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5日 · 查詢及報名: WhatsApp: 54036121. 上則標題: 朦查查,心慌慌 拆解黃斑病變.白內障.乾眼症醫學專題講座. 下則標題: 浸院健康講座系列 - 「兒童成長發展」 醫學專題講座.

  2. 醫生表示,要解除體內毒素,可透過綜合醫學的理論配合補充劑和營養素,並調節良好生活習慣。 「維生素、抗氧化劑、礦物素等等的口服補充劑已經可以達到解毒效果,若病情嚴重的,可以接受靜脈營養。 此外,出汗、洗腸也有助排走毒素。 政治與商業因素 治療發展受局限. 綜合醫學就是不單靠藥物,而結合其他方法如草藥、維他命、抗氧化劑,來清除毒素及回復器官功能,改善整體身體狀態。 雖然綜合醫學在歐美已逐漸流行,其中自然療法更已在外國成立學院,可是此類醫學在香港並不普及,也有不少醫生對此認識不深。 醫生認為,這現象與多個因素有關,其一是政治理由,因工業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可是當中或牽涉利益問題,令政府未能採取正確措施改善環境,禁止廢料排出。

  3. 「薄血藥如華法 (Warfarin)是一種維他命K拮抗劑,一直被用於預防心房顫動相關的中風,正確使用可以把中風機會減少約六成 6 ,但卻有機會增加病人出血的風險。 舊式薄血藥限制較多. 華法林為一種常見的口服舊式薄血藥,雖已沿用超過50年,使用時卻有不少限制和不便。 1) 患者需經常驗血 。 華法林使用劑量過高會引致出血,太低又難以預防血栓,為確保服藥後凝血指數可達最理想水平,患者必須按醫生或藥劑師指示定期驗血。 2) 與不少藥物及食物均會相互影響 。 例如服用維他命K及含豐富維他命K食物時,藥效會被降低,亦會提升血管閉塞及中風的風險;而服用維他命E的話,卻會反過來加強藥效,大大增加出血機會。 3) 可能增加中風及出血風險 。

  4. 其實消炎止痛藥物的作用在於減輕痛楚及發炎徵狀讓患者可盡快活動及伸展傷患避免肌肉僵硬及纖維化加劇痛楚。 而除了藥物治療,患者別忘了運動亦是紓緩痛楚的關鍵。 而當使用一般處理方法如冰敷、按摩等並無法止痛,便應向家庭醫生求診並接受檢查。 伊利沙伯醫院痛症科護士林智穎. 長期痛症是一種疾病,除了引起痛楚,亦會為患者帶來情緒上的負面影響,甚至誘發抑鬱。 伊利沙伯醫院痛症科護士林智穎 解釋:「患者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以前能支撐家裡經濟,現在卻連家人也無法照顧,反要被人照料;心情低落,自然不想見人,而負面情緒又會影響睡眠,睡眠不足繼而影響活動能力及痛楚忍受力,令患者更不想活動;減少活動會令肌肉柔韌度漸漸下降,反過來影響活動能力,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運動亦有助舒緩痛楚.

  5. 患者能於乳癌未出現徵狀時,在乳房造影找到一些可疑鈣化點,現在可利用一種真空吸管式的粗針取樣方法,經過一個小到0.6-0.7毫米的傷口,把鈣化點和周圍約1-2厘米組織取出,以便確定其性質,如需要取出較大範圍的鈣化點。 另一種抽取腫瘤組織化驗的微創方法為:先為患者注射帶有輕微輻射訊號的物質,經手術探測筆追踪,探測出鈣化點的具體位置,再透過微小傷口直接切除鈣化點組織,此方法的好處是所取組織樣本的位置更準確,亦能將創傷減至最低。 全乳切除並非必須. 早期乳癌一般會先以手術處理,好處是可移除腫瘤、防止腫瘤繼續生長之餘,亦可化驗切除的組織,並根據化驗報告確定術後相關輔助治療的需要及程度。 「乳癌如能早期發現,便可減少不必要的全乳切除。

  6. 醫生分享一個四期腸癌三線治療的真實個案: 「80歲的陳先生患有四期腸癌,一、二線治療均失效,遂以第三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起初服用時有點辛苦,出現手足綜合症,手腳有紅腫及受損情況,但經適當處理及調節藥物劑量後,患者竟能服藥長達兩年,直到今天仍然生存。 雖然藥物於兩年後出現抗藥性,但因他身體狀況不錯,故可轉用靜脈注射標靶藥物,將病情控制期繼續延長,又不失生活質素,對一位長者來說,這算是十分理想。 但藥物成效再好,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腸癌是少數於早期能透過檢測發現及預防的癌症,故林醫生提醒:「除了老生常談的多菜少肉,多做運動,最有效的是接受大腸癌篩查,即在沒有病徵時,接受如大便潛血或大腸內窺鏡檢查,並將大腸息肉切除,以減低甚至杜絕其癌變的風險。 上則標題: 心臟衰竭 可大可小.

  7. 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會議室2號室(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