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5日 · 最好的新年計畫,就是清理去年的計畫. 這個新世界有太多吸引人的東西,我看到社群上別人這樣做,我也想做做看,於是很多的計畫、很多的夢想。 其實,能夠完成計畫的關鍵往往不是做計畫,而是「清理計畫」。 就像我之前曾說過「 待辦清單裡可能隱藏著傷害效率的兇手 」,要先學會怎麼刪除清單上的瑣事,才能學會完成重要的事情。 在這新的一年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否在網路的潮流鼓動下又多了很多新計畫呢? 這時候,不如先拿起去年的那張計畫表,清理一下,說不定裡面還有一個計畫是過了一年後現在的你看到依然會心動的,相信我,這個計畫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做的! 於是,我給自己的這個新年計畫,就是回頭去清理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更簡單的科技人,找回自己的專注生活,因為先有專注,事情才會完成。

  2. 2016年5月26日 · 1.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

  3. 2017年3月7日 · 我們面臨著一個資料與資訊量都非常龐大的工作環境,面對爆炸的數位資料,應該如何整理才好呢? 幸運的是,我們也身處一個數位科技持續發展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有更好的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用「 不一樣的思維 」完成有效的 數位資料整理 。 這篇文章,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提供五個整理思考角度和具體作法。 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是需要大量的文件整理、靈感整理、素材整理與經驗整理,所以下面的整理方法,也會和我的工作方式息息相關。 1. 一物沒有定位: 一個素材與想法,對我來說有可能用在 A 設計上,也有可能用到 B 文章中。 一份文件可以被 A 專案使用,也可能被 B 專案使用。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

  4. 2016年6月25日 · 讓我們先來看看主動面的五個方法。 我有一本「 快樂筆記本 」和一本「 學習筆記本 」,裡面記滿了「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能是去吃一家夢寐以求的餐廳,或是學一道菜,還是寫篇好想寫的部落格文章。 而當我面對情緒低谷時,我會從這裡找一件事情出來做。 因為這時候我最需要 「立即來一點成就感」 ,什麼事情的成就感最強烈呢? 那就是完成某個個人小目標,把自信找回來。 例如我常常在面對工作焦慮時,因為寫了一篇自己很滿意的部落格文章,焦慮就解除了,回頭看原本的工作就變得簡單了。 這也是我之前常說的:「 簡單把生活變成任務,就能贏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2. 運動一下,用 身體能量 補充心理能量.

  5. 2017年3月27日 · 「莫法特休息法」的方法就是說,不一定要停止工作來休息,而可以「切換不同工作節奏」,尤其對腦力工作來說,切換不同的思考主題,其實對大腦是更好的「積極休息」,可以讓大腦因為思考不同主題而從前一個主題的壓力放鬆下來,但又能補回剛剛的精神力,甚至因為切換節奏而找到新的動力。 生理上我們需要休息,但精神上的休息,指的則是 保持熱情 、 補充刺激 。 所以我們之前的直接休息搞錯了什麼,導致我們學習累了(而且很快就累)跑去玩,但玩完回來面對學習一樣覺得累,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熱情和刺激沒有回復。 進行高強度工作時,保持彈力的休息: 我自己就很喜歡實踐莫法特休息法,而且真的有用。

  6. 2017年2月26日 · 1. 學習一個新技能:增強面對壓力的自信心. 克服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面對它,不面對壓力只會繼續在心中累積壓力,反而會增強壓力的重量。 (還可參考: 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 ) 但也不用逼自己直接面對壓力,可以採取迂迴的方法。 一個 有效迂迴面對壓力 的方法是「學習一個新技能」,這就是 RPG 遊戲裡的主角通常不會直接去挑戰大魔王,而會先去找一把新的神兵利器! 如果壓力來自於一個具體的工作問題,那麼可以利用假日上課或讀書(參考: 如何閱讀一本書? 我的深讀、反芻、拆解三步驟 ),學一個可以解決工作問題的新技能,例如遇到談判的壓力,趁假日去學習別人怎麼談判,然後回頭用到自己工作上。 直接挑戰壓力是可怕的,但是如果手上有「 新武器 」可以挑戰,那麼自信心就增強,壓力也就減輕。

  7. 2018年5月31日 · 《 知識內容寫作課 》是我最近負責編輯的新書,作者是「 泛科學 」的總編鄭國威。 會做這本書,同樣是源自我自身的需求。 我很好奇: 泛科學上的文章,是如何可以把專業知識寫得有趣生動,獲得廣泛傳閱,又同時有破除謠言的正向效果,或是傳遞新知的學習效果。 泛科學上的許多作者,可能是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師或各領域的學者專家,他們傳遞著各種經過研究統計而產生的知識。 而且不只如此,這些原本好像教科書上的知識,經過他們的寫作,有了不一樣的轉變: 變得親切,跟我們的生活相關。 變得有用,可以解決我們的真實問題。 變得好懂,讓我們一般人也能輕鬆理解。 並且變成讓我們也想分享、傳遞給別人的知識。 我雖然不是學者、研究者,但這幾年也在自己的工作方法、時間管理、筆記技巧與數位工具上愈鑽愈深,這時候更能感受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