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邢先生於2022年加入本集團,為本集團副總裁亦為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主席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 在加入本集團前邢先生擔任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銀行金融技術創新辦公室主任。 邢先生於2000年加入中國銀行總行,曾任信息科技部總工程師、總經理等職務,並曾任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網聯技術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銀聯等多家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邢先生長期負責資訊科技的發展規劃與策略,具有扎實的資訊科技及架構管理專業才能,並具有豐富的業務實踐經驗。 邢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取得信息科學專業學士學位、應用數學專業博士學位。 王化斌先生. 副總裁. 王先生於2024年加入本集團,為本集團副總裁。

  2. 董事長. 56 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董事長和提名委員會主席。 彼自2013 年5月起擔任 中國銀行董事長兼執行董事,並為中銀(BVI) 及中銀香港(集團)董事。 於2013年. 4 月加入中國銀行前,田先生於2010 年12 月至2013 年4月擔任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其間曾兼任中信銀行董事長及非執行董事。 1999 年4 月至2010 年12月期間歷任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總裁,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3 年7 月至1999 年4月,田先生任職於中國建設銀行,曾工作於多個崗位,先後擔任支行行長、分行副行長、總行部門總經理及總行行長助理。 田先生於1983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陳四清先生. 副董事長.

  3. 平先生是一名高級經濟師,於銀行積逾18 年經驗。 平先生於1966年在蘭州大學畢業,取得學士學位。 華慶山先生,非執行董事. 50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非執行董事。 華先生亦為中國銀行副行長、本公司及中銀香港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及中銀信用卡公司董事長。 華先生自1994 年6 月至1998 年12 月,出任中國銀行行長助理。 華先生於1984年在北京大學畢業,取得學士學位,並於1996年在湖南大學取得碩士學位。 17. 董事(續) 李早航先生,非執行董事.

  4. 劉金先生. 副董事長. 劉先生於2021年8月獲委任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非執行董事。 彼為提名及薪酬委員會和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委員。 劉先生自2021年6 月起擔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及自2021年4月起擔任中國銀行行長。 彼現為BOC Hong Kong (BVI) Limited及中銀香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劉先生於2021年加入中國銀行前,彼於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執行董事。 於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行長,於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執行董事。 於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擔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5. 袁樹先生. 副總裁. 55歲,為本集團副總裁,主管金融市場業務,包括全球市場、投資管理、環球交易產品管理、資產管理,以及與資本市場相關的其他業務。 袁先生為中銀國際 英國保誠信託有限公司、中銀集團信託人有限公司和寶生證券及期貨有限公司 董事兼主席,及中銀保險(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袁先生亦曾為中銀人壽董事袁先生擁有逾30年從業經驗,長期在中國銀行總行及多家海外分行從事金融市場業務,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及管理經驗

  6. 香港資產管理業務發展前景仍然樂觀. 香港證監會於上週五公佈了《2015年基金管理活動調查》,2015 年年底香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約17.4萬億港元,按年輕微下跌約1.6% ,是2011年後首次出現回落,主要受到環球資產( 包括股票、商品等)價格下跌所拖累。 雖然香港管理資產規模輕微收縮,然而香港基金管理業務的參與者顯著上升,更多來自全球不同地方的資產管理公司在香港開拓業務,去年獲發牌於香港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的法團數目按年上升超過10%。 同時,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政策吸引資產管理公司以香港作為其基金的註冊地,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單位信託及互惠基金也增長10.4%。

  7. 香港金融研究院. Hong Ko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李彧 經濟研究員. Tel:21608369 jadelee@bochk.com. 第22號2021 年7 月20日. 構建內地、香港、澳門單一自貿區被列入 “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 爲貫徹實施中央政府“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實施自由貿易區升級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商務部在《“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深化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關係,完善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制度體系,推動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共建單一自貿區”的發展目標。 單一自貿區建設將會為我國擴大開放程度、提升開放質量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