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13日 · 我雖然常常在寫 時間管理工具 、 時間管理方法 ,但是要規劃一堂「 時間管理課程 」,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當然有很多方法、技巧、工具可以介紹,但不可能全部兜在一起就好。 尤其不像 Evernote 或 Google 課程,這些工具本身已經有一個大架構,我只要用自己的方法去更凸顯這個架構的價值就好,但時間管理不是,我必須自己重新創造基本的大架構,而且要有自己的獨創性。 於是這堂「時間管理課程」的規劃本身,就好像考驗著我的時間管理能力一樣,從如何克服高難度任務的拖延症? 如何釋放執行過程的壓力? 如何在我既有的上班時間、寫部落格時間、家庭時間之外再有時間去規劃這堂全新課程? 如何在確定開課日期後逐步地完成那時還缺乏的各種準備? 如何透過各種小型練習與經驗累積來逐步逼近這個大目標?

  2. 2016年8月18日 · 這個表格筆記術是我從使用 Trello 的經驗裡轉化出來的, Trello 透過看板管理法讓不同列表之間可以有橫向的比較對應,用來了解前後進度關係時很直覺。 相較之下,一般情況我們的筆記是「直線瀑布流」,也就是內容一直往下或往上延伸,必須捲動查看,於是如果要對應前後段落的不同時,就少了橫向比較的可能性。 例如我在構思一本書的大綱時,如果是直線瀑布流,我就難以快速對照第一章與最後一章的內容關係,這時候我會很簡單的畫出「左右多欄表格」,我稱呼為「看板表」,於是原本卷軸的內容,就變成了可以左右橫向比較的看板了,非常適合用在需要並列比較的時候。 例如下面這樣的表格。 《 (全新增訂版)Evernote 100 個做筆記的好方法 》 4.

  3. 2017年3月6日 · 1.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台灣教育部製作的「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網站,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用的台語查詢工具,在他的首頁上,有幾種查詢方式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人: 「詞目音讀」:已經知道台語用字、已經熟悉台羅拼音的人,可以利用這個功能,直接使用台語用字、拼音,查詢各種台語詞彙。 「對應華語」:對於台語相對不熟悉,想查詢華語中某些詞彙台語如何表達? 這時候就利用這個功能,輸入華語,就能找到對應的台語。 「全文」:更廣泛的搜尋所有的詞條解釋與例句,找到有符合你需要的台灣閩南語詞彙。 查詢到詞條後,可以看到這個台語詞彙的台羅拼音,以及它的意義解釋,並且每個詞條也都有[發音按鈕],按下後可以直接聽聽發音。

    • 柯受良1
    • 柯受良2
    • 柯受良3
    • 柯受良4
    • 柯受良5
    • 寫日記的價值
    • 工作即日記
    • 行動中日記
    1.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以後可以回憶。
    2.反省自己做過什麼,下次可以改進。
    3.在心無旁鶩的時間深刻認識自己。
    1. 每一個工作或生活任務,我都會以一則新筆記開始。不是寫在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就是用一則空白新筆記開始(當然是用 Evernote)。
    2. 在這則任務筆記中,我會開始記錄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把大腦內的構思逐步記錄到筆記中。
    3. 我會利用這則筆記直接規劃任務執行流程,而不是另外有一個待辦清單,所以筆記本身就記錄了任務過程。
    4. 我會隨時遇到什麼問題、意外時,都在這則任務筆記上做記錄。
    1. 任務從筆記開始。
    2. 想法、步驟、過程都收集在任務筆記。
    3. 新的檢討也收集到任務筆記。
    4. 利用零碎空檔去反思任務筆記內容。
  4. 2021年10月28日 · 那麼要怎麼改變這樣的整理邏輯呢?我打算從2021年年初自己推出,頗好評(有許多朋友跟我說他們重看好幾次)的線上課程「高效能職場筆記法」出發,將職場筆記的一些重點技巧,整理成一系列文章分享,也歡迎你提出自己的職場筆記問題,讓我 ...

  5. 2017年6月25日 · 「 萌典 」是台灣很棒的一部線上字典,他可以查詢日常中文解釋,也有台語詞彙查詢,還有一個「兩岸詞典」,而他的兩岸詞典來源其實就是上面的中華語文知識庫的《兩岸常用詞典》。 只是萌典提供了不同的查詢介面,查詢速度更快更滑順,而他主要的分類方式是以「同實異名」、「同名異實」、「台灣或大陸特殊用語」來區隔,也就是可以直接查看那些「不一樣」的詞彙。 像是「土豆」,在台灣指的是花生,但是在大陸指的是馬鈴薯,這就是同名異實。 如果你是搜尋而來,說不定你想找的,還想學的是: 1.除了中文,或許你想找正確英文發音: Forvo 不再唸錯英文發音,說母語的人教你百萬新字發音. 2.還是你想找流行英文語法: 寫英文信最佳辭典: Netspeak 比 Google 翻譯好用.

  6. 2017年9月3日 · 我應該拿什麼開車可以做的新任務來填滿這個時間空檔呢? 不過後來我發現,其實不一定要這麼做也能找回這段時間的快樂與滿足感(當然,像前面這樣做也有效就是了)。 經過了一年, 我發現每天開車通勤沒有造成我的焦慮,但我也沒有像以前搭公車一樣去完成很多任務,那麼我是做了什麼呢? 我只做了下面兩件事: 認真觀察路上每天一樣但又不一樣的風景變化、車輛互動,不是用批評的心情去罵路況,而是專心看著裡面的人性、社會與現象,想著這樣的現象我應該如何應對。 專心和坐在副駕駛座的老婆聊天,討論小孩的最近生活,聊聊彼此的工作生活想法,說說有趣的事情。 但是很神奇的,雖然沒有高效率的產出,但是我跟以前搭公車時一樣覺得快樂與滿足,這裡面的關鍵相同點到底是什麼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