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8日 · 小朋友在農曆新年期收到利市錢家長如何用利市錢教導小朋友理財兩位專家家長均認為利市錢應由孩子自決如何用不應上繳藉此培養理財習慣有爸爸更會在兒子小學階段實際指導他們投資。 【延伸閱讀】 正月十

  2. 2021年2月12日 · 6歲後. 孩子升上小學透過與朋輩互動可能會買零食等會開始萌生對金錢的概念屆時父母應連同過去儲起的利市錢與子女一起溝通計劃怎樣處理。 一般有三個做法: 一、建議在此時為他們開設兒童戶口,可以慢慢教孩子儲蓄的概念。 透過逐年儲下的金錢,以及從存摺簿看到的存款銀碼滾存(利息雖少但還是有),教導小朋友等待的概念。 二、就算有一份玩具好想買,都要習慣等待,慢慢儲錢,明白並非喜愛便立刻要買。 當利市錢達到一定金額,可以用來買東西/作投資/其他用途,但說好要先得到父母的同意。 三、利用部分利市錢助人,學習分享。 重點:教導孩子習慣等待,了解金錢的意義,教導分享利己利人,例如賣旗或助養,學習付出分享。 【如何教小朋友理財(利市錢)之一】 【作者簡介】 教育學者,「理財啟苗」聯合創辦人。

  3. 2022年7月27日 · 係咩原因?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2/07/27 15:12. 分享: 作為一位理財專家,李Edmond是一個有計劃的人,他花了近15年時間累積財富,為家庭的財政開支提供足夠儲備,為小朋友預備好去海外升學費用等,現年未及「登陸」的Edmond 表示,希望自己在50歲後能為社會作出貢獻,有能力回饋社會。 夢想是一件很虛的事,但在實踐夢想的過程中卻是踏實而貼地的事。 50歲後要回饋社會,可以追溯到2007年,Edmond已與好友Michelle成立社聯_頌慈基金,幫助接近4000位長者,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於2015年與好友創立慈善機構「理財啟苗」,全職義務教導及培養青少年良好理財態度及正確金錢價值觀,至今已幫助逾40間中小學、學生人數逾4,000人,而大專方面亦有近3,000人。

  4. 2019年5月1日 · 本港學童於假期期間要補習屬常態,假期作業亦然,網絡群組「不願小朋友成為功課奴隸」發起人許墉釗及美容曾指,得知有小學生在復活節長假期間,須完成多達20份作業,當中不乏抄寫類作業,令他們感到相當吃力。 功課過多對學生健康的影響亦值得重視。 據史丹福大學講師Denise Pope的研究,多達56%學生認為功課是他們壓力的主要來源,功課過多除了令他們睡得更少、頭痛及疲憊愈趨嚴重,更助長不良飲食習慣例如頻繁進食快餐。 澳洲有學校取消假期作業. 外國皆陸續減少、甚至取消長假期功課。 澳洲名校Presbyterian Ladies' College和Methodist Ladies' College去年起,取消低年級學生周末和學校假期的作業,亦有意減少高年級假期功課。

  5. 2021年2月16日 · 農曆新年小朋友會收到唔少利市,預備好教子女點樣處理利市錢未呢? 身為父母或長輩可以為他們開立兒童戶口讓他們自小學懂理財。 以下推介3間有開戶優惠的銀行選擇給大家。

  6. 2022年4月27日 · 1. 「零用錢」分3份. 家長將錢交到小朋友手中時,有沒有告知他們可以將該筆「零用錢」分3份,包括「儲蓄」、「消費」及「分享」,當有了這個分法後,小朋友除了可養成儲蓄習慣,在日子累積下,他們每次收到錢都會習慣先分3份,而不是一收到即花光。 2. 學習記帳. 當有了一金錢是用作「花費」時,家長亦應該引導小朋友記帳,例如每星期他們將零用錢花在那裡,在他們記帳的同時,家長亦可以知道小朋友的花費項目,再教導他們如何善用金錢,例如他們將大部分花費的金錢都花在買玩具上,家長可以提醒他們如何善用金錢購買合適的東西。 3. 訂立約章.

  7. 2021年8月13日 · 筆者在香港教育大學做了一個「家庭與青少年理財關係」研究,於2016年從香港4間中學收集問卷,共800位母親及平均15.3歲的子女參與,其中有關中學生理財態度及理財行為值得關注。 首先,針對學生的理財態度。 問學生對儲蓄的態度,評分由1分至5分(非常重要至非常不重要),結果有50%的學生認為儲蓄不重要或沒有想過。 【解決親子理財種種問題,治標治本有辦法: 按此 】 另一項針對學生的理財行為。 問學生是否有儲蓄的習慣,或購物時有沒有先作考慮,結果有超過22%的學生選擇沒有或甚少。 最後問到子女和母親在理財溝通上做得怎樣。 有60%的母親認為有教導子女,但只得30%的學生回答有。 結果顯示,母親和子女的看法存在很大差異,反映父母一般自我感覺良好,往往構成親子溝通上的障礙。