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7日 · 陳健平先生,BBS, JP;馮 康醫生JP 萍女士楊世達醫生丁煒雄先生; 尹志堅醫生; 方榮志醫生; 王玉琳博士; 王 豆女士; 王夢穎女士; 史向卉女士; 石嵐軒醫生; 伍思琪女士; 伍碧茜女士; 朱麗明女士; 何婉霞醫生; 余愛銀女士; 余穎心女士; 吳偉東

  2. 2020年3月24日 · TOPick非常醫生系列專訪了香港各專科醫生了解他們的成長經歷行醫難忘故事等讓大家了解白袍以外的醫生世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處於疫症漩渦,最近兩次就曾發表的說話致歉。 他接受訪問時被問及面對莫名的批評時,形容不多不少都會「激氣」,惟每人崗位都有向自己使命,個人榮辱「不算是甚麼」,重要的是本港抗疫最終是否成功,是否可「守得住」。 即睇: 【袁國勇專訪】面對批評「梗有少少激氣」 袁國勇:個人榮辱不重要最重要香港成功抗疫. 【專訪疫症篇】袁國勇:疫情很大機會成季節性 每日單位數確診方可考慮復工復課. 【專訪醫院篇】袁國勇:博愛醫院感染響起好強警號 本港難做到醫護零感染.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肝臟科講座教授黎青龍:

  3. 2016年10月4日 ·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非專利藥的售價只是專利藥售價的1成至2成,受醫療卡廉價收費的影響,有醫生會減少用藥的種類及使用非專利藥。 相反,若病人告知可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有醫生會刻意向病人多開幾種非必要的藥物,務求將診金連藥費達致最高的賠償額。 崔提醒,使用非專利藥時,要特別留意藥物生產的地方,儘量挑選產自歐美地方的非專利藥,品質較有保證。 他指,即使藥物的配方一樣,藥廠的環境也會影響藥物的質素。 若藥廠的品質管理不足,有機會降低藥物的藥效、藥丸較易碎及有雜質。 中大藥劑學院一項尚未公布的調查亦指出,使用非專利藥有機會導致出現副作用。

  4. 2021年9月29日 ·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妍行醫14年見證過不少病人康復一般人視癌症為絕路但其實大多數癌症都可痊癒而即使病情已發展至晚期李醫生也希望能成為同行者陪伴病人走過這條路基層出身因母從醫. 李慧妍醫生的成醫之路與小時候一場意外有關。 一次回鄉探親期間,她的腳不慎捲入單車車輪中受傷,傷口未及即時處理而含膿發炎,回港後要由媽媽揹著回幼稚園。 豈料瘦弱的媽媽有一天卻不幸在地上滑倒,檢查後發現腰骨有退化迹象。 點擊圖片放大. +6. 「媽媽跟我說,未來長大要做醫生醫好她。 」與媽媽一個承諾,令李醫生立志走上行醫之路。 基層出身、就讀屋邨學校,李醫生坦言童年並未受到特別栽培,僅有娛樂是看教育電視或去圖書館。 而當她成功考入港大醫學院,開始揀科時也曾有猶豫,但最終都是選擇了腫瘤科:

  5. 2020年8月27日 · 面對死亡率甚高的膽管癌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宇聰醫生直言不少求診時已屆晚期的患者早已打定輸數」,像李伯伯如此樂觀面對的病人少之又少他解釋膽管癌的病徵並不明顯腫瘤要生長到一定程度堵塞膽管出口才會有黃疸深茶褐色小便的病徵 ...

  6. 2019年10月20日 · 專題影片. 【醫生爸媽】公院任職13年見盡人生百態 醫生媽媽不強求子女繼承衣缽. 外科專科醫生周芷茵(Lorraine)曾於瑪麗醫院工作13年,現為港怡醫院外科名譽顧問醫生,其丈夫陳智仁(Albert)同為外科專科醫生,任職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副主任。 二人由同事變夫妻,五年抱三組幸福家庭,育有7歲長女、4歲次子及2歲幼子。 周醫生在公立醫院服務十多年,看盡人生百態,眼見病人急需做手術卻苦等無期,作為醫生只有無力感。 「我想有很多時間照顧小朋友,但我亦很喜歡我的工作。 」周芷茵希望家庭與事業取得平衡。 (湯炳強攝) 難忘挺9個月巨肚 為病人做手術. 周醫生曾於瑪麗醫院擔任外科部乳腺科副顧問醫生,2016年尾她懷上幼子,剛好工作合約完結前被挖角,於12月離職瑪麗醫院,轉至港怡醫院外科工作。

  7. 2020年8月24日 · 李大拔教授是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 (陳靜儀攝) 在英國讀醫的李大拔教授坦言,家庭醫學一定不是年輕人首選。 醫科生時期,有機會被分派到不同醫院,接觸各式各樣學科,他自言對很多科目都有興趣,但就未想過會成為家庭醫生: 年輕人夢想不是做家庭醫生,會覺得醫治傷風、咳嗽很悶,沒有刺激。 直到有機會跟隨家庭醫生學習,李醫生發現他們的工作,與自己的想像很不一樣: 我跟著他們到倫敦以外地區看診,有些地方坐救護車到醫院要一個小時。 有時遇到急病者,我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即時處理。 一些肺炎症狀較輕微的病人,醫生也可以在家中處理到,很全面。 李教授在英國讀醫期間,開始接觸到家庭醫學專科。 (受訪者提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