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文名. 林约希. 国 籍. 英国. 毕业院校. 英国剑桥大学. 父 亲. 林兆波. 母 亲. 林郑月娥. 哥 哥. 林节思. 目录. 1 人物经历. 2 个人生活.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2017年3月25日,林郑月娥二儿子林约希用英文撰写支持短讯,并晒出林太与约希的温馨合照。 约希在短讯中称,抱歉未能在行政长官 选举日 回港,但虽不能亲身出席如此重要的场合,但会在精神上支持母亲。 林约希的短讯中提及,2016年12月得悉母亲要参加行政长官竞选,便知道这一个决定对母亲及父亲带来很多牺牲,但母亲决定要为香港付出,情况正如母亲过去一直坚定为香港服务一样。 约希又指,相信母亲一定会尽全力为港人服务,正如他以往孤独及迷失的时候,母亲会陪伴他一样。

  2. 中文名. 林节思. 毕业院校. 剑桥大学. 性 别. 男. 目录. 1 人物经历. 2 个人生活.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2014年前后林兆波与长子林节思从英国返回香港。 [1] 2017年3月20日讯,“参选的决定来得突然及仓促亦是非常艰难的决定但幸好得到家中三个男人丈夫及两个儿子的支持。 ”特首选举参选人、前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昨日在竞选分享会上感慨地说。 而原本反对她参选的长子林节思(Jeremy),亦有到场为妈妈打气,两人更在传媒前亲密合照。 林节思说,会怀着童年时的信念,支持及陪伴妈妈一同走未来的路。 [2]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父亲: 林兆波. 母亲: 林郑月娥. 弟弟: 林约希 [3]

    • 概览
    • 作品原文
    • 创作背景
    • 文学赏析
    • 名家点评
    • 作者简介

    林希创作的现代诗

    《你曾经是我的舞伴》是当代作家、诗人林希于198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的开始,主人公通过回忆舞池起舞的情景,生动地塑造了两个性格迥异的舞伴;接着又很形象地揭示了两个舞伴的心态。在构思上通过“我”与“她”的性格与心态的强烈对比,在诗歌欣赏上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反差美,结尾含余味无穷。全诗写得很美。血肉丰满,情饱气圆,且不时如小溪流瀑,转折跌宕,富于变化。

    你曾经是我的舞伴

    我们踏着水一般清澈的华尔兹舞曲

    在冰一般平滑的地板上旋转

    那时,我像女孩子一样羞怯

    你,又比男孩子还要大胆 你曾经是我的舞伴

    纷扬的彩色纸条飘下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中国的机关、团体和学校,常常在周末举行舞会。当时社会环境安定政治气氛宽松这类既是娱乐休息又可交流联欢的舞会很受大众欢迎。此诗,却不只是一首表现舞会、留恋“舞伴”的作品。作者少年丧母,他是在解放后的天津“这个新世界里找到了失去的母爱”,不幸的是他因为与所谓“胡风分子”有往来,因而被逐出组织,下放农场去“洗涤有罪的灵魂”。《你曾经是我的舞伴》写于1981年,曾被翻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

    据作者自述,他写这首诗“不知自己在怀念什么,是昔日相聚时的欢乐,抑或是离别时的悲伤?甚至我无法得知自己怀念的是哪一个,是一个人,抑或是一些人?也许我怀念的仅只是属于我的往昔的自己,和属于自己的往昔。”(《新诗鉴赏辞典》)这并非作者故弄玄虚,实在是因为此诗包含着强烈而复杂的抒情因素,其中既有对五十年代前期美好日子的向往,也有对自己青春白白消逝的叹息,还有对无数“舞伴”倏忽离去、彼此沉浮不定的遗憾。

    这是一首青春明快而又略带忧伤的诗,诗人运用叙述和抒情的双重手法写出了一段甜蜜朦胧的男女情感,质朴而真切细腻,对人物内心情态的描写非常到位。

    诗人在开头说“你曾经是我的舞伴”,点明了这是在回忆一个人和一种短暂而甜蜜的情感,在记忆中的这个瞬间里,“我像女孩子一样羞怯/你,又比男孩子还要大胆”,这两句准确地写出了两个人物的性格,也写出了青春活泼可爱的一面。“纷扬的彩色纸条飘下来/缠住了我们的双肩/我想把它拨开/你说:缠着吧/直到永远,永远,”诗人在这里已经开始深入这种朦胧的情感,不过却没有直接来说明,而是巧妙地用一个动作和暗示的语言,这种情感是纯真而甜蜜的,但是却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啊,我真悔恨/悔恨我竟把舞步踏乱/那一声声温暖的节奏敲碎了我心上平静的水面”,这几句非常传神地写出了年轻人在情感面前的内心反应,使那种幸福而紧张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诗人在回忆中说:“我多么希望那乐曲再重复演奏一次那乐曲里有一个音符/曾把我们的心弦拨颤”,这里所写的惆怅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过的一种感觉,生活中的错失往往都是在偶然的犹豫或者不经意中,但是生活的逻辑就是不能回到过去,重新再来所以,“那缠绕着我们的绚丽的纸条终于裂断/当旋律随夜风徐徐飘散/我悔恨又为什么分别得这样仓促/没有来得及说一声再见”,这种悔恨是淡淡的、朦胧的,包含着对生活的多重的丰富体验。

    新华社《瞭望》周刊政治室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胡国华:高山流水,知音难,得逢知音而又失去的悔恨乃是终生的悔恨。这首婉丽动人的诗章,便是这种悔恨的情丝所结成。诗人着意渲染舞厅这一绚丽而怡情的特定氛围,抓住“彩色纸条”和“音符”两个意象来写这段情感的历程。“彩色纸条”是心灵交合的纽带,“音符”则是纯洁情感的物化。纸条虽断而情丝未断,旋律虽然飘散,但音符仍然留藏心中。诗人用优美的笔调写甜美的情意,然而,妮妮倾吐的诗行中却又紫回着绵绵无尽的惆怅和感伤。(《新时期诗萃精评》)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温泮亚、柏文猛:诗写具象,更含哲理,诗人把爱情的追怀与哲理的大门同时启开,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美妙而深邃的世界。没有感伤,没有悲愁,而是推开窗户,让阳光充分的照临,让遗憾和悔恨在诗美的竖琴上奏出发自内心的真爱之音。全诗虽以赋法为主,直陈其事,且以口语入诗,不作粉妆玉琢,淡中见浓,情融神会。(《爱情新诗鉴赏辞典》)

    林希(1935—)天津人。原名侯红鹅。少年时代在山西、天津读书。50年代曾在天津《新港》月刊工作,并开始发表作品。现为天津作协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海的诱惑》《无名河》《柳哨》《高高的白杨树》等。

  3. 林节思林约希. 职 称. 副教授. 目录. 1 个人生活. 2 人物事件.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林兆波与妻子林郑月娥相识的过程颇具 戏剧性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林郑月娥被派往英国 剑桥大学 进修,一次骑自行车时发生了事故,被送进了医院,还被当地报纸报道。 当时林兆波正是在剑桥 读数学 的博士生,看到报道后叫了其他几位香港同学一同去探望,两人由此相识,林兆波成为了林郑月娥的初恋和一生的伴侣 [4] 。 1984年,两人在香港结婚。 由于林郑月娥的 工作性质 ,林兆波放弃国外大学任教的机会,回到 香港中文大学 任教。 夫妻俩有两个儿子,老大 林节思 、老二 林约希 。 两个儿子都毕业于 知名学府 剑桥大学 [4] 。 林郑月娥早年与丈夫和两个儿子在一起. 人物事件. 播报.

  4. 中国内地女歌手. 林宸希汉族歌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品不再问》、《姗姗来迟》。 本 名. 林宸希.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毕业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 97本科班. 星 座. 双鱼座. 血 型. O型. 身 高. 165 cm. 体 重. 46 kg. 代表作品. 不再问 、 姗姗来迟 、 牵绊. 职 业. 歌手. 目录. 1 从业经历. 2 音乐作品. 3 专辑曲目. 4 专辑介绍. 从业经历. 播报. 编辑. 林宸希. 曾就读于 北京电影学院 97本科班,班主任是当红的演员 黄磊 ;幸运成为 香港 资深声乐老师戴思聪学生;首张专辑由 潘协庆 、周世晖等当红制作人操刀制作。

  5. 本 名. 林思颐. 外文名. lin si yee、shing wing shan、หลินซื่อยี่. 国 籍. 泰国. 出生日期. 1980年12月13日. 身 高. 178 cm. 体 重. 48 kg. 职 业. 模特. 种 族. 黄种人. 目录. 1 早年经历. 2 个人生活. 3 工作地点. 早年经历. 播报. 编辑. 1980年12月13日,出生于泰国。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爱好. lin si yee. 跳舞、美食。 工作地点. 播报. 编辑.

  6. 林希,原名侯红鹅,中国现代作家,1935年生于 天津 ,法国 归侨 ,天津人,中共党员。. 代表作品有《 小的儿 》《 婢女春红 》等。. 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2年毕业于师范学院。. 历任开滦煤矿西矿工人业校教师,《新港》杂志编辑,天津作协专业作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