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0日 · 醫管局回應指涉事男童周一7日因眼部問題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診獲轉介至眼科專科門診及安排入院跟進並於兩天後接受左眼手術現時情況穩定正留院接受密切監察及治療

  2. 2021年11月15日 · 現時香港中醫師的臨牀能力考核,是由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下稱中管會)釐定,畢業生須通過中醫執業資格試(下稱執業試)才可註冊執業。 然而中醫業界多年來均有聲音反映執業試難以準確評核中醫的臨牀能力,如醫師的四診技巧、辨證論治思維、操作技巧等,故建議改革。 根據去年香港研究學院趙永佳教授團隊的《專業化的長征:香港中醫師對專業發展的態度研究》調查所得,超過七成業界人士認為執業試及教育配套,缺乏對畢業生臨牀操作能力測試。 前線中醫聯盟亦於2017年給立法會的文件中建議,必須盡快檢視執業試,務求讓執業試的內容更貼近本港醫療環境和病人需求,包括提高筆試及格分數要求、增加傳統中醫中醫經典的考核內容、加入本地實習要求和實際臨牀考核部分。

    • 中醫使用率的過去與現在
    • 看中醫的人與他們的背景
    • 對中醫療效的信心與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
    • 陰陽勝復 還看今朝

    追源溯始,中醫原是香港民間最主要的療法,在20世紀中的英殖時期被西醫取代其主導位置,擱淺於醫療系統中的邊緣位置。1997年回歸以來,香港政府於《基本法》第138條確立中醫於醫療發展的地位,1999年通過的《中醫藥條例》更為中醫訂立註冊及規管制度。市民的中醫藥使用習慣因政策的交替起了變化。 先宏觀看市民整體的中醫使用比例。香港亞太研究所過去於1993、2004、2015年3次中醫求診相關的電話訪問(其中2015年的電話訪問由趙教授策劃並監督),以及正好捕捉到2020年末新冠肺炎醫療服務使用新常態、本研究團隊是次策劃的調查結果,4次調查問卷中所使用的字眼比較一致,均以一年為限,詢問受訪者曾求診的醫療類別,能作較準確並具時效的比較。 當中可見,如同政府統計處的市民求醫數據,中醫整體求診率在回歸前後...

    研究團隊亦鋪陳2020年電話訪問中看中醫的市民及其對應的社會人口特徵,相信可以作為未來中醫院潛在使用者的「市場數據」。 2020年的調查中顯示,性別及年齡兩個社會人口變量與市民求診中醫的傾向呈顯著關係。 就性別而言,女性(31.6%)較男性(21%)更傾向求診中醫。年齡方面,2020年的數字反映,60歲或以上的年長組別(32.8%),比起其餘兩個較年輕組別——30歲以下的年輕組別(22%)與30至59歲的中年組別(24.2%),更傾向求診中醫。 至於收入水平,雖然與中西醫求診傾向並沒有顯著關係,但2020年的電話訪問仍然觀察到較多家庭月入1萬港元以下的基層市民(33.2%)求診中醫的現象,比家庭月入1萬港元至「3萬港元以下」的25.6%及家庭月入3萬港元或以上的25.4%為多,這應該與政府優...

    受到新冠肺炎的挑戰,市民對不同醫療效果的看法必然有轉變,中醫當然不例外。在1993、2004、2015與2020年4次調查中,分別問及市民,對中西醫治療嚴重疾病如肝炎、胃潰瘍或心臟問題等嚴重疾病,及一般病如頭痛、經常失眠或感冒等的有效性差別。 認為西醫治療嚴重疾病比較有效的比例,一直都以大比數領先,經過2020年疫情的洗禮仍然不跌反升,由2015年的72.3%升至2020年的75.9%;相反,認為中醫比較有效的比例則有小程度的回落,由2015年的6.1%跌至2020年的5.4%,可能原因是香港中醫在疫情的開初並未能參與抗疫的前線,在與政府多番商討後,才能加入到新冠肺炎出院病人的復康及後來亞博的診療工作中。 其次是一般病,正如2015年的發現,認為中醫和西醫同等有效的看法逐漸增強,由1993年...

    綜觀自1993至今香港中醫使用習慣的轉變,可看出一個規律。香港社會中醫醫療有基本需要,但醫療使用模式是動態地受醫療政策及制度變動影響:1997年回歸奠定中醫在香港基本法的地位、1999年《中醫藥條例》的通過、2014年醫療券政策的優化,到2025年的中醫院。一如目前中醫院其中一個重要規劃概念——「不斷演化」,藉採納多功能性及具彈性的模組、建築架構及資訊科技,把中醫院設計成靈活彈性組織,留白了一些日後重新整理的空間,在吸收用家回饋後,應對各樣日新月異的醫療需要,與香港中醫醫療方法的試驗及拓展。首間中醫院的啟航,是本港中醫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除了實質的設施配套以外,也為香港中醫業確立其專業地位的象徵。盼望業界把握興建中醫院的契機,在傳統醫學與現代化之間尋索平衡,凝聚共識,前航萬里。 作者趙永佳...

  3. 2021年7月19日 · 2021年7月19日星期一. 明醫識藥推動中醫藥普及教育的意義趙永佳施德安雷恩) (09:00) 圖2之1. 中醫醫院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啟用為市民提供門診及住院服務象徵香港中醫藥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回顧過去30年來的中醫發展中醫經歷了一系列的專業化進程香港市民對中醫藥的信心也不斷增加。 我們的研究發現,市民對中醫藥知識的認識仍不足夠,有機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及使用中醫的意願。 然而不少受訪者都表示有興趣進一步認識中醫藥知識,故此我們認為,政府在中醫醫院啟用前,也應該着手積極推動中醫藥普及教育。 市民對中醫藥知識有偏差.

  4. 2024年3月6日 · 養和醫院眼科名譽顧問醫生鄭澤鈞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時在片中講解白內障成因症狀和治療以及手術時所用的3種人工晶體可同時處理老花近視散光問題。 (採訪剪接拍攝陳凱雯)【 相關熱點青光眼可致盲 眼科醫生籲長者眼矇及早求醫白內障與青光眼比較. 白內障及青光眼均是常見眼疾,鄭澤鈞講解兩者分別。 白內障做手術要等「熟透」? 白內障「成熟」後,晶體會變得白茫茫一片,視力嚴重下降,亦增加患青光眼風險。 鄭澤鈞表示,做手術毋須等待白內障完全成熟,現時多採用微創手術、用激光打碎白內障再吸走;若白內障成熟晶體會變硬,增加了微創手術風險。 長者實用資訊 相關報道: 長者康體設施鍛煉平衡防跌倒 雷雄德提醒使用貼士【短片示範】 長者失眠改善5招 中醫短片示範敲頭操【附養心寧神湯食譜】

  5. 2020年1月13日 · 以下我們會為大家勾畫一下中醫發展中期必須面對的5個關鍵議題包括中醫醫院的運作模式中西醫的互動模式中醫在公營醫療系統的角色中醫人力資源及執業考試以及中醫專科化

  6. 2022年4月21日 · 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 「新特首.新篇章? 」系列李凱平香港中醫藥發展3個基本策略 (09:00) 圖1之1.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在4月3日記者會表示早在2018年施政報告已把香港的中醫藥納入公營醫療體系惟由於歷史因素中醫發展受到法律制度上許多掣肘離期望相差很遠需拆牆鬆綁。 據政府文件顯示(註1及2),2019/20年度政府向醫管局撥款共699億元,其中1.47億元發展中醫服務、提供資助予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和毒理參考化驗室,佔整體撥款的0.21%,西醫則佔99.79%。 2020年初新冠病毒開始肆虐香港,相較內地,香港中醫的參與度一直偏低,今年1月爆發第五波疫情,到2月下旬,確診人數呈幾何式增長,香港公營醫療體系完全不勝負荷。

  1. 相關搜尋

    中醫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