門,促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這一壯舉。 「蘭在幽山自香」,這句話散發出老莊哲學空靈而灑脫的味道。 或許,熟稔漢學的二階堂進是在表露宦海沉浮,寵辱不驚的心態? 或許,他在借此排解生逢亂世,懷才不遇的苦惱? 吞舟之魚 不遊枝流. 走廊上,還有一幅斗方大小的書法「吞舟之魚 不遊枝流」。 我不曉得書家姓甚名誰,但他肯定是位名人吧。 該句出自《列子.楊朱》,下句為「鴻鵠高飛,不集汙池」。

  7. 2018年6月29日 · 2018-06-29. 《莊子.齊物論》中,「莫若以明」一語共兩見,上回已導讀過其中一則,本篇謹再補述另外一則如下: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①。 自彼則不見,自知②則知之。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③生之說也。 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④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聖人不由⑤,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 果且無彼是乎? 彼是莫得其偶⑥,謂之道樞。 樞⑦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 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⑧。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